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899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08 18:32
本技术提供一种氢气瓶。所述氢气瓶包括:瓶体,包括用于存储固态储氢颗粒的第一空腔、用于存储水的第二空腔以及将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沿瓶体的轴向分隔开的隔离件;接头壳体,固定在瓶体的瓶口处,接头壳体上形成有出气口;阀芯,设置在接头壳体内,阀芯包括阀芯主体和设置在阀芯主体内用于与瓶体连通的氢气出口;移动杆,设置在阀芯的下端并朝瓶体内部延伸,用于在阀芯朝瓶体的外部上移时打开隔离件的至少一部分;弹性构件,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到阀芯和接头壳体的下端;保险销,可拆卸地穿过接头壳体且使弹性构件处于压缩状态。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氢气瓶能够方便地向氢罐中进行补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氢能源储存,尤其涉及一种氢气瓶


技术介绍

1、氢气瓶是用来储存氢能源的装置,可应用在氢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船舶、航空等领域。目前,将便携式氢气瓶应用于氢能源汽车为氢能源汽车随时加氢,成为氢气瓶的主要应用场景。

2、具体地,随着氢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相应地,为氢能源汽车配套设置了加氢站,在加氢站内通过加氢枪为氢能源汽车的氢罐加氢。由于加氢站数量仍然比较少,为氢能源汽车方便地补充氢能仍然是棘手的问题。利用便携式的氢气瓶储存氢能为氢能源汽车随时补充氢能,可以缓解里程焦虑。

3、通常,氢气瓶储存气态氢。然而,气态氢易燃易爆,给储存及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现有的氢气瓶与氢罐接头之间连接及向氢罐中补气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有水和固态储氢颗粒的氢气瓶。

2、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向氢罐中进行补氢的氢气瓶。

3、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氢气瓶,所述氢气瓶包括:瓶体,包括用于存储固态储氢颗粒的第一空腔、用于存储水的第二空腔以及将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沿所述瓶体的轴向分隔开的隔离件;接头壳体,固定在所述瓶体的瓶口处,所述接头壳体上形成有出气口;阀芯,设置在所述接头壳体内,所述阀芯包括阀芯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阀芯主体内用于与所述瓶体连通的氢气出口;移动杆,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下端并朝所述瓶体内部延伸,用于在所述阀芯朝所述瓶体的外部上移时打开所述隔离件的至少一部分;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到所述阀芯和所述接头壳体的下端;保险销,可拆卸地穿过所述接头壳体且使所述弹性构件处于压缩状态。

4、可选地,所述接头壳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所述瓶口连接,所述内壳体固定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构件的一端抵接至所述内壳体的下端。

5、可选地,所述内壳体包括与所述瓶体连通的内壳体通道,所述阀芯包括穿过所述阀芯主体的侧壁并与所述氢气出口连通的连通口,所述氢气瓶还包括用于阻断或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与所述连通口之间的连通的密封件。

6、可选地,所述内壳体还包括第一阻隔端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端下方的第二阻隔端,所述密封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芯的侧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被所述第二阻隔端顶住以阻断所述内壳体通道与所述连通口之间的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使得所述阀芯朝所述瓶体的外部上移时,所述第一阻隔端顶住所述密封件使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阀芯向下滑动以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与所述连通口之间的连通。

7、可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内壳体通道和所述连通口的气道,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气道不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使得所述阀芯朝所述瓶体的外部上移时,通过使所述气道与所述连通口对准而使得所述连通口与所述气道连通。

8、可选地,所述阀芯主体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件的上下两侧用于限制所述密封件的滑动距离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

9、可选地,所述内壳体包括内底座和与所述内底座分开用于引导所述阀芯移动的导引件,所述保险销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导引件并卡在所述阀芯的顶部,在拔掉所述保险销后,所述阀芯能够沿所述导引件向上移动并伸出所述导引件的外部,所述导引件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一阻隔端,所述内底座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二阻隔端。

10、可选地,所述氢气瓶还包括固定到所述接头壳体并用于防护所述保险销的两端的防护结构。

11、可选地,所述接头壳体包括从所述接头壳体的上端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防撞凸缘,所述保险销的从所述接头壳体穿过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

12、可选地,所述接头壳体与所述瓶体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

13、可选地,所述隔离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杆下方的可脱落片,在所述阀芯朝所述瓶体的外部上移时,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可脱落片一起上移,以将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连通。

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氢气瓶可具有高的储氢密度、高的安全性、易于携带和运输。

1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氢气瓶能够方便地向氢罐中进行补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120)包括内壳体(121)和外壳体(122),所述外壳体(122)与所述瓶口连接,所述内壳体(121)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22)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构件(140)的一端抵接至所述内壳体(12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1)包括与所述瓶体(110)连通的内壳体通道(121a),所述阀芯(130)包括穿过所述阀芯主体(131)的侧壁并与所述氢气出口(133)连通的连通口(134),所述氢气瓶(100)还包括用于阻断或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的密封件(1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1)还包括第一阻隔端(121b)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端(121b)下方的第二阻隔端(121c),所述密封件(16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芯(130)的侧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160)被所述第二阻隔端(121c)顶住以阻断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150)使得所述阀芯(130)朝所述瓶体(110)的外部上移时,所述第一阻隔端(121b)顶住所述密封件(160)使所述密封件(160)相对于所述阀芯(130)向下滑动以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60)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和所述连通口(134)的气道(161),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连通口(134)与所述气道(161)不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150)使得所述阀芯(130)朝所述瓶体(110)的外部上移时,通过使所述气道(161)与所述连通口(134)对准而使得所述连通口(134)与所述气道(16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主体(131)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密封件(160)的上下两侧用于限制所述密封件(160)的滑动距离的第一凸缘(131a)和第二凸缘(131b)。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1)包括内底座(121d)和与所述内底座(121d)分开用于引导所述阀芯(130)移动的导引件(121e),所述保险销(150)可拆卸地穿过所述外壳体(122)和所述导引件(121e)并卡在所述阀芯(130)的顶部,在拔掉所述保险销(150)后,所述阀芯(130)能够沿所述导引件(121e)向上移动并伸出所述导引件(121e)的外部,所述导引件(121e)的下端形成所述第一阻隔端(121b),所述内底座(121d)的上端形成所述第二阻隔端(121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瓶(100)还包括固定到所述接头壳体(120)并用于防护所述保险销(150)的两端的防护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120)包括从所述接头壳体(120)的上端朝径向外侧延伸的防撞凸缘(120a),所述保险销(150)的从所述接头壳体(120)穿过的一端设置有防护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120)与所述瓶体(110)可拆卸连接或者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113)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杆(132)下方的可脱落片(113a),在所述阀芯(130)朝所述瓶体(110)的外部上移时,所述移动杆(132)与所述可脱落片(113a)一起上移,以将所述第一空腔(111)和所述第二空腔(112)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瓶(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壳体(120)包括内壳体(121)和外壳体(122),所述外壳体(122)与所述瓶口连接,所述内壳体(121)固定在所述外壳体(122)的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构件(140)的一端抵接至所述内壳体(12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1)包括与所述瓶体(110)连通的内壳体通道(121a),所述阀芯(130)包括穿过所述阀芯主体(131)的侧壁并与所述氢气出口(133)连通的连通口(134),所述氢气瓶(100)还包括用于阻断或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的密封件(16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21)还包括第一阻隔端(121b)和设置在所述第一阻隔端(121b)下方的第二阻隔端(121c),所述密封件(160)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阀芯(130)的侧壁,在初始状态下所述密封件(160)被所述第二阻隔端(121c)顶住以阻断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150)使得所述阀芯(130)朝所述瓶体(110)的外部上移时,所述第一阻隔端(121b)顶住所述密封件(160)使所述密封件(160)相对于所述阀芯(130)向下滑动以开启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与所述连通口(134)之间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160)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内壳体通道(121a)和所述连通口(134)的气道(161),在初始状态下,所述连通口(134)与所述气道(161)不连通,在拔掉所述保险销(150)使得所述阀芯(130)朝所述瓶体(110)的外部上移时,通过使所述气道(161)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开云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