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制造岛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12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9
本技术提供一种整车制造岛区,所述整车制造岛区用于将车主体和配件装配成车辆,并包括装配岛、主体运输装置和配件运输装置,装配岛包括固定作业台和安装在所述固定作业台上的装配工具,主体运输装置用于将车主体运输到固定作业台的邻近位置处并且固定作业台能够支撑所述车主体,配件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配件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邻近位置处,并且装配工具用于将配件从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根据本技术的整车制造岛区可减少空中吊具布置,减少输送辅助工装的开发,减少工具数量和工位数量的投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降低运营能耗。整车制造岛区容易改造,可根据所产车型变化快速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整车制造岛区


技术介绍

1、从1913年专利技术整车装配制造流水线至今,因整车市场销量需求不断提升,各品牌车企产能投入不断增加。随着市场整车保有量递增及多样化客户需求,导致单一车型市场空间不断变窄,各品牌整车企业都面临车辆销量下滑产能闲置,同时新车型导入改造费用高,导致各品牌车企的新车型开发成本压力增加。新技术及新工艺的适用以降本增效成为主题。

2、在车辆销量减少的情况下流水线装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新产线一次性投入较高,就算是分期投入,初期的输送线、举升机、吊具等硬件设施仍然需要在初期施工时进行投入,导致第一款车型设备折旧分摊成本过高,且边际贡献评估偏差大。第二,在原有装配线导入时,需对整条流水线适应性改造,工程量相对较大,且需要停产改造。第三,在原有装配线导入时,因产线机械条件限制,对产品设计限制较多,为满足装配流水线通过性,整车造型及部件设计往往要进行取舍,影响整车部分性能。第四,整车装配流水线配置人员相对较多,当销量下滑后出现大量人员闲置。第五,现有整车流水线柔性化兼容一般在4-5个车型,当再出现新车型情况下就需要舍弃在产相应车型,导致该在产相应车型无法生产。

3、现有的流水线设备数量庞大,单一车型配备人员较多,存在设计限制及兼容改造等诸多问题,在市场需求下降、快速提产等情况下,应对相对缓慢。同时,现有的流水线产线设计采用各系统通过输送线机械性连接,零部件供应充足时在当前工序未完成的情况下对后工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在首台车投入时,整个产线输送线需要全部启动,以满足循环要求,由此会产生大量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运营能耗、容易改造、可根据所产车型变化快速调整的整车制造岛区。

2、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车制造岛区,所述整车制造岛区用于将车主体和配件装配成车辆,并包括装配岛、主体运输装置和配件运输装置,所述装配岛包括固定作业台和安装在所述固定作业台上的装配工具,其中,所述主体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车主体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固定作业台能够支撑所述车主体,所述配件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配件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装配工具用于将所述配件从所述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

3、所述主体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车主体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配件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配件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4、所述固定作业台具有能够从所述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向外伸出的可伸缩结构。所述主体运输装置包括能够使所述车主体升高的第一举升机构,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从所述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向外伸出,以支撑由所述主体运输装置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的邻近位置并由所述第一举升机构升高的所述车主体。

5、所述固定作业台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固定作业台和第二固定作业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的第一侧彼此相对并限定容纳空间,并且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分别具有能够伸出到所述容纳空间中的第一可伸缩结构和第二可伸缩结构。所述主体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车主体运输到所述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一可伸缩结构和所述第二可伸缩结构用于朝向所述容纳空间中伸出,以支撑由所述主体运输装置运输到所述容纳空间中并由所述第一举升机构升高的所述车主体。

6、所述配件包括第一组配件和第二组配件,所述配件运输装置包括第一配件运输装置和第二配件运输装置,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一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第二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装配工具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的第一平台面上的第一装配工具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的第二平台面上的第二装配工具,所述第一装配工具用于将所述第一组配件从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并且所述第二装配工具用于将所述第二组配件从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

7、所述配件还包括第三组配件和第四组配件,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三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装配工具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面上的第三装配工具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面上的第四装配工具,所述第三装配工具用于将所述第三组配件从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并且所述第四装配工具用于将所述第四组配件从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

8、所述第一装配工具与所述第三装配工具在所述第一平台面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二装配工具与所述第四装配工具在所述第二平台面上沿着所述第二平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车主体的前后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9、所述装配工具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作业台旋转和平移;并且/或者,所述装配工具为协同机器人,用于辅助操作人员将所述配件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的相应位置上。

10、所述车主体包括底盘和上车身,所述主体运输装置包括自动拧紧机,所述自动拧紧机用于将穿过所述底盘的螺栓从下向上拧紧到所述上车身;并且/或者,所述配件运输装置包括第二举升机构,用于将所述配件升高。

11、所述主体运输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自动导向车;并且/或者,所述配件运输装置包括多个第二自动导向车或多个c型吊具。

12、通过采用本技术,可减少空中吊具布置,减少输送辅助工装的开发,减少工具数量和工位数量的投入,减少现场作业人员数量,降低运营能耗。

13、通过采用本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流水线式整车装配线,根据本技术的整车制造岛区容易改造,可根据所产车型变化快速调整,不会像流水线那样存在人员闲置问题。

14、根据本技术的整车制造岛区可用于小产量的车型,可以解决新车型上市初期销量少、量产整车销量下降导致的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可复制和布置多个整车制造岛区以适应产量增长的需求,以解决新车型预估销量不足产能提升迫切、需快速提产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制造岛区(100)用于将车主体和配件装配成车辆,并包括装配岛(10)、主体运输装置(20)和配件运输装置(30),所述装配岛(10)包括固定作业台(11)和安装在所述固定作业台(11)上的装配工具(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运输装置(20)用于将所述车主体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一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配件运输装置(30)用于将所述配件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作业台(11)具有能够从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一侧向外伸出的可伸缩结构(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作业台(1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固定作业台(11a)和第二固定作业台(11b),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的第一侧彼此相对并限定容纳空间(40),并且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分别具有能够伸出到所述容纳空间(40)中的第一可伸缩结构(111a)和第二可伸缩结构(11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包括第一组配件和第二组配件,所述配件运输装置(30)包括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和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用于将所述第一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用于将所述第二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还包括第三组配件和第四组配件,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还用于将所述第三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还用于将所述第四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装配工具(12)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面上的第三装配工具(12c)和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面上的第四装配工具(12d),所述第三装配工具(12c)用于将所述第三组配件从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并且所述第四装配工具(12d)用于将所述第四组配件从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移动并装配到所述车主体上的相应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工具(12a)与所述第三装配工具(12c)在所述第一平台面上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二装配工具(12b)与所述第四装配工具(12d)在所述第二平台面上沿着所述第二方向彼此间隔开,并且所述车主体的前后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工具(12)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作业台(11)旋转和平移;并且/或者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主体包括底盘和上车身,所述主体运输装置(20)包括自动拧紧机,所述自动拧紧机用于将穿过所述底盘的螺栓从下向上拧紧到所述上车身;并且/或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运输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自动导向车;并且/或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制造岛区(100)用于将车主体和配件装配成车辆,并包括装配岛(10)、主体运输装置(20)和配件运输装置(30),所述装配岛(10)包括固定作业台(11)和安装在所述固定作业台(11)上的装配工具(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运输装置(20)用于将所述车主体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一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配件运输装置(30)用于将所述配件运输到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作业台(11)具有能够从所述固定作业台(11)的第一侧向外伸出的可伸缩结构(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作业台(11)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第一固定作业台(11a)和第二固定作业台(11b),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的第一侧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的第一侧彼此相对并限定容纳空间(40),并且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和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分别具有能够伸出到所述容纳空间(40)中的第一可伸缩结构(111a)和第二可伸缩结构(111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整车制造岛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包括第一组配件和第二组配件,所述配件运输装置(30)包括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和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所述第一配件运输装置(31)用于将所述第一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一固定作业台(11a)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并且所述第二配件运输装置(32)用于将所述第二组配件运输到所述第二固定作业台(11b)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明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开云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