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2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申请涉及汽车压力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包括集液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集液腔和压力控制腔,集液腔相对两侧连通有蒸发管路,其中一侧蒸发管路为用于与油箱连通的油箱蒸发管路,另一侧蒸发管路为用于与燃油加注装置连通的燃油加注蒸发管路,压力控制腔与集液腔连通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力控制腔与集液腔连通的油压控制结构,油压控制结构连接有供油管路,压力控制腔背离油压控制结构一端连通有用于连接碳罐的吸附管路,具有减少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压力燃油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


技术介绍

1、高压燃油系统中,油箱内的压力对燃油系统非常重要,油箱内的压力过大会导致油箱等零件发生破损从而导致漏油发生事故,在车辆起停、颠簸、转向等工况下,会有部分液态燃油从油箱通气阀体泄漏出来,并通过燃油系统蒸发管路进入炭罐,致使炭罐中的活性炭失活,导致排放超标。

2、基于专利zl202223466389.8的一种燃料箱油压开启阀及压力燃油系统,通过设置一种压力开启阀来稳定燃油系统内的压力,通过设置积液盒来储存进入蒸发管路的液体汽油,在汽车稳定行驶时通过重力影响流回油箱内。

3、基于专利zl202223466389.8的一种燃料箱油压开启阀及压力燃油系统,相较于现有常压燃油系统需要额外增加一个油压开启阀及与之配套的固定支架、连接管路、插接头、固定螺栓等零件,上述零件所占空间较大,对于一些体型较小的车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布置,同时上述零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和装配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实现减少汽车燃油系统零部件,提供了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

2、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包括集液壳体,壳体内部开设有集液腔和压力控制腔,集液腔相对两侧连通有蒸发管路,其中一侧蒸发管路为用于与油箱连通的油箱蒸发管路,另一侧蒸发管路为用于与燃油加注装置连通的燃油加注蒸发管路,压力控制腔与集液腔连通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力控制腔与集液腔连通的油压控制结构,油压控制结构连接有供油管路,压力控制腔背离油压控制结构一端连通有用于连接碳罐的吸附管路。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箱内压力正常和加油时,气体从油箱蒸发管路进入集液腔内然后从油液加注蒸发管路流出集液腔,当油液加注装置的盖子打开后,气体从油液加注装置处流入碳罐随后排入大气,使加油时油液能顺利进入油箱。在发动机工作时,气体从油箱蒸发管路进入集液腔内,然后通过油压控制结构进入压力控制腔内,然后从吸附管路进入碳罐然后排出空气。在汽车发生晃动时液体油经过油箱蒸发管路进入集液腔,随后在汽车平稳后受重力影响流会油箱内。通过将集液盒和油压控制结构合并成一个零件,实现减少系统零部件的目的。

5、可选的,所述集液腔与燃油加注蒸发管路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腔室,集液腔与压力控制腔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室。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油液阻隔室阻止液体油进入燃油加注蒸发管路和压力控制腔内,从而阻止液体油进入碳罐影响碳罐的正常运作。

7、可选的,所述集液腔内靠近油液阻隔室内处设置有多个用于减少油液晃动的挡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能减少油液晃动,减少进入油液阻隔室内的液态油量,从而阻止液体油进入碳罐影响碳罐的正常运作。

9、可选的,所述油压控制结构下方设置有在集液腔压力过大时连通集液腔和压力控制腔的过压安全阀。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燃油系统内的压力过大时,过压安全阀打开使气体进入吸附管路然后进入碳罐过滤最后排入大气,以此来对燃油系统进行泄压。

11、可选的,所述压力控制腔内设置有将压力控制腔分隔的分隔板,分隔板中间开设通孔,过压安全阀包括过压弹簧、过压簧座、过压阀座和过压阀片,过压弹簧两端分别与过压簧座和分隔板板面连接,过压阀座一端与过压簧座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与过压阀片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燃油系统内压力过大时,气体给过压簧座压力从而带动过压阀座位移,从而使过压阀片与分隔板之间产生空隙,气体通过通孔然后进入吸附管路最后经过碳罐排入大气,以到达对燃油系统进行泄压,从而使燃油系统内的压力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13、可选的,所述油压控制结构包括油控壳体、油控簧座、油控弹簧、油控阀芯、油控阀片和油控端盖,油控壳体抵接在过压阀座上,油控壳体连通集液壳体内侧和外侧,油控壳体远离过压阀座一端与油控端盖连接,油控端盖与供油管路连接,油控阀片设置在油控壳体和油控端盖之间,油控阀芯设置在油控阀片面向油控壳体的一侧,油控簧座套在油控阀芯外侧且与油控阀片连接,油控弹簧两端分别与油控簧座和油控壳体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动机工作时,油泵将油抽入到供油管路,油对油控阀片产生压力,使油控阀片向压力控制腔内移动,从而带动油控阀芯移动,油控阀芯抵住过压阀座并推动过压阀座移动,从而使过压阀片和分隔板之间产生缝隙,使气体穿过缝隙进入吸附管路最后排入大气。

15、可选的,所述油控壳体与集液壳体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密封圈来防止燃油系统内中未经处理的气体在油控壳体和集液壳体连接处跑入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

17、可选的,所述集液壳体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油压控制结构位移的限位件。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防止集液盒内压力过大时油压控制结构脱落。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0、1.通过将集液和油压控制结构合并成一个零件,实现减少系统零部件的目的;

21、2.通过设置过压安全阀达到油箱内压力过大时进行泄压的功能;

22、3.通过设置油液阻隔室阻止液体油进入燃油加注蒸发管路和压力控制腔。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壳体(1),集液壳体(1)内部开设有集液腔(11)和压力控制腔(12),集液腔(11)相对两侧连通有蒸发管路(4),其中一侧蒸发管路(4)为用于与油箱(7)连通的油箱蒸发管路(41),另一侧蒸发管路(4)为用于与燃油加注装置(8)连通的燃油加注蒸发管路(42),压力控制腔(12)与集液腔(11)连通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力控制腔(12)与集液腔(11)连通的油压控制结构(3),油压控制结构(3)连接有供油管路(5),压力控制腔(12)背离油压控制结构(3)一端连通有用于连接碳罐(9)的吸附管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11)与燃油加注蒸发管路(42)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室(112),集液腔(11)与压力控制腔(12)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室(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11)内靠近油液阻隔室(112)内处设置有多个用于减少油液晃动的挡板(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结构(3)下方设置有在集液腔(11)压力过大时连通集液腔(11)和压力控制腔(12)的过压安全阀(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腔(12)内设置有将压力控制腔(12)分隔的分隔板(121),分隔板(121)中间开设通孔(1211),过压安全阀(2)包括过压弹簧(22)、过压簧座(21)、过压阀座(23)和过压阀片(24),过压弹簧(22)两端分别与过压簧座(21)和分隔板(121)板面连接,过压阀座(23)一端与过压簧座(21)连接,另一端穿过通孔(1211)与过压阀片(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结构(3)包括油控壳体(31)、油控簧座(33)、油控弹簧(34)、油控阀芯(35)、油控阀片(36)和油控端盖(32),油控壳体(31)抵接在过压阀座(23)上,油控壳体(31)连通集液壳体(1)内侧和外侧,油控壳体(31)远离过压阀座(23)一端与油控端盖(32)连接,油控端盖(32)与供油管路(5)连接,油控阀片(36)设置在油控壳体(31)和油控端盖(32)之间,油控阀芯(35)设置在油控阀片(36)面向油控壳体(31)的一侧,油控簧座(33)套在油控阀芯(35)外侧且与油控阀片(36)连接,油控弹簧(34)两端分别与油控簧座(33)和油控壳体(3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控壳体(31)与集液壳体(1)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油压控制结构(3)位移的限位件(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壳体(1),集液壳体(1)内部开设有集液腔(11)和压力控制腔(12),集液腔(11)相对两侧连通有蒸发管路(4),其中一侧蒸发管路(4)为用于与油箱(7)连通的油箱蒸发管路(41),另一侧蒸发管路(4)为用于与燃油加注装置(8)连通的燃油加注蒸发管路(42),压力控制腔(12)与集液腔(11)连通且在连通处设置有用于控制压力控制腔(12)与集液腔(11)连通的油压控制结构(3),油压控制结构(3)连接有供油管路(5),压力控制腔(12)背离油压控制结构(3)一端连通有用于连接碳罐(9)的吸附管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11)与燃油加注蒸发管路(42)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室(112),集液腔(11)与压力控制腔(12)连通处设置有油液阻隔室(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腔(11)内靠近油液阻隔室(112)内处设置有多个用于减少油液晃动的挡板(1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压控制结构(3)下方设置有在集液腔(11)压力过大时连通集液腔(11)和压力控制腔(12)的过压安全阀(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压力控制功能的燃油箱集液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腔(12)内设置有将压力控制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天龙卢晨曦
申请(专利权)人:德安福天津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