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354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1 13:57
本技术提供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用于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所述转接头包括:套筒;衬套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衬套组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氢罐接头对接,所述衬套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氢气瓶对接,所述衬套组件内形成有氢气通道;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氢罐接头,以使所述氢罐接头与所述氢气通道连通;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衬套组件内,用于在与所述氢气瓶分离时密封所述氢气通道或在与所述氢气瓶对接时打开所述氢气通道。根据本技术的转接头能够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从而可通过便携式储氢瓶随时为氢能源汽车补充氢能,减少里程焦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的转接头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氢气为燃料的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普及,相应地,为氢能源汽车配套设置了加氢站,在加氢站内通过加氢枪为氢能源汽车的氢罐加氢。

2、由于加氢站数量仍然比较少,为氢能源汽车方便地补充氢能仍然是棘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本技术中,通过一种转接头将便携式储氢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的标准接头相连接,可以由便携式储氢瓶随时为氢能源汽车补充氢能,可减少里程焦虑。

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的转接头。

3、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用于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所述转接头包括:套筒;衬套组件,设置在所述套筒内,所述衬套组件的第一端用于与所述氢罐接头对接,所述衬套组件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氢气瓶对接,所述衬套组件内形成有氢气通道;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氢罐接头,以使所述氢罐接头与所述氢气通道连通;开合机构,设置在所述衬套组件内,用于在与所述氢气瓶分离时密封所述氢气通道或在与所述氢气瓶对接时打开所述氢气通道。

4、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爪,所述卡爪的第一端卡到所述衬套组件上,所述卡爪的第二端能够沿径向扩张或收缩,以在扩张时容纳所述氢罐接头并在收缩时卡住所述氢罐接头。

5、可选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在所述衬套组件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套筒之间,当所述衬套组件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沿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当所述衬套组件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回复力作用下被推动时,所述卡爪沿径向收缩以卡住所述氢罐接头。

6、可选地,所述套筒包括第一套筒段和从所述第一套筒段延伸直径逐渐增大的倾斜段,所述卡爪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段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套筒段内呈径向收缩状态,当所述衬套组件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能够从所述第一套筒段伸出并沿着所述倾斜段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

7、可选地,所述衬套组件包括第一衬套以及抵靠在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壁上的第二衬套,所述第二衬套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衬套的第一端伸出用于插入所述氢罐接头,并且所述第二衬套内设置有加氢管,所述加氢管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衬套的第一端伸出以插入所述氢罐接头。

8、可选地,所述衬套组件还包括第三衬套,所述第三衬套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衬套的内壁上,所述第三衬套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衬套伸出,所述第三衬套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衬套的第二端上的凸缘。

9、可选地,所述第三衬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缘上的卡勾,所述卡勾用于卡在所述氢气瓶的卡环上。

10、可选地,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推杆、第二弹性件和密封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衬套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抵持在所述推杆的第一端,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衬套的所述第二端伸出用于与所述氢气瓶的充气管对接,所述推杆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压靠到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氢气通道,并且能够在朝所述第二衬套的所述第二端推动所述推杆时与所述密封件脱开以打开所述氢气通道。

11、可选地,所述推杆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推杆缺口,所述推杆缺口用于形成所述氢气通道的一部分。

12、可选地,所述转接头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一端的径向内侧用于对所述衬套组件的所述第二端进行限位。

13、根据本技术的转接头能够将氢气瓶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对接,从而可通过便携式储氢瓶随时为氢能源汽车补充氢能,减少里程焦虑。

14、根据本技术的转接头能够在充气过程中,无需人为对接氢气瓶和转接头,方便省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100)用于将氢气瓶(1)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2)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30)包括卡爪(131),所述卡爪(131)的第一端卡到所述衬套组件(120)上,所述卡爪(131)的第二端能够沿径向扩张或收缩,以在扩张时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并在收缩时卡住所述氢罐接头(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2),所述第一弹性件(132)设置在所述衬套组件(120)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套筒(110)之间,当所述衬套组件(120)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沿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当所述衬套组件(12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回复力作用下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沿径向收缩以卡住所述氢罐接头(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0)包括第一套筒段(111)和从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延伸直径逐渐增大的倾斜段(112),所述卡爪(131)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内呈径向收缩状态,当所述衬套组件(120)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能够从所述第一套筒段(111)伸出并沿着所述倾斜段(112)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120)包括第一衬套(121)以及抵靠在所述第一衬套(121)的内壁上的第二衬套(122),所述第二衬套(122)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衬套(121)的第一端伸出用于插入所述氢罐接头(2),并且所述第二衬套(122)内设置有加氢管(150),所述加氢管(150)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二衬套(122)的第一端伸出以插入所述氢罐接头(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120)还包括第三衬套(123),所述第三衬套(123)的第一端抵靠在所述第一衬套(12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衬套(123)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一衬套(121)伸出,所述第三衬套(123)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衬套(121)的第二端上的凸缘(123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衬套(12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凸缘(123a)上的卡勾(123b),所述卡勾(123b)用于卡在所述氢气瓶(1)的卡环(1a)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机构(140)包括推杆(141)、第二弹性件(142)和密封件(143),所述第二弹性件(142)的第一端抵持在所述第二衬套(122)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弹性件(142)的第二端抵持在所述推杆(141)的第一端,所述推杆(141)的第二端从所述第三衬套(123)的所述第二端伸出用于与所述氢气瓶(1)的充气管(1b)对接,所述推杆(141)能够在所述第二弹性件(142)的弹力作用下压靠到所述密封件(143)密封所述氢气通道(3),并且能够在朝所述第二衬套(122)的所述第二端推动所述推杆(141)时与所述密封件(143)脱开以打开所述氢气通道(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41)的所述第二端设置有推杆缺口(141a),所述推杆缺口(141a)用于形成所述氢气通道(3)的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0)还包括挡圈(160),所述挡圈(160)设置在所述套筒(110)的一端的径向内侧用于对所述衬套组件(120)的所述第二端进行限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头,所述转接头(100)用于将氢气瓶(1)与氢能源汽车的氢罐接头(2)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30)包括卡爪(131),所述卡爪(131)的第一端卡到所述衬套组件(120)上,所述卡爪(131)的第二端能够沿径向扩张或收缩,以在扩张时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并在收缩时卡住所述氢罐接头(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30)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32),所述第一弹性件(132)设置在所述衬套组件(120)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套筒(110)之间,当所述衬套组件(120)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沿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当所述衬套组件(12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回复力作用下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沿径向收缩以卡住所述氢罐接头(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10)包括第一套筒段(111)和从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延伸直径逐渐增大的倾斜段(112),所述卡爪(131)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内并且在所述第一套筒段(111)内呈径向收缩状态,当所述衬套组件(120)朝向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132)的方向被推动时,所述卡爪(131)能够从所述第一套筒段(111)伸出并沿着所述倾斜段(112)径向扩张以容纳所述氢罐接头(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组件(120)包括第一衬套(121)以及抵靠在所述第一衬套(121)的内壁上的第二衬套(122),所述第二衬套(122)的第一端从所述第一衬套(121)的第一端伸出用于插入所述氢罐接头(2),并且所述第二衬套(122)内设置有加氢管(15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开云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