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加热电热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338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技术公开了高效加热电热圈,包括加热圈主体,所述加热圈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底部插接有插座,所述加热圈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加热圈主体的内腔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腔等距离设置有八个大小相等的加热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本技术通过导电杆与插座产生的电能,使电热柱和加热丝运行,可以提高加热管的加热效率,保温芯可以对内部的热量进行保温,从而达到了保温和节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热圈,具体为高效加热电热圈


技术介绍

1、加热圈又名电热圈、发热圈。是用电热合金丝作发热材料,用云母软板(有时用陶瓷芯)作绝缘材料。主要应用于电热水壶等电器,加热圈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变成热能以加热物体。是电能利用的一种形式。与一般燃料加热相比,电加热可获得较高温度,易于实现温度的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控制。

2、电加热圈是用电能进行连接,因此,电加热圈在使用时往往需要进行周期性的检测与检修,但是现有的电加热圈通常采用封闭式连接,在检修时需要人工对其表面固定的螺栓进行拆卸,较为繁琐;其次,在维修过程中,不能对电热圈进行转动,给维修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另外,不具有保温效果,导致散热快,加热时间长导致耗电大,节能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加热电热圈,包括加热圈主体,所述加热圈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底部插接有插座,所述加热圈主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的后侧固定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的后侧固定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加热圈主体的内腔固定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内腔等距离设置有八个大小相等的加热机构。

3、可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所述加热圈主体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四角均贯穿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的内腔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底部与所述加热圈主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箱,所述定位箱的内腔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有配合所述定位杆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表面活动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滑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4、可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后侧与所述定位盘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正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背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部贯穿所述连接板并固定设置有抵板,所述定位盘正表面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挡板。

5、可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的外壁与所述导热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内腔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热柱,所述电热柱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管的内腔固定设置有保温芯,所述加热管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大小相等的通风孔。

6、可选的,所述定位盘的表面对称开设有等距离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配合所述导向杆使用的移动孔,所述挡板与所述转板相接触。

7、可选的,所述滑板的外壁与所述定位箱的内壁为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的内侧贯穿所述定位孔并延伸至所述插孔的内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一、本技术通过拉动把手,使其带动定位箱内的滑板和定位杆向外移动,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将加热圈主体顶部的插杆对应固定板上的插孔放入,松开把手,使复位弹簧进行复位,带动定位杆向插孔内的插杆进行固定限位,拆卸时,则拉动把手,将固定板从插杆表面取出即可,拆卸起来较为快捷,提高了维修安装的速度和装置的便捷性。

10、二、本技术在维修时,控制气缸的运转,使其带动底部的连接板向上移动,带动前侧的固定板和加热圈主体同步向上移动,使导电杆脱离插座内,对加热圈主体进行断电,然后利用电机带动转杆运转,使转板带动底部的连接板和加热圈主体进行角度的旋转,导向杆可以对底部的连接板在移动过程中进行限位,防止其左右移动倾斜,方便工作人员对电加热圈进行维修检测,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11、三、本技术通过导电杆与插座产生的电能,使电热柱和加热丝运行,可以提高加热管的加热效率,保温芯可以对内部的热量进行保温,从而达到了保温和节能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加热电热圈,包括加热圈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主体(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导电杆(5)的底部插接有插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后侧与所述定位盘(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23),所述转板(2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24),所述气缸(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正表面与所述固定板(34)的背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8)包括加热管(84),所述加热管(84)的外壁与所述导热板(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管(84)内腔前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电热柱(81),所述电热柱(81)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加热丝(83),所述加热管(84)的内腔固定设置有保温芯(82),所述加热管(84)内腔的底部贯穿设置有若干个大小相等的通风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的表面对称开设有等距离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连接板(25)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配合所述导向杆(26)使用的移动孔,所述挡板(27)与所述转板(23)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38)的外壁与所述定位箱(31)的内壁为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37)的内侧贯穿所述定位孔(310)并延伸至所述插孔(35)的内腔。

...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加热电热圈,包括加热圈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圈主体(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设置有导电杆(5),所述导电杆(5)的底部插接有插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电机(21),所述电机(21)的后侧与所述定位盘(1)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2),所述转杆(22)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转板(23),所述转板(2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气缸(24),所述气缸(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5)的正表面与所述固定板(34)的背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加热电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8)包括加热管(84),所述加热管(84)的外壁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复隆杨祖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泰升电热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