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093 阅读:1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能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钴,其制备方法是:将配置一定浓度的硫酸钴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钴离子络合剂水溶液、试剂A水溶液分别依次按其流量比为1∶0.68~0.74∶0.048~0.054∶0.058~0.064连续输入到带搅拌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水溶液,经过陈化、固液分离、洗涤、烘干即可得到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产品。该产品不但纯度高、形状规则、粒度小、分布均匀,而且比面积大、具有更大的堆积密度、优异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可加工性能,有利于单独加工或采用化学镀方法使氢氧化钴均匀包覆在氢氧化镍粒子表面,提高镍-氢电池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材料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的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能源的使用也随之增加,尤其是工业的迅速发 展,对电池能源的消耗较大,产生的危害物质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国家对能源 的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而且要达到节能减排,加强自然生 态环境保护。由此,改善电池能源设备结构,特别是高纯电池能源材料的制备极为重要。在日常工业中使用的镍_氢电池、镍-镉电池正极材料通常为球型氢氧化镍,它是 一种导电性不良的P型半导体。在正极的氢氧化镍粒子与粒子之间以及粒子与泡沫镍基体 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接触电阻。由于电子的传递受到影响,在充电过程中M2+不能充分氧化; 放电过程中的M3+不能充分还原,使活性物质不能充分利用,因而难以提高氢氧化镍的质 量。通常采用共沉淀的方式加入钴等添加剂来改善晶体内部质子(氢离子)传递状况,提 高放电容量、电压平台和循环寿命,但仍不能解决氢氧化镍粒子与粒子之间及粒子与泡沫 镍基体之间的导电性问题。由此,必不可少的需要直接添加一种氢氧化钴以解决氢氧化镍 粒子与粒子之间及粒子与泡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钴,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具体工艺步骤:(一)配置溶液a、配置浓度为0.2~2.5mol/l的硫酸钴水溶液;b、配置浓度为3.0~12.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c、配置浓度为5.0~13.0mol/l的钴离子络合剂水溶液;d、配置浓度为2.0~15.0mol/l的试剂A水溶液,试剂A为聚丙烯酰胺、水合联氨或硼氢化钠;e、配置适量的添加剂水溶液,添加剂为二苯胺、抗坏血酸或双硫醚;(二)合成反应将已配置好的硫酸钴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钴离子络合剂水溶液、试剂A水溶液,分别按其流量比为1∶0.68~0.74∶0.048~0.054∶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高纯纳米级氢氧化钴的制备方法,采用均相沉淀法合成氢氧化钴,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具体工艺步骤(一)配置溶液a、配置浓度为0.2~2.5mol/l的硫酸钴水溶液;b、配置浓度为3.0~12.0mol/l的氢氧化钠水溶液;c、配置浓度为5.0~13.0mol/l的钴离子络合剂水溶液;d、配置浓度为2.0~15.0mol/l的试剂A水溶液,试剂A为聚丙烯酰胺、水合联氨或硼氢化钠;e、配置适量的添加剂水溶液,添加剂为二苯胺、抗坏血酸或双硫醚;(二)合成反应将已配置好的硫酸钴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钴离子络合剂水溶液、试剂A水溶液,分别按其流量比为1∶0.68~0.74∶0.048~0.054∶0.058~0.064连续输入到带搅拌的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后得到氢氧化钴悬浊液,控制反应温度为2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瑞竹张旭付春平黎永忠赵蜀南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