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01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1
本技术涉及弹簧圈的自动化装配领域,提供一种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点是,通过主体装配机构、主体外侧顶正机构、主体检测机构、工装模具的配合,实现了弹簧圈主体自动安装、自动顶正、自动就位检测,大大提高了弹簧圈自动装配的工作效率;用一个升降机构代替多个的气缸,成本低、控制容易、故障少;结合量身定制的工装模具,使得弹簧圈主体在工装模具可稳定固定不移位;同时,也提高了工件的抗震动性,装配稳定性高,提高了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弹簧圈的自动化装配领域,尤其是一种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1、如图11所示,现有的弹簧圈整体呈圆环装结构,它包括弹簧圈主体t1、门封t2、扭簧t3、铆钉t4等部件,弹簧圈主体t1一端设有开口,弹簧圈主体t1和门封t2的头部均设有铆钉孔,两者用铆钉t4通过铆钉孔铰接在一起,两者的尾部形成可开合的常闭开关扣,弹簧圈主体t1与门封t2之间能够形成的闭环为弹性扣环,扭簧t3安装在弹簧圈主体t1与门封t2之间,扭簧t3的圆圈通过铆钉t4固定在弹簧圈主体t1和门封t2铰接处,按压门封t2可使门封t2压缩扭簧t3并相对弹簧圈主体t1旋转,进而使弹簧圈主体t1与门封t2之间形成一开口;之后释放该门封t2,该门封t2在扭簧t3作用下能够回复原状。

2、目前,在弹簧圈的自动化装配设备中,如申请号为cn202210827581.0、名称为“一种弹簧扣自动组装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它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转盘机构;转盘机构上设有一个以上均匀分布的治具,在工作台上设有沿转盘机构的转动方向设置的用于将扣环输送至治具上的扣环送料机构、用于将弹簧件输送至治具上并使得从扣环件开口的一侧推入扣环件开口内的弹簧装配机构、用于将扣合件输送至治具上并使得扣合件从扣环的一侧推入且扣环进入到扣合件的第二开口内的扣合件装配机构、用于将销钉输送至治具上的销钉装配机构、用将治具上的弹簧扣通过销钉孔进行铆接的铆接机构、用于将治具上的弹簧扣出料的出料机构和用于控制以上机构的控制器,装配自动化程度高,装配速度块,装配稳定性高。相应地,也公开了通过该工装模具进行自动装配弹簧圈的工艺过程:扣环从扣环送料机构输送至治具上,扣环沿转盘机构转动至弹簧装配机构工位上,弹簧件从弹簧装配机构输送至治具上从扣环的一端的开口实现弹簧件与扣环进行初步装配,弹簧装配完成后,治具沿转盘机构转动至扣合件装配机构工位上,扣合件装配机构将扣合件输送至治具上与扣环、弹簧件进行第二步装配,且扣合件推入使得扣合件从扣环的一侧实现装配,装配有弹簧件和扣合件的治具沿转盘机构转动至销钉装配机构工位上,销钉装配机构将销钉输送至弹簧件上的销孔中进行第三步装配,第三步装配完成后,治具沿转盘机构转动至铆接机构的工位上,铆接机构将装配销钉的弹簧件进行铆接固定,弹簧件经过铆接固定后,治具沿转盘机构转动至出料机构工位上,出料机构将治具中的弹簧件推出完成出料,整个过程中弹簧件、扣合件以及扣环都是通过自动化实现上料以及装配,从而装配自动化程度高。

3、但是,由于扣环送料机构采用了振动盘翔对扣合件进行分别送料,导致装配时机台的较大的震动,扣合件装配时需要对此前装配的扣合件进行从顶部压紧在工装模具上,否则,在先安排好的扣合件容易松动或发生位移,容易发生穿铆钉时扭簧的圆圈与铆孔不能对正,增加铆钉装配的失败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装配好的成品的良品率,造成大量的浪费或返工。铆钉装配顶压机构需要增加穿铆钉时防止扭簧移位的限位装置。而且,现有技术中,辅助装配机构采用的驱动装置气缸数量较大,造成成本高,控制复杂,气缸冲压功率难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弹簧圈主体装配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增加一些特定功能的辅助装配机构,提供一种更加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包括:

3、集中有序放置弹簧圈主体的主体供料装置,将弹簧圈主体从主体供料装置中放置到工装模具的相应位置中的主体装配机构,将主体装配机构装配好的弹簧圈主体从侧方进行导正的主体外侧顶正机构,用于检测工装模具中的弹簧圈主体是否就位的主体检测机构;

4、工装模具设置在可移动的传送机构上;其特征在于,主体供料装置设置在主体装配机构外侧;

5、主体外侧顶正机构设置在主体装配机构右侧;

6、主体检测机构位于主体装配机构一侧,并凌空悬挂在工装模具上方;主体检测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升降机构上;

7、所述主体装配机构包括主体进料座、主体水平取料组件和主体竖直落料组件;用于将弹簧圈主体一个一个地水平定向输送的主体水平取料组件设置在主体进料座上;用于将主体进料座上的弹簧圈主体一个一个从主体进料座上转移到工装模具上的主体竖直落料组件也设置在主体进料座上,主体竖直落料组件设置在主体水平取料组件侧上方,主体竖直落料组件的工作端悬空在主体水平取料组件的出料端上方。

8、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水平取料组件包括主体进料架、主体进料横滑夹、主体进料横气缸、夹具行程张开块、主体活动夹臂、主体固定夹臂、夹臂复位弹簧、夹具限位压板主体夹槽、主体存料悬臂、主体存料竖杆;

9、主体进料架设置在主体进料座上;主体进料横滑板和主体进料横滑夹均可滑动地设在主体进料架上,横向推动主体进料横滑夹平移的主体进料横滑板衔接在主体进料横滑夹后侧;

10、主体进料横滑夹的前端设有夹持工件的主体活动夹臂、主体固定夹臂,主体固定夹臂固定在主体进料横滑板前端一侧,主体活动夹臂可定点旋转地设置在主体固定夹臂一侧,主体活动夹臂、主体固定夹臂左右相对形成可张合的夹具,主体活动夹臂和主体固定夹臂之间设有形状与弹簧圈主体外轮廓匹配的主体夹槽;夹臂复位弹簧两端固定在主体活动夹臂和主体固定夹臂两者的前端之间;

11、主体进料横气缸设在主体进料架后部,用于驱动主体进料横滑板在主体进料架上滑动;

12、主体落料架设置在主体进料架侧旁,主体存料悬臂设置在主体落料架上,主体存料悬臂悬空延伸到主体进料横滑板上方,主体存料竖杆竖直地衔接主体进料横滑夹上,主体存料竖杆下端与主体夹槽的位置匹配上下相对;主体存料竖杆的截面一侧为与弹簧圈主体内轮廓匹配的弧形圆、另一侧为矩形固定限位边,主体存料竖杆通过矩形固定限位边固定在主体存料悬臂上;主体存料竖杆用于有序存放待装配的弹簧圈主体;

13、夹具行程张开块设置在主体进料架侧壁上,夹具行程张开块一端伸进主体活动夹臂的后端,用于触发主体活动夹臂相对主体固定夹臂张开;主体活动夹臂由夹具行程张开块撞击张开、并由夹臂复位弹簧的拉力闭合复位;

14、夹具限位压板共有两块,分别设置在主体进料架的左右两侧且分布在主体活动夹臂和主体固定夹臂的上方。

15、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竖直落料组件包括主体落料竖滑座、主体落料竖滑块、主体落料顶压板、主体落料竖气缸、主体落料悬臂、主体落料架;

16、主体落料悬臂设置在主体落料架上,主体落料悬臂悬空延伸到主体进料横滑夹的前上方;主体落料竖滑座竖直地衔接主体落料悬臂上,主体落料竖滑块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主体落料竖滑座上,主体落料竖滑块下部侧向延伸到主体进料架前上方;用于驱动主体落料竖滑块上下滑动的主体落料竖气缸设置在主体落料竖滑座顶部;主体落料顶压板为3片,按弹簧圈主体的轮廓而分布在主体落料竖滑块的底部形成3爪压料结构,当主体活动夹臂和主体固定夹臂移动到主体落料竖滑座下方时,主体夹槽处于3爪压料结构的正下方;用于将主体夹槽中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水平取料组件包括主体进料架(12)、主体进料横滑夹(14)、主体进料横气缸(15)、夹具行程张开块(16)、主体活动夹臂(17)、主体固定夹臂(18)、夹臂复位弹簧(19)、夹具限位压板(1a)主体夹槽(1b)、主体存料悬臂(1c)、主体存料竖杆(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竖直落料组件包括主体落料竖滑座(1g)、主体落料竖滑块(1h)、主体落料顶压板(1i)、主体落料竖气缸(1f)、主体落料悬臂(1e)、主体落料架(1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侧顶正机构(2)包括主体外侧顶正座(21)、主体顶正横滑座(22)、主体顶正横滑块(23)、主体顶正压块(24)、主体顶正气缸(25);主体外侧顶正座(21)设置在主体装配机构(1)右侧;主体顶正横滑座(22)设置在主体外侧顶正座(21)上;主体顶正横滑块(23)可滑动地设在主体顶正横滑座(22)上;主体顶正压块(24)设置在主体顶正横滑块(23)的前部,主体顶正压块(24)的位置与工装模具(m0)中的弹簧圈主体(t1)外侧水平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检测横臂(2b1)头端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尾端悬空伸出到工装模具(m0)上方,主体检测竖臂(2b2)朝下且通过其上端垂直固定在主体检测横臂(2b1)的尾端;主体检测滑座(2b5)设置在主体检测竖臂(2b2)的前侧,主体检测滑臂(2b4)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后部,主体检测滑臂(2b4)的上部从主体检测滑座(2b5)上方伸出;主体检测拉簧(2b6)为两条,分别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两侧,主体检测拉簧(2b6)的上端固定在主体检测滑臂(2b4)的上端部一侧,主体检测拉簧(2b6)的下端固定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外侧;主体检测压块(2b7)设置在主体检测滑臂(2b4)下端,主体检测压块(2b7)与工装模具(m0)的位置相对应;主体检测探针(2b8)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前部,铆合探针弹簧(2b3)套设在主体检测探针(2b8)上,铆合探针弹簧(2b3)的上端顶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下侧,铆合探针弹簧(2b3)的下端顶在主体检测探针(2b8)的下部主体上;主体检测探针(2b8)的下端为带导向的尖头结构,主体检测探针(2b8)下端与工装模具(m0)的弹簧圈主体(t1)的铆钉孔上下相对;主体检测探针(2b8)的上端从主体检测滑座(2b5)上部向上伸出,感应主体检测探针(2b8)的上端位置变化的主体检测接近开关(2b9)设置在主体检测探针(2b8)的上端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主体检测机构(2b)的辅助装配机构(b),驱动辅助装配机构(b)升降运动的上圆盘升降机构,辅助装配机构(b)包括上圆盘(b1)、横梁(b2)、内转向块(b3)、外转向块(b4);上圆盘(b1)位于分度旋转盘(a1)中心区域的上方,上圆盘(b1)设置在横梁(b2)上并与横梁(b2)形成可升降的龙门架结构横跨在传送机构上方;横梁(b2)分为两段,横梁(b2)其中一段的一端通过内转向块(b3)固定在上圆盘(b1)底部、另一端通过外转向块(b4)设置在竖滑块(c2)上;横梁(b2)的另一段一端固定在上圆盘(b1)底部、另一端设置在竖滑块(c2)上;上圆盘(b1)上表面设有安装主体检测机构(2b)的横臂安装槽(b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圆盘升降机构包括轴承(c3)、竖滑座(c1)、竖滑块(c2)、内凸轮(c5)、吊轴(c6)、同步轮(c7);其中,轴承(c3)、内凸轮(c5)、竖滑块(c2)、竖滑座(c1)均为两块,每个竖滑块(c2)可滑动地套穿在竖滑座(c1)上,横梁(b2)与两端跨接在两块竖滑块(c2)上形成龙门架;吊轴(c6)、轴承(c3)、内凸轮(c5)、同步轮(c7)组成升降驱动组件,两块内凸轮(c5)分别套设在吊轴(c6)的不同位置上,两块轴承(c3)一一对应地分布在竖滑块(c2)下部;同步轮(c7)套设在吊轴(c6)上;轴承(c3)从竖滑块(c2)一侧横盘向伸出并压在内凸轮(c5)的曲线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模具(m0)包括对弹簧圈主体(t1)进行定位的工装主模座(m1),对门封(t2)进行活动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水平取料组件包括主体进料架(12)、主体进料横滑夹(14)、主体进料横气缸(15)、夹具行程张开块(16)、主体活动夹臂(17)、主体固定夹臂(18)、夹臂复位弹簧(19)、夹具限位压板(1a)主体夹槽(1b)、主体存料悬臂(1c)、主体存料竖杆(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竖直落料组件包括主体落料竖滑座(1g)、主体落料竖滑块(1h)、主体落料顶压板(1i)、主体落料竖气缸(1f)、主体落料悬臂(1e)、主体落料架(1k);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侧顶正机构(2)包括主体外侧顶正座(21)、主体顶正横滑座(22)、主体顶正横滑块(23)、主体顶正压块(24)、主体顶正气缸(25);主体外侧顶正座(21)设置在主体装配机构(1)右侧;主体顶正横滑座(22)设置在主体外侧顶正座(21)上;主体顶正横滑块(23)可滑动地设在主体顶正横滑座(22)上;主体顶正压块(24)设置在主体顶正横滑块(23)的前部,主体顶正压块(24)的位置与工装模具(m0)中的弹簧圈主体(t1)外侧水平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簧圈主体的自动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检测横臂(2b1)头端固定在升降机构上、尾端悬空伸出到工装模具(m0)上方,主体检测竖臂(2b2)朝下且通过其上端垂直固定在主体检测横臂(2b1)的尾端;主体检测滑座(2b5)设置在主体检测竖臂(2b2)的前侧,主体检测滑臂(2b4)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后部,主体检测滑臂(2b4)的上部从主体检测滑座(2b5)上方伸出;主体检测拉簧(2b6)为两条,分别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两侧,主体检测拉簧(2b6)的上端固定在主体检测滑臂(2b4)的上端部一侧,主体检测拉簧(2b6)的下端固定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外侧;主体检测压块(2b7)设置在主体检测滑臂(2b4)下端,主体检测压块(2b7)与工装模具(m0)的位置相对应;主体检测探针(2b8)可上下移动地设在主体检测滑座(2b5)前部,铆合探针弹簧(2b3)套设在主体检测探针(2b8)上,铆合探针弹簧(2b3)的上端顶在主体检测滑座(2b5)的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菊香张国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和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