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551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包括,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在水相A中加入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乳液;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混合得到水相B;将乳液滴入水相B中恒温搅拌得混合液;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用乙醇洗涤,抽滤后置于空气中室温干燥,得到聚氨酯微胶囊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所制备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在受到外界机械刺激时具有较好的控释特性,释放速度可以根据机械刺激进行调控,能够在环境中稳定发挥作用,实现对电力设备微小损伤初级发展阶段的有效抑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具体涉及到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胶囊封装技术是一种利用成膜材料包覆内部芯材从而形成稳定核-壳结构的表面改性技术,因其方便灵活、分散均匀、易于内部物质储存、运输、活性稳定等特点逐渐成为一种较好的材料封装手段。在自修复材料中,将微胶囊作为贮存和释放修复剂的载体,可以为材料提供较为精密的芯材释放和保护机制,从而实现材料的自主修复,有效延长基材使用寿命,降低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维修等成本和费用。微胶囊封装技术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是微胶囊外壳的形成。微胶囊外壳不仅决定了微胶囊的稳定性、保护性能和释放特性,还直接影响着微胶囊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效果。

2、目前常用微胶囊外壳的化学制备方法主要有原位聚合法和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是指在微胶囊内部直接进行单体或前驱体聚合反应从而形成微胶囊外壳的方法。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外壳的反应条件温和、方法相对简单、反应效率较高,易于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但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微胶囊壁较为坚硬,部分制备过程需要考虑原始材料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导致材料选择受到限制。界面聚合法是指利用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界面上的聚合物发生聚合反应从而形成微胶囊外壳的方法。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微胶囊能够对其尺寸和形貌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所形成的微胶囊壁较为柔软,能够灵活使用多种不同材料进行界面聚合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需求。通常运用界面聚合法可以制备聚胺、聚脲、聚硫脲、聚酯等外壳,它们的制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或涉及有毒气体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工艺要求严格,生产成本较高。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微胶囊性能进行优化,目前存在一些针对聚氨酯微胶囊外壳制备方法。

3、现有的所制备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普遍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耐磨性,可以有效保护其内部的芯材,使其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但其控释特性较为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多用于香料、食品添加剂等领域用以延长物质持续效果,提高利用率。但其缓慢的控释特性不适用于电工领域绝缘材料微小损伤在初始损伤发展阶段的快速抑制修复。为实现微胶囊在电力设备损伤自修复上的及时响应,有必要对聚氨酯微胶囊外壳性能加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

6、在水相a中加入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乳液;

7、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混合得到水相b;

8、将乳液滴入水相b中恒温搅拌得混合液;

9、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用乙醇洗涤,抽滤后置于空气中室温干燥,得到聚氨酯微胶囊外壳。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其中,去离子水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0~150ml:1~3g。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混合温度为30~50℃。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在水相a中加入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乳液,其中,水相a与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体积比为15~18:1。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混合得到水相b,其中,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的体积比为40~60:0.4~0.6:1.5~2。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乙二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1。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将乳液滴入水相b中恒温搅拌得混合液,其中,恒温温度为60~80℃。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时间为1.5~2h。

1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用乙醇洗涤,其中,乙醇质量分数为30%。

1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洗涤次数为2~3次。

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对具有聚氨酯基壳的微胶囊的合成方法进行优化,揭示壳结构在控释问题上的结构性能关系,提供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制备方法,以实现对电力设备微小损伤初级发展阶段的有效抑制。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制备过程中所使用的二醇分子量直接影响微胶囊的力学性能和其所包覆芯材的释放时间,所使用的二醇分子量越高,则所形成的微胶囊机械强度越高,其内部芯材的释放时间越长。

22、(3)本专利技术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样品,基本原理为dpmdi预聚体分散在水相中,通过乳化剂在水中形成乳液,在搅拌作用下,将预聚体乳液缓慢滴入含有交联剂的水相中,在交联剂作用下发生交联聚合反应,从而形成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其中,去离子水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0~150ml:1~3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混合温度为3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在水相A中加入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乳液,其中,水相A与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体积比为15~18: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混合得到水相B,其中,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乙二醇的体积比为40~60:0.4~0.6:1.5~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乙二醇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摩尔比为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乳液滴入水相B中恒温搅拌得混合液,其中,恒温温度为60~8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时间为1.5~2h。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乙醇洗涤,其中,乙醇质量分数为3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次数为2~3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释特性受机械刺激影响的聚氨酯微胶囊外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其中,去离子水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0~150ml:1~3g。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和聚乙烯醇混合得到水相a,混合温度为3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在水相a中加入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乳液,其中,水相a与油相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体积比为15~18: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离子水与二月桂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王明伟刘喆余鹏程姚翔曦丁超黄宇李朝杰樊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