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36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及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为,对待加工的液冷流道组件进行3D打印,并将其安装在冷板铸造模具内进行铸造,形成穿通式冷板结构。还公开了基于加工方法的穿通式冷板结构,包括冷板本体、设置在冷板本体内且与冷板本体一体成型的液冷通道、以及与液冷通道一体成型形成液冷流道组件的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设置在冷板本体的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应用于复杂构型流道冷板,特别是曲面流道的加工制造,同时简化了复杂流道的加工工艺,降低成本,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冷散热装置及其制造,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及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设备向着高集成度、高热耗方向发展,电子设备液冷装置的散热能力也越来越高;设备高集成度、高热耗的特点要求冷板与发热器件的具有更高的共形程度,冷板流道需尽可能的靠近发热器件,这使得液冷冷板的流道复杂化、立体化,对冷板的设计与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主流的液冷冷板的加工制造方法为焊接加工,此制造方式较为成熟,应用非常广泛,常用的焊接方式包括钎焊、扩散焊、电子束焊和搅拌摩擦焊等;焊接冷板焊接面的设计对于冷板流道设计具有较大的限制,且随着冷板流道的立体化、复杂化,设计加工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特别是不规则曲面流道,传统焊接加工方式无法实现;

3、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液冷冷板制造,特别是用于复杂构型流道冷板的加工,但是3d打印在外表面公差和粗糙度控制上存在不足,与电子器件之间的接触热阻高,同时成本较高,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4、公开号为cn10254833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铸造结构的液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加工的液冷流道组件进行3D打印,并将其安装在冷板铸造模具内进行铸造,形成穿通式冷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组件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液冷通道、两组分别设置在进口和出口的连接凸台;所述液冷通道的壁厚为0.6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对冷板铸造模具与液冷流道组件进行定位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待加工的液冷流道组件进行3d打印,并将其安装在冷板铸造模具内进行铸造,形成穿通式冷板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组件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液冷通道、两组分别设置在进口和出口的连接凸台;所述液冷通道的壁厚为0.6mm-1.5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流道组件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对冷板铸造模具与液冷流道组件进行定位组装的定位凸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通式冷板结构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液冷流道组件打印后,对液冷流道组件进行耐压测试、流阻测试和x射线多余物扫描检测。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昱升何恩史林全黄官正李佳褚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