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特别涉及一种高尺寸稳定性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pc)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抗冲击性能、耐热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可以对pc进行改性处理,如通过在碳纤加入pc基体,可以制得具备高强度高刚度的pc增强材料,相比于相同份数的玻纤增强pc,碳纤维增强pc的模量能够提升50%左右。
2、但是,传统碳纤维原丝与树脂的结合性很差,因此一般用于热塑性材料的碳纤维表面都含有大量的上浆剂,上浆剂的存在会导致pc基体发生降解,工艺和设备的状态微小的波动会导致整体材料的降解程度变化较大,从而体现出材料的熔融指数不稳定,熔融指数波动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于流动性差异最终成品的尺寸波动较大,影响后续其他制件的装配。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减少上浆剂含量、提高材料尺寸稳定性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以满足对尺寸稳定性要求较高,需要制件装配等领域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抑制剂为亚磷酸三苯酯、酸式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剂和酯交换抑制剂的重量比为(2.5~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酯交换抑制剂为亚磷酸三苯酯、酸式焦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剂和酯交换抑制剂的重量比为(2.5~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增强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朋龙,陈平绪,叶南飚,李晟,李名敏,钟毅文,谭松,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