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811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1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及车辆。电池壳体包括课题本体、盖板、缠绕线。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开放的开口;盖板盖设于开口;缠绕线平行缠绕在壳体的周面上;其中,缠绕线的缠绕方向与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通过在电池壳体表面缠绕缠绕线,增强其抗变形的能力,通过缠绕缠绕线可以提供额外的机械支撑和保护。大大的提高电芯安全性,防止电芯在单体热失控膨胀后大面焊接失效导致电解液泄露风险。通过平行设置的缠绕线,在增加电池壳体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避免对散热的较大影响。通过缠绕方向与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将缠绕线与在原有的支撑体系形成一种交叉的结构,增加电池壳体体对震动和冲击的抵抗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电池在过度充电、过度放电、短路或高温环境易发生膨胀。电池膨胀不仅会影响电池性能,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如漏液、起火、爆炸等。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池壳体、电池包及车辆,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3、壳体本体,所述壳体包括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开放的开口;

4、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

5、缠绕线,所述缠绕线平行缠绕在所述壳体的周面上,并且,

6、所述缠绕线的缠绕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

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池壳体,通过在其表面缠绕缠绕线,增强其抗变形的能力,通过缠绕缠绕线可以提供额外的机械支撑和保护。这样可以均匀分布电芯表面的应力,减少局部应力集中,降低应力对电芯的影响。可以大大的提高电芯安全性,防止电芯在单体热失控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或者重复充放电膨胀后大面焊接失效导致电解液泄露风险。通过平行设置的缠绕线,在增加电池壳体体的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避免对散热的较大影响。通过缠绕方向与第一方向呈角度设置,将缠绕线与在原有的支撑体系形成一种交叉的结构,增加电池壳体体对震动和冲击的抵抗能力。

8、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线为绝缘材料。

9、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线与所述壳体粘接连接。

10、进一步地,相邻的所述缠绕线之间具有间隙。

11、进一步地,所述缠绕线在所述壳体的中部的间隙小于周部的间隙。

1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

13、上述电池壳体;

14、电芯,所述电芯容纳于所述电池壳体内。

15、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具有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池壳体,因此具有与上述第一方面的电芯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16、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为可循环充电二次电芯。

17、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

18、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为方壳电芯、软包电芯、圆柱电芯中的一种。

19、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包。

20、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具有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池包,因此具有与上述第二方面的电池包相类似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与所述壳体粘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缠绕线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在所述壳体的中部的间隙小于周部的间隙。

6.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可循环充电二次电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置有极柱,所述极柱与所述电芯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为方壳电芯、软包电芯、圆柱电芯中的一种。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为绝缘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与所述壳体粘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缠绕线之间具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线在所述壳体的中部的间隙小于周部的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鑫吴艳凤舒元茂尤悦丘张顺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