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端子、电连接器以及电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1、电连接器组件用于使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与另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实现可插拔式电性连接,进而使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与另一电子设备、器件或基板实现电信号传输。所述电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电连接器和与所述电连接器插接配合的互补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的一端可通过导线与电器件或电路板电性连接,另一端与互补型电连接器可插拔式电性连接。互补电连接器可通过导线与电器件或电路板电性连接。
2、电连接器内通常设置有若干个电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夹臂,所述弹性夹臂用于与互补型性连接器的互补电连接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夹持件,所述弹性夹持件用于提供一个供导线穿过以与电连接端子电性连接的弹性空间。所述弹性夹持件的一端作为固定端与所述电连接端子螺接,弹性夹持件的另一端作为弹性自由端与所述电连接端子弹性抵接,当所述导线穿入时,所述导线挤压所述弹性自由端以使其与所述电连接端子产生间隙,所述导线从所述间隙中穿入以与所述电连接端子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部、弹性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弹性对接部一体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或干涉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正对所述弹性自由部的抵持壁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侧立部,所述弹性自由部自所述固定部反向折弯悬置于所述抵持壁上,一导线自插入后被夹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与所述抵持壁之间以保持所述导线与所述弹性对接部电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立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自所述侧立部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或者
3.如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端子,包括弹性夹持部、弹性对接部以及与所述弹性对接部一体的连接部,所述弹性夹持部具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或干涉的固定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弹性抵接的弹性自由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正对所述弹性自由部的抵持壁以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侧立部,所述弹性自由部自所述固定部反向折弯悬置于所述抵持壁上,一导线自插入后被夹持于所述弹性自由部与所述抵持壁之间以保持所述导线与所述弹性对接部电导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侧立部一体成型,所述固定部自所述侧立部向远离所述弹性对接部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或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穿道具有一沿插接方向分布的一侧壁、设置于所述侧壁上端的顶壁以及沿插接方向和垂直方向均与所述顶壁错位的弹性底壁;所述侧壁上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的正向限位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形成反向限位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具有沿所述插接方向反向延伸以超出所述顶壁的反向延伸部,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顶壁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一第一预置距离,所述反向延伸部的上边缘与所述穿入端的下表面抵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立部上边缘靠近所述弹性夹持部的一端向上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侧壁,所述侧壁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穿道的所述顶壁;所述侧立部靠近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端的上边缘折弯后沿垂直于所述插接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弹性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浙帅,刘利超,王坚波,吕晓钟,唐建伍,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锦凌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