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11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包括:底座、吸盘平台支撑板、定位气缸、轴承安装组件、真空电磁阀组件、外圈铁环吸盘、定位调节组件、气管接头、内圈吸盘以及底封板组件,所述外圈铁环吸盘通过两侧的吸盘平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定位气缸和轴承安装组件设置于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设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所述内圈吸盘、定位调节组件和底封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相连接,所述外圈铁环吸盘上设置有若干吸附小孔,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底封板组件相连接。本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吸附平台的定位精度及工作效率,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要求,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平台,尤其涉及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


技术介绍

1、芯片封装行业,随着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芯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芯片的封装工艺要求越来越高。而陶瓷作为芯片封装工艺必不可缺的一种材料,对陶瓷的支座工艺要求也随之升高,进而对生瓷片的质量把控也非常重要。在生瓷片通孔缺陷检测工艺之中,在检测时会对产品进行铁环定位和固定以保证检测过程中产品不会出现位移和保证检测的精度。

2、现有的工艺是将人工将产品放在桌面或夹具上对产品进行定位和固定,然后通过半自动或人工检测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检测。人工操作的方式耗时耗力,手动操作精确度和工作效率都较低,且人工定位会对产品造成损坏和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导致整线生产节拍中断。如果采用现有半自动的方式,同样容易出现定位不准而影响检测结果,或定位不牢固而导致检测过程中产品移位或者损坏等问题,同样无法满足高效的生产加工需求,也无法满足对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需要提供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以提高定位精度和工作效率,满足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要求,为产品的品质稳定性提供更好的基础。

2、对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包括:底座、吸盘平台支撑板、定位气缸、轴承安装组件、真空电磁阀组件、外圈铁环吸盘、定位调节组件、气管接头、内圈吸盘以及底封板组件,所述外圈铁环吸盘通过两侧的吸盘平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定位气缸和轴承安装组件设置于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设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所述内圈吸盘、定位调节组件和底封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相连接,所述外圈铁环吸盘上设置有若干吸附小孔,所述气管接头与所述底封板组件相连接。

3、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组件包括轴承安装板和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通过所述轴承安装板与所述定位气缸相连接。

4、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包括真空压力表、真空电磁阀和气缸电磁阀,所述真空压力表和真空电磁阀相连接,所述气缸电磁阀与所述定位气缸电连接。

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和定位销钉,所述调节块通过所述定位销钉安装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上。

6、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底封板组件包括吸盘底封板、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吸盘底封板设置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和内圈吸盘的背面,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位置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位置与所述内圈吸盘为位置相对应;所述吸盘底封板与所述气管接头相连接。

7、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盘底封板上设置开槽部,所述开槽部分别通过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进行密封。

8、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及其对应的内圈吸盘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一个所述外圈铁环吸盘均通过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

9、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圈吸盘为透明玻璃吸盘,所述透明玻璃吸盘的底部安装背光光源。

10、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气管接头设置于所述底封板组件的外侧。

11、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圈吸盘上设置有蓝膜吸附凹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通过两侧的吸盘平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所述定位气缸和轴承安装组件设置于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以便通过气缸运动带动轴承为产品进行定位;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设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以实现真空吸附和电磁阀控制;所述内圈吸盘、定位调节组件和底封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相连接,以便调节产品的定位位置,并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相配合,满足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要求,且真空吸附稳定可靠。本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吸附平台的定位精度及工作效率,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产品适应性要求,便于快速实现顶部吸盘结构的切换,为产品的品质稳定性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吸盘平台支撑板(2)、定位气缸(3)、轴承安装组件、真空电磁阀组件、外圈铁环吸盘(9)、定位调节组件、气管接头(12)、内圈吸盘(13)以及底封板组件,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通过两侧的吸盘平台支撑板(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定位气缸(3)和轴承安装组件设置于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2),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设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2),所述内圈吸盘(13)、定位调节组件和底封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相连接,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上设置有若干吸附小孔,所述气管接头(12)与所述底封板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组件包括轴承安装板(4)和深沟球轴承(5),所述深沟球轴承(5)通过所述轴承安装板(4)与所述定位气缸(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包括真空压力表(6)、真空电磁阀(7)和气缸电磁阀(8),所述真空压力表(6)和真空电磁阀(7)相连接,所述气缸电磁阀(8)与所述定位气缸(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10)和定位销钉(11),所述调节块(10)通过所述定位销钉(11)安装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封板组件包括吸盘底封板(14)、第一密封圈(15)和第二密封圈(16),所述吸盘底封板(14)设置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和内圈吸盘(13)的背面,所述第一密封圈(15)的位置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密封圈(16)的位置与所述内圈吸盘(13)为位置相对应;所述吸盘底封板(14)与所述气管接头(1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底封板(14)上设置开槽部,所述开槽部分别通过第一密封板(17)和第二密封板(18)进行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及其对应的内圈吸盘(13)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每一个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均通过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吸盘(13)为透明玻璃吸盘,所述透明玻璃吸盘的底部安装背光光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接头(12)设置于所述底封板组件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吸盘(13)上设置有蓝膜吸附凹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吸盘平台支撑板(2)、定位气缸(3)、轴承安装组件、真空电磁阀组件、外圈铁环吸盘(9)、定位调节组件、气管接头(12)、内圈吸盘(13)以及底封板组件,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通过两侧的吸盘平台支撑板(2)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所述定位气缸(3)和轴承安装组件设置于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2),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设置于另一侧的所述吸盘平台支撑板(2),所述内圈吸盘(13)、定位调节组件和底封板组件分别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相连接,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上设置有若干吸附小孔,所述气管接头(12)与所述底封板组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组件包括轴承安装板(4)和深沟球轴承(5),所述深沟球轴承(5)通过所述轴承安装板(4)与所述定位气缸(3)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电磁阀组件包括真空压力表(6)、真空电磁阀(7)和气缸电磁阀(8),所述真空压力表(6)和真空电磁阀(7)相连接,所述气缸电磁阀(8)与所述定位气缸(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型铁环自动定位吸附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调节组件包括调节块(10)和定位销钉(11),所述调节块(10)通过所述定位销钉(11)安装于所述外圈铁环吸盘(9)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锐敏王权湛思邱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立方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