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732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所述预充电装置包括:低压供电电源;低压开关模块,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形成中性点,连接至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包括多相桥臂,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多相桥臂中的每一相桥臂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容性负载,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整车高压零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在具备集成了动力电池、电机控制器的高压产品的电动汽车中,高压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能量来源。由于动力电池系统电压相对车辆为高压,为防止在整车高压上电过程中由于容性负载引起的电流冲击导致高压系统回路中相关继电器/接触器触点粘连及高压器件损坏,需要对高压系统中的容性负载进行预充电。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包括:

3、低压供电电源;

4、低压开关模块,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

5、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一端共接形成中性点,连接至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

6、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包括多相桥臂,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多相桥臂中的每一相桥臂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连接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

7、容性负载,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

8、示例性地,所述低压供电电源包括车载蓄电池和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将所述车载蓄电池的电能传输至所述容性负载。

9、示例性地,所述隔离电源的正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连接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隔离电源的负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

10、示例性地,所述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还包括:

11、高压供电电源,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连接至所述高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

12、高压开关模块,所述高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高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所述高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容性负载的第二端以及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

13、示例性地,所述多相桥臂的每一相桥臂包括串联的续流二极管和可控硅,其中,靠近所述第二汇流端的续流二极管为上桥臂续流二极管,靠近所述第一汇流端的可控硅为下桥臂可控硅。

14、示例性地,所述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桥臂变换器的下桥臂可控硅的快速开闭,使所述容性负载预充电。

15、示例性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时,所述低压供电电源、所述电机绕组、所述容性负载、所述上桥臂续流二极管和所述下桥臂可控硅形成升压预充电电路。

16、示例性地,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以及所述下桥臂可控硅中的一个或多个导通时,预充电流经过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所述电机绕组、所述导通的下桥臂可控硅流回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

17、示例性地,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以及所述下桥臂可控硅全部关断时,预充电流经过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所述电机绕组、所述上桥臂续流二极管传输至所述容性负载。

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包括:

19、高压供电电源、低压供电电源和直流供电电源;

20、高压开关模块,所述高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高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

21、第一容性负载,所述第一容性负载的第一端与所述高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容性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高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连接;

22、桥臂变换器,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容性负载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与所述第一容性负载的第二端连接;

23、电机绕组,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桥臂变换器连接,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二端共接形成中性点;

24、低压开关模块,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绕组的第二端,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以及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

25、第二容性负载,所述第二容性负载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二端、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以及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连接,所述第二容性负载的第二端与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连接;

26、第三开关模块,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所述第三开关模块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二汇流端以及所述第二容性负载的第二端;

27、第四开关模块,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性负载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流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

2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

29、根据本技术的电动汽车及其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提供了低压供电电源,当低压开关模块导通时,通过控制桥臂变换器对容性负载进行预充电,避免高压开关模块导通时高压供电电源对电路组件造成损坏,通过将电机绕组与低压充电电源直接连接,避免了避免使用蓄电池对容性负载预充电时通过需要设置额外的升压电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供电电源包括车载蓄电池和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将所述车载蓄电池的电能传输至所述容性负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源的正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连接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隔离电源的负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桥臂中的每一相桥臂包括串联的续流二极管和可控硅,其中,靠近所述第二汇流端的续流二极管为上桥臂续流二极管,靠近所述第一汇流端的可控硅为下桥臂可控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以及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时,所述低压供电电源、所述电机绕组、所述容性负载、所述上桥臂续流二极管和所述下桥臂可控硅形成升压预充电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以及所述下桥臂可控硅中的一个或多个导通时,预充电流经过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所述电机绕组、所述导通的下桥臂可控硅流回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低压开关模块导通、所述高压开关模块关断以及所述下桥臂可控硅全部关断时,预充电流经过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所述电机绕组、所述上桥臂续流二极管传输至所述容性负载。

10.一种电动汽车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供电电源包括车载蓄电池和隔离电源,所述隔离电源用于将所述车载蓄电池的电能传输至所述容性负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源的正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一极性端连接所述低压开关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隔离电源的负极端作为所述低压供电电源的第二极性端连接所述桥臂变换器的第一汇流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桥臂中的每一相桥臂包括串联的续流二极管和可控硅,其中,靠近所述第二汇流端的续流二极管为上桥臂续流二极管,靠近所述第一汇流端的可控硅为下桥臂可控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性负载预充电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磊袁帅周斌杰蓝钟灵周蒙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