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医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901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9~18份、牡丹皮9~18份、红曲粉6~12份、姜黄9~18份和人参粉1~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中药组合物有清热毒、化双瘀、益五脏、健全身之功。主治:急治血瘀(脉道血栓)、慢治脂瘀(脉壁粥样斑块),或脉痹继发胸痹(冠心病)伴有胸疼、心悸、心烦、失眠、乏力、肢冷等证候者,或脉痹继发高血压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疼等证候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的,尤其涉及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心血管病的病理学基础(病根)。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夹层脂质斑块增生引起全身或局部供血障碍性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痴呆、脑血管痉挛、血栓、梗塞、间歇性跛脚、慢性胃炎、慢性皮炎、癌症、频发感冒、骨质疏松、足坏死、性障碍、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等数十种供血障碍性疾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不仅是常见心血管病(ascvd)的病根,也是许多慢性病的病根。

2、西医学研究动脉粥样硬化200多年,提出诸多单因素致病学说。都未能攻克动脉粥样硬化。为此,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不可能逆转的。

3、中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在中医经典论著中没有记载。依据其临床表现与体征,与经典记载相关的中医病证有“眩晕”“头痛”“中风”“胸痹”“真心痛”“脉痹”等。中医的相关治疗,近2000年以活血化瘀为主。遗憾的是,都是短期显效,长效欠佳,即半年或1年患者再犯病总会有所加重。

4、我们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为双瘀证,即血瘀(脉道血栓)和脂瘀(脉壁夹层粥样斑块)。“粥样斑块”是坏脂肪(过氧化脂质)沉积凝聚脉壁夹层所致。传统活血化瘀中药对“血瘀”显效,对“脂瘀”无效,才会出现“长效欠佳”。

5、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西医均无根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只能缓解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脉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9~18份、牡丹皮9~18份、红曲粉6~12份、姜黄9~18份和人参粉1~6份。

4、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15份、牡丹皮12~15份、红曲粉8~10份、姜黄12~15份和人参粉2~5份。

5、优选的,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份、牡丹皮12份、姜黄12份和人参粉3.5份。

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7、优选的,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胶囊制剂、颗粒剂、片剂、散剂、膏剂和汤剂。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草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分别对黄连、牡丹皮和姜黄进行研磨,得到黄连细粉、黄连粗粉、牡丹皮细粉、牡丹皮粗粉、姜黄细粉和姜黄粗粉;

10、将所述的黄连细粉、牡丹皮细粉、姜黄细粉与红曲粉、人参粉混合,得混合粉;

11、将姜黄粗粉和黄连粗粉与水混合,文火煎煮20min后加入牡丹皮粗粉,继续煎煮10min后,过滤,浓缩得浓缩液;

12、将所述混合粉、浓缩液和辅料混合制粒、晾干、装胶囊,得到所述中草药胶囊制剂;

13、所述黄连细粉粒径为120~300目,黄连粗粉粒径为大于120目;

14、所述牡丹皮细粉粒径为120目,牡丹皮粗粉粒径为大于120目;

15、所述姜黄细粉粒径为120目,姜黄粗粉粒径为大于120目。

16、优选的,所述姜黄粗粉和黄连粗粉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

17、优选的,将所述混合粉、浓缩液和辅料混合制粒的方式包括:

18、将所述浓缩液和部分混合粉混合,搅拌成团,过14目筛网制粒,晾干,得混合物颗粒;所述浓缩液和部分混合粉的体积质量比为1ml:2g;

19、将所述混合物颗粒、剩余混合粉与辅料混合,搅拌均匀。

20、优选的,所述装胶囊按平均装量0.40g原料/粒装入0号胶囊。

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9~18份、牡丹皮9~18份、红曲粉6~12份、姜黄9~18份和人参粉1~6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组合物中,黄连为君药,有清热燥湿、清心益脑、泻火解毒、降浊散结之功;主治肝阳上亢、心火炽盛、脂凝脉络、斑生热毒。牡丹皮为臣药,清热凉血,化痰散瘀;助君药医治脂凝脉络、斑生热毒。红曲粉为臣药,健脾消食,化散脂痰;助君药医治痰聚脉络,沉凝成斑。姜黄为佐药,健脾暖胃,温肾散寒,复升阴阳,活血化瘀;主治寒凝脉络,胸胁刺疼,并祛黄连之寒;人参粉为使药,甘温入脾,补中益气,与姜黄联合,温里散寒,促进康复。本专利技术诸药联合,有清热毒、化双瘀、益五脏、健全身之功;主治:急治脉痹血瘀(脉道血栓)、慢治脉痹脂瘀(脉壁粥样斑块),或脉痹继发胸痹(冠心病)伴有胸疼、心悸、心烦、失眠、乏力、肢冷等证候者,或脉痹继发高血压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疼等证候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9~18份、牡丹皮9~18份、红曲粉6~12份、姜黄9~18份和人参粉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15份、牡丹皮12~15份、红曲粉8~10份、姜黄12~15份和人参粉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份、牡丹皮12份、红曲粉9份、姜黄12份和人参粉3.5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逆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胶囊制剂、颗粒剂、片剂、散剂、膏剂和汤剂。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草药胶囊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黄粗粉和黄连粗粉的混合物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g:10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混合粉、浓缩液和辅料混合制粒的方式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胶囊按平均装量0.40g原料/粒装入0号胶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9~18份、牡丹皮9~18份、红曲粉6~12份、姜黄9~18份和人参粉1~6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15份、牡丹皮12~15份、红曲粉8~10份、姜黄12~15份和人参粉2~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黄连12份、牡丹皮12份、红曲粉9份、姜黄12份和人参粉3.5份。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逆转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光瑞孙瑞利万成王现伟刘刚崔朝初卢娜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