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338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机体、活塞、连杆、曲轴、偏心轴承组件、偏心行星齿轮机构、调控单元和偏心轴承驱动组件;曲轴与机体之间连接偏心轴承组件,曲轴的主轴颈在偏心轴承组件的内孔转动,偏心轴承组件的外圈在机体的主轴承孔中转动;偏心行星齿轮机构中的第一驱动轮固定设置在曲轴的端部,第一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机体上,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之间设置两个第一行星轮或者至少两对第一行星轮组件;调控单元通过控制偏心轴承驱动组件使偏心轴承组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发动机曲轴动力输出部件强度不足的问题,还能够根据需要增设可变附件相位和/或变冲程运行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节能减排法规的不断严格和双碳目标的推行,各类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备受关注。其中,可变几何压缩比、可变冲程数、可变配气等技术均能够具有非常可观的节能减排效果。

2、不管使用传统柴汽油,还是使用天然气、甲醇、氨、氢等低/零碳燃料,固定几何压缩比始终是限制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多种可变几何压缩比(vcr)装置,但是,由于发动机安装空间有限、使用条件复杂苛刻等原因,绝大多数装置仍然停留在概念或者研发阶段。例如,保时捷和fev等公司的vcr装置采用偏心连杆小头的方案,只能实现两阶段可变压缩比。天大、戈梅克赛斯、标致雪铁龙均提出了采用啮合齿轮替代曲柄并且采用偏心连杆轴颈的方案。这类方案中的每个连杆所对应的两个曲柄分别需要采用两组啮合齿轮,由于齿轮啮合存在齿间间隙,并且发动机活塞-连杆-曲柄运动和受力情况复杂多变,上述方案不仅增加了发动机尺寸,而且极大地降低了发动机各部件运行一致性和各缸压缩比调控的一致性,并且也极大地降低了齿轮和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活塞、连杆、曲轴、偏心轴承组件、偏心行星齿轮机构、调控单元和偏心轴承驱动组件;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活塞相对所述机体往复运动,所述曲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连接偏心轴承组件,所述曲轴的主轴颈与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内孔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外圈在所述机体的主轴承孔中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内孔和外圈的轴线平行但不共线,所述连杆的小头通过活塞销或十字头与所述活塞形成轴铰接,所述连杆的大头与所述曲轴形成轴铰接,所述调控单元和所述偏心轴承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调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偏心轴承驱动组件使偏心轴承组件转动,实现偏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活塞、连杆、曲轴、偏心轴承组件、偏心行星齿轮机构、调控单元和偏心轴承驱动组件;所述活塞布置在所述机体上,所述活塞相对所述机体往复运动,所述曲轴与所述机体之间连接偏心轴承组件,所述曲轴的主轴颈与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内孔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外圈在所述机体的主轴承孔中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轴承组件的内孔和外圈的轴线平行但不共线,所述连杆的小头通过活塞销或十字头与所述活塞形成轴铰接,所述连杆的大头与所述曲轴形成轴铰接,所述调控单元和所述偏心轴承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调控单元通过控制所述偏心轴承驱动组件使偏心轴承组件转动,实现偏心轴承组件的相位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传动机构和第一类附件,所述可调传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体上,所述可调传动机构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可调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偏心行星齿轮机构的第一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可调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发动机第一类附件传动连接,所述调控单元通过控制调整所述可调传动机构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的相位差,实现发动机第一类附件的相位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紧凑型高可靠全可变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靖晨隆武强田华田江平董鹏博孟相宇王洋肖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