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06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包括:第一轮系,包括作为动力源头的曲轴皮带轮、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风扇驱动轮、安装在缸体上的水泵驱动轮,三者呈三角分布,且三者套设有相匹配的第一皮带;第二轮系,包括风扇驱动轮、安装在缸体侧面的第一空调压缩机、位于第一空调压缩机上侧的充电机、位于充电机上侧的第二空调压缩机,四者呈四边形分布,且四者的带轮上套设有相匹配的第二皮带;其中,风扇驱动轮上设置有两个多楔槽,两个多楔槽分别与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匹配。本申请将双空调压缩机布置到发动机前端轮系上时,采用发动机驱动,有效减少了整车外围件布置,提高了发动机集成式布置率,提高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


技术介绍

1、发动机前端轮系包括了一系列的零部件,如充电机、空调压缩机、惰轮、张紧轮等外围件。现有发动机前端轮系多只布置了一个驾驶室用的空调压缩机,用于驾驶室制冷;而例如冷链运输使用的冷藏车为便于箱柜的冷却,货物保鲜,多在箱柜内布置一个由蓄电池驱动的空调或者外置一套由通用机械驱动的压缩机来制冷。该类布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为确保压缩机持续工作,对充电机和蓄电池的要求较高,还需要单独配置压缩设备和动力源。极大的造成操作不方便和设备布置雍总等问题。

2、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优化双空调压缩机的布置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将两个空调压缩机布置进前端轮系中,利用发动机前端轮系驱动冷藏车箱柜的空调压缩机,从而优化双空调压缩机的布置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包括:

3、第一轮系,包括作为动力源头的曲轴皮带轮、设置在发动机缸体上的风扇驱动轮、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上并与所述曲轴皮带轮和所述风扇驱动轮呈三角分布的水泵驱动轮,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水泵驱动轮三者套设有相匹配的第一皮带;

4、第二轮系,包括所述风扇驱动轮、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侧面的第一空调压缩机、位于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上侧的充电机、位于所述充电机上侧的第二空调压缩机,所述风扇驱动轮、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所述充电机、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四者呈四边形分布,且四者的带轮上套设有相匹配的第二皮带;

5、其中,所述风扇驱动轮上设置有两个多楔槽,两个所述多楔槽分别与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相匹配。

6、优选地,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水泵驱动轮三者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三者通过所述第一皮带同平面连接。

7、优选地,所述风扇驱动轮、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的带轮、所述充电机的带轮、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四者通过所述第二皮带同平面连接。

8、优选地,所述风扇驱动轮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的并用于安装惰轮的惰轮安装架,所述惰轮位于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皮带外侧抵持。

9、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支架,所述第一张紧轮支架端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且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水泵驱动轮和所述曲轴皮带轮之间,并与第一皮带外侧抵持,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皮带的张紧力。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架两端与第一空调压缩机外周的支座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安装点,以确保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稳定安装。

11、优选地,所述充电机外周的支座与下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架存在至少一个安装点,用于支撑所述充电机稳定安装。

12、优选地,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侧面,且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外周的支座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安装点,以确保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稳定安装。

13、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架下侧存在至少一个与所述充电机外周的支座连接的安装点。

14、优选地,所述发动机缸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张紧轮支架,所述第二张紧轮支架端部设置有第二张紧轮,且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二皮带外侧抵持,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皮带的张紧力。

15、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布置方案的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轮系,该前端轮系应用双层驱动结构,是的自身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了其体积和占地面积,有利于发动机小型化,且可以在附件轮系失效时保护发动机。当例如冷藏车箱柜用的空调压缩机布置到发动机前端轮系上时,采用发动机驱动,有效减少了整车外围件布置,提高了发动机集成式布置率,提高了发动机动力输出的利用率。

16、具体地说,该前端轮系包括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第一轮系包括曲轴皮带轮、风扇驱动轮、水泵驱动轮;曲轴皮带轮为总驱动轮,通过曲轴转动带动曲轴皮带轮转动,曲轴皮带轮上的多楔带槽与第一皮带啮合带动水泵驱动轮、风扇驱动轮转动;风扇驱动轮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包含两个多楔槽,分别用以衔接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从而带动第一轮系和第二轮系动作。而曲轴皮带轮、风扇驱动轮、水泵驱动轮三者呈三角分布,并通过第一皮带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轮系的动作。

17、第二轮系包括风扇驱动轮、第一空调压缩机、充电机、第二空调压缩机,第一空调压缩机位于发动机缸体侧面,充电机位于第一空调压缩机上侧,第二空调压缩机位于充电机上侧,充分利用发动机缸体外围的空间,并且风扇驱动轮、第一空调压缩机、充电机、第二空调压缩机四者呈四边形分布,从而通过第二皮带传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水泵驱动轮三者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三者通过所述第一皮带同平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驱动轮、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的带轮、所述充电机的带轮、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四者通过所述第二皮带同平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驱动轮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的并用于安装惰轮的惰轮安装架,所述惰轮位于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皮带外侧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支架,所述第一张紧轮支架端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且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水泵驱动轮和所述曲轴皮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皮带外侧抵持,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皮带的张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侧面,所述第一安装架两端与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外周的支座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安装点,以确保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稳定安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外周的支座与下侧的所述第一安装架存在至少一个安装点,用于支撑所述充电机稳定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通过第二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侧面,且所述第二安装架与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外周的支座至少存在两个不同位置的安装点,以确保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稳定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下侧存在至少一个与所述充电机外周的支座连接的安装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张紧轮支架,所述第二张紧轮支架端部设置有第二张紧轮,且所述第二张紧轮与所述第二皮带外侧抵持,用于调节所述第二皮带的张紧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皮带轮、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水泵驱动轮三者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三者通过所述第一皮带同平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驱动轮、所述第一空调压缩机的带轮、所述充电机的带轮、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位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同侧,且四者通过所述第二皮带同平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驱动轮通过连接支架安装在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凸起的并用于安装惰轮的惰轮安装架,所述惰轮位于所述风扇驱动轮和所述第二空调压缩机的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皮带外侧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空调压缩机前端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前部还转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支架,所述第一张紧轮支架端部设置有第一张紧轮,且所述第一张紧轮位于所述水泵驱动轮和所述曲轴皮带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皮带外侧抵持,用于调节所述第一皮带的张紧力。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