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极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79631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0
为克服现有草酸锂分解电位高、导电性差、颗粒粒径50nm以下发生团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剂包括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材料及分布在所述多孔碳材料内部的草酸锂,所述草酸锂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30%‑90%。本申请提供的正极补锂剂,草酸锂分布在多孔碳材料内部,能够进一步降低草酸锂的粒径,显著提升其电化学活性,降低草酸锂的分解电位,提高草酸锂的分解率,草酸锂能够分解,有效发挥补锂作用;含有的多孔碳材料,能够提高正极补锂剂的导电性,增加正极补锂剂的分解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具体涉及一种正极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在可移动电源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可移动电源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目前常用补锂技术补充生成sei膜损失的活性锂,提升其能量密度。其中草酸锂价格便宜、安全性高,是具有潜力的补锂剂;现有技术一般是将草酸锂颗粒纳米化来提升其电化学活性。

2、草酸锂分解电位4.5v以上,分解电位较高,超过电解液分解电压,大量未分解的草酸锂使电池性能恶化;草酸锂本身导电性差,降低草酸锂颗粒粒径,能降低草酸锂的分解电位,解决草酸锂分解比例较低这一问题,但草酸锂的颗粒粒径在50nm以下就会团聚,团聚的草酸锂使得制备正极浆料难度较大,不易涂布,涂布优率降低。现需要开发一种分解电位低、导电性高且易于涂布的含有草酸锂的正极补锂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草酸锂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正极补锂剂及其制备方法、正极、锂离子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剂包括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材料及分布在所述多孔碳材料内部的草酸锂,所述草酸锂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3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中,所述草酸锂的质量占比为6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平均孔径为0.1~30nm,所述草酸锂的平均粒径为0.1~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孔容为0.87~2.7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剂包括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材料及分布在所述多孔碳材料内部的草酸锂,所述草酸锂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中的质量占比为3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中,所述草酸锂的质量占比为65%~8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平均孔径为0.1~30nm,所述草酸锂的平均粒径为0.1~3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材料的孔容为0.87~2.7cm3/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补锂剂还包括导电包覆层,所述导电包覆层包覆在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补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包覆层和所述多孔碳/草酸锂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0.005~0.03):1。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正极补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补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包括生物质碳源,所述生物质碳源包括棉纤维、丝瓜络和秸秆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极补锂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保护气氛下对碳源进行煅烧之前还包括对碳源进行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彦辉常晓雅刘正皎邱昭政潘仪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