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638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公开了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涉及冷却液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桶,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桶上的桶盖,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搅拌桶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桶盖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该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使得搅拌桶内部的复合乳化剂、防锈剂、环保极压剂等添加剂溶液相互撞击,进而可以使其充分混合,以此大大的提高了其搅拌效率以及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液制备,具体为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金属加工指人类对由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进行加工的生产活动,目前,在对金属工件进行加工时,大多通过冷却液使工件或工具的温度降低。

2、冷却液在进行制备时,通常采用植物油为基础油,加入一定比例的复合乳化剂、防锈剂、环保极压剂等添加剂,通过对其进行搅拌,从而制成冷却液,但现有技术中搅拌方式较为单一,导致添加剂无法快速混合,进而降低了冷却液的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具备混合效果好的有益效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

3、s1、按重量份数计,取20-30份复合乳化剂、20-30份防锈剂、20-30份环保极压剂,30-50份植物油;

4、s2、在搅拌桶中加入植物油,并将复合乳化剂、防锈剂、份环保极压剂放入搅拌桶中,于转速为400-600r/min条件下,进行搅拌20-30min,使其混合均匀;

5、s3、将混合均匀的冷却液从出料管中排出;

6、s4、对搅拌桶进行清洗,准备下次制备;

7、所述的复合乳化剂是由三乙醇胺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y-1按照质量比1:3混合制备而成;

8、所述防锈剂为磺酸盐类和苯并三氮唑按照质量比1:3混合制备而成;

9、所述的环保极压剂为氯化石蜡和钼酸盐按照质量比2:3混合制备而成;

10、所述的植物油为蓖麻油。

11、所述底座、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搅拌桶,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桶上的桶盖,所述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搅拌桶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12、所述桶盖上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

13、所述底座上表面相对于所述搅拌桶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抽压槽,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抽压组件;

14、所述桶盖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框形板,所述底座上相对于所述框形板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框形板套设于所述立板的外侧,所述框形板和所述立板的连接处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均包括安装在桶盖上的第一伺服电机、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相连接的搅拌轴,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轴上的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位于以所述搅拌桶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等距设置。

16、优选的,所述桶盖上相对于所述搅拌轴的位置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套接于所述搅拌轴上,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桶盖转动连接。

17、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搅拌桶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旋转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与所述旋转槽之间转动连接。

18、优选的,所述抽压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底部的气泵,以及与所述气泵相连接的抽压管,所述抽压管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抽压槽的内部,所述抽压管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所述抽压槽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

1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立板一侧的矩形槽、套设于所述矩形槽内部的矩形板,以及与所述矩形板螺纹套接的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贯穿于所述立板的顶端外侧,所述丝杆的底端贯穿于所述矩形槽的底端内部,所述丝杆与所述立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立板顶部相对于所述丝杆顶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矩形板与所述框形板的内侧面相连接。

20、优选的,所述矩形槽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丝杆的位置均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丝杆之间固定套接。

21、优选的,所述矩形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矩形槽内壁两侧相对于两个所述导向块纵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滑槽。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3、1、本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的旋转方向相反,可以使得搅拌桶内部的复合乳化剂、防锈剂、环保极压剂等添加剂溶液相互撞击,进而可以使其充分混合,以此大大的提高了其搅拌效率以及搅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搅拌桶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然后打开电磁阀和气泵,在抽压管的作用下,可以将抽压槽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负压,当抽压槽内部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通过气压传感器可以使得气泵和电磁阀关闭,此时可以对搅拌桶进行固定,以此增加了搅拌桶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25、3、本专利技术通过打开第二伺服电机,使其带动丝杆进行转动,由于丝杆和矩形板之间螺纹套接,因此在导向块和导向滑槽的限位作用下,可以使得矩形板向上运动,再在框形板和连接板的连接下,可以使得桶盖向上运动,进而使得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向上运动,直至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脱离搅拌桶的内部,此时即可对搅拌桶的内壁进行清洗,清洗较为方便。

26、4、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复合乳化剂、防锈剂、环保极压剂,植物油,使得产品具有良好的的稳定性、润滑性、极压性和防锈性能,同时,通过充分的混匀,使得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搅拌桶(2),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桶(2)上的桶盖(3),所述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所述搅拌桶(2)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均包括安装在桶盖(3)上的第一伺服电机(701)、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01)输出端相连接的搅拌轴(702),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轴(702)上的搅拌叶(703),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7)位于以所述搅拌桶(2)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上相对于所述搅拌轴(702)的位置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7021),所述第一轴承(7021)固定套接于所述搅拌轴(702)上,所述搅拌轴(702)通过所述第一轴承(7021)与所述桶盖(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02)的底端开设有旋转槽(7022),所述搅拌桶(2)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旋转槽(702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杆(7023),所述旋转杆(7023)与所述旋转槽(7022)之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压组件(10)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座(1)底部的气泵(1001),以及与所述气泵(1001)相连接的抽压管(1002),所述抽压管(1002)的一端贯穿于所述抽压槽(9)的内部,所述抽压管(1002)上固定安装有电磁阀(1003),所述抽压槽(9)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气压传感器(100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4)包括开设于所述立板(13)一侧的矩形槽(1401)、套设于所述矩形槽(1401)内部的矩形板(1403),以及与所述矩形板(1403)螺纹套接的丝杆(1402),所述丝杆(1402)的顶端贯穿于所述立板(13)的顶端外侧,所述丝杆(1402)的底端贯穿于所述矩形槽(1401)的底端内部,所述丝杆(1402)与所述立板(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立板(13)顶部相对于所述丝杆(1402)顶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1404),所述矩形板(1403)与所述框形板(12)的内侧面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1401)内部顶端和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丝杆(1402)的位置均嵌入安装有第二轴承(14021),所述第二轴承(14021)与所述丝杆(1402)之间固定套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140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4031),所述矩形槽(1401)内壁两侧相对于两个所述导向块(14031)纵向移动轨迹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滑槽(140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搅拌桶(2),以及设置在所述搅拌桶(2)上的桶盖(3),所述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4),所述搅拌桶(2)上固定连接有出料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第二搅拌组件(7)均包括安装在桶盖(3)上的第一伺服电机(701)、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701)输出端相连接的搅拌轴(702),以及安装在所述搅拌轴(702)上的搅拌叶(703),所述第一搅拌组件(6)和所述第二搅拌组件(7)位于以所述搅拌桶(2)的轴心为圆心的同一圆上等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3)上相对于所述搅拌轴(702)的位置嵌入安装有第一轴承(7021),所述第一轴承(7021)固定套接于所述搅拌轴(702)上,所述搅拌轴(702)通过所述第一轴承(7021)与所述桶盖(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702)的底端开设有旋转槽(7022),所述搅拌桶(2)内部底端相对于所述旋转槽(702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旋转杆(7023),所述旋转杆(7023)与所述旋转槽(7022)之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加工用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压组件(1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杨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艾润工业介质镇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