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522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及车辆,包括: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前盖的顶部、第一侧盖的顶部、后盖的顶部以及第二侧盖的顶部分别连接于顶盖的边沿,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依次连接,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围合形成腔体;前盖包括前面板和围绕前面板设有的前板框体,前板框体包括4个前板型材、2个前板上端头和2个前板下端头,4个前板型材分别设置于前面板的四边,2个前板上端头和2个前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前面板的四角,前板型材中空。本申请提高了汽车车厢高盖的强度,且降低了汽车车厢高盖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车厢高盖,具体为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应用在皮卡后车厢的顶篷或者高盖,起到车厢内部更好管理货物安全的作用。但基本都是采用钣金焊接,或者使用玻璃钢材料。装配在车厢上面。安装方面非常繁琐,同时重量大。给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影响。钣金焊接采用薄板,安装容易变形,以及防水方面无法保证。

2、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使用型材与端头组装,型材是中空的双层结构,强度上比单层钣金强度大,提高了汽车车厢高盖的强度,且降低了汽车车厢高盖的重量。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

3、所述前盖的顶部、所述第一侧盖的顶部、所述后盖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侧盖的顶部分别连接于所述顶盖的边沿,所述前盖、所述第一侧盖、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第二侧盖依次连接,所述顶盖、所述前盖、所述第一侧盖、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第二侧盖围合形成腔体;

4、所述前盖包括前面板和围绕所述前面板设有的前板框体,所述前板框体包括4个前板型材、2个前板上端头和2个前板下端头,4个所述前板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四边,2个所述前板上端头和2个所述前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四角,所述前板型材中空。

5、可选地,所述第一侧盖包括第一面板和围绕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包括4个第一型材、2个第一上端头和2个第一下端头,4个所述第一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边,2个所述第一上端头和2个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上端头和所述前板下端头连接。

6、可选地,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通过拉扣连接。

7、可选地,所述后盖包括后面板和围绕所述后面板设有的后板框体,所述后板框体包括3个后板型材、2个后板上端头和2个后板下端头,3个所述后板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和两侧,2个所述后板上端头和2个所述后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后盖一侧的所述后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后板型材和所述第一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后盖的所述后板上端头和所述后板下端头连接,所述后面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盖顶部的所述后板型材上,所述后面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后底部防水胶条。

8、可选地,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部环形胶条,所述顶部环形胶条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前盖的顶部、所述第一侧盖的顶部、所述后盖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侧盖的顶部的接触,所述顶部环形胶条的的另一侧与所述顶盖接触,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快速扳手,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支架,所述旋转至与所述支架接触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快速扳手和所述顶盖之间将所述顶盖和所述第一侧盖连为一体。

9、可选地,所述前盖的底部设有前底部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的底部设有侧底部防水胶条,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第一侧盖以及第二侧盖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后底部防水胶条、所述前底部防水胶条以及所述侧底部防水胶条卡在所述凹槽内。

10、可选地,所述前盖的底部、所述第一侧盖的底部、所述后盖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侧盖的底部设有安装夹,所述安装夹用于将所述前盖、所述第一侧盖、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第二侧盖连接于车体上。

11、可选地,所述顶盖包括多条横梁和至少两个子盖,至少两个子盖连接于多条横梁上,相邻两个子盖之间设有顶部内部胶条。

12、可选地,所述前板上端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用于定位固定,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定位凹陷部。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

14、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前盖的顶部、第一侧盖的顶部、后盖的顶部以及第二侧盖的顶部分别连接于顶盖的边沿,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依次连接,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围合形成腔体;前盖包括前面板和围绕前面板设有的前板框体,前板框体包括4个前板型材、2个前板上端头和2个前板下端头,4个前板型材分别设置于前面板的四边,2个前板上端头和2个前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前面板的四角,前板型材中空。本申请使用型材与端头组装,型材是中空的双层结构,强度上比单层钣金强度大,提高了汽车车厢高盖的强度,且降低了汽车车厢高盖的重量。

15、进一步的,无焊接结构,可以提升生产效率。防水结构均采取嵌入防水胶条,防水结构稳定。整体拼接方便牢靠,型材轻量化程度高。重量轻量化,双层结构稳定,不易变形。标准件螺丝数量少,安装效率高。大大缩短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通用性强,控制型材长短即可适配不同的皮卡车厢尺寸。防水结构稳定。框架结构结实承重力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包括第一面板和围绕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包括4个第一型材、2个第一上端头和2个第一下端头,4个所述第一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边,2个所述第一上端头和2个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上端头和所述前板下端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通过拉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后面板和围绕所述后面板设有的后板框体,所述后板框体包括3个后板型材、2个后板上端头和2个后板下端头,3个所述后板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和两侧,2个所述后板上端头和2个所述后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后盖一侧的所述后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后板型材和所述第一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后盖的所述后板上端头和所述后板下端头连接,所述后面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盖顶部的所述后板型材上,所述后面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后底部防水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部环形胶条,所述顶部环形胶条的一侧分别与所述前盖的顶部、所述第一侧盖的顶部、所述后盖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侧盖的顶部的接触,所述顶部环形胶条的另一侧与所述顶盖接触,所述顶盖上设有可旋转的快速扳手,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支架,所述快速扳手旋转至与所述支架接触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快速扳手和所述顶盖之间将所述顶盖和所述第一侧盖连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底部设有前底部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的底部设有侧底部防水胶条,所述前盖、所述后盖、所述第一侧盖以及第二侧盖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后底部防水胶条、所述前底部防水胶条以及所述侧底部防水胶条卡在所述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底部、所述第一侧盖的底部、所述后盖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侧盖的底部设有安装夹,所述安装夹用于将所述前盖、所述第一侧盖、所述后盖以及所述第二侧盖连接于车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包括多条横梁和至少两个子盖,至少两个子盖连接于多条横梁上,相邻两个子盖之间设有顶部内部胶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上端头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本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用于定位固定,所述第一本体的两端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定位凹陷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包括顶盖、前盖、第一侧盖、后盖以及第二侧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包括第一面板和围绕所述第一面板设有的第一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包括4个第一型材、2个第一上端头和2个第一下端头,4个所述第一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边,2个所述第一上端头和2个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前盖一侧的所述前板上端头和所述前板下端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相互抵触的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前板型材通过拉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车车厢高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包括后面板和围绕所述后面板设有的后板框体,所述后板框体包括3个后板型材、2个后板上端头和2个后板下端头,3个所述后板型材分别设置于所述前面板的顶部和两侧,2个所述后板上端头和2个所述后板下端头分别设置于所述后面板的四角,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型材与所述后盖一侧的所述后板型材抵触,相互抵触的所述后板型材和所述第一型材之间设有缝隙防水胶条,所述第一侧盖一侧的所述第一上端头和所述第一下端头分别与所述后盖的所述后板上端头和所述后板下端头连接,所述后面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后盖顶部的所述后板型材上,所述后面板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后底部防水胶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强度轻量化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佰泰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