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贵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496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方法包括将高粱附球菌培养5d后,用灭菌水冲洗转至CM液体培养基中摇培;然后采用崩溃酶和溶壁酶的混合酶解液对菌丝进行酶解、过滤、离心,即得到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再将质粒pCT74通过PEG介导,转化至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中,获得含有质粒pCT74的高粱附球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构建了一套针对该病原菌的高效快速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持续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以及稳定遗传的转化子,有助于高粱附球菌致病机制、寄主抗病机制、病原寄主互作机制、农药活性评价及农药作用机制的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具体涉及一种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附球菌属(epicoccum)隶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是一种致病性较强的菌属(chen,q.,hou,l.w.,duan,w.j.,crous,p.w.,and cai,l.2017.didymellaceaerevisited.stud.mycol.87:105-159.)。其寄主范围极其广泛,可引起玉米大小叶斑病、烟草叶斑病、水稻胡麻斑病等,同时在高粱上还可与其他病菌形成复合体引起灰霉病(chen,t.m.,xie,y.j.,sun,q.,shi,x.c.,wang,s.y.,and laborda,p.2021.first reportof epicoccumsorghinum causing leaf sheath and leaf spot on maize inchina.plant dis.105(11):3741.;yuan,g.q.,liao,t.,tan,h.w.,li,q.q.,and lin,w.2016.first report of leaf spot caused by phomasorghina on tobacco inchina.plant dis.100(8):1790;liu,l.m.,zhao,y.,zhang,y.l.,wang,l.,hou,y.x.,andhuang,s.w.2020.first report of leaf spot disease on rice caused byepicoccumsorghinum in china.plant dis.104(10):2735;oliveira,r.c.,goncalves,s.s.,oliveira,m.s.,dilkin,p.,mallmann,c.a.,freitas,r.s.,bianchi,p.,correa,b.2017.natural occurrence of tenuazonic acid and phomasorghina in braziliansorghum grains at different maturity stages.food chem.230(2017):491-496;xu,x.,li,j.j.,yang,x.l.,zhang,l.,wang,s.,shen,g.j.,hui,b.,xiao,j.l.,zhou,c.j.,wang,x.j.,zhao,j.w.,and xiang,w.s.2022.epicoccum spp.causing maize leaf spotin 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plant dis.106(12):3050-3060.)。其中,由高粱附球菌(epicoccumsorghinum)引起的茶叶斑病是本专利技术人所在课题组从贵州省独山县茶区茶树叶部病害上分离获得,该病原菌可侵染茶树新梢、嫩叶和成叶,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防控迫在眉睫(bao,x.t.,dhamasena,d.s.p.,li,d.x.,wang,s.l.,ren,y.f.,wang,d.l.,and chen,z.2019.frist report of epicoccumsorghinum causing leafspot on tea in china.plant dis.103(12):3282.)。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高粱附球菌的病原分子生物学研究仍然较为薄弱,尤其缺乏病菌分子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的报道。

2、遗传转化技术是实现基因定点突变的重要方法,利用该技术能够改变真菌的遗传物质,研究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机理。真菌遗传转化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包括电转化、农杆菌转化、基因枪转化、限制性内切酶转化、peg转化。在多种转化方法中,peg转化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所需仪器容易满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丝状真菌遗传转化(liu,z.h.and friesen,t.l.2012.polyethylene glycol(peg)-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n filamentousfungal pathogens.humana press.835:365-375.)。peg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利用高浓度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使细胞外二价阳离子如ca2+、mg2+、mn2+等和外源dna在细胞表面沉淀,寄主细胞膜透性改变后将外源dna吸收到细胞内(wu,s.p.,zhu,h.c.,liu,j.x.,yang,q.s.,shao,x.h.,bi,f.c.,hu,h.q.,chen,k.l.,and yi,g.j.2020.establishment of a peg-mediated protoplast transformation systembased on dna and crispr/cas9 ribonucleoprotein complexes for banana.bmc plantbiol.20(1):425.doi:10.1186/s12870-020-02609-8.)。

3、在peg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原生质体的数量和外源dna在高粱附球菌的转化效率至关重要。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幼嫩菌丝培养、酶解液调配、转化子筛选检测等方面解决原生质体制备和转化中的难题,建立一个针对高粱附球菌的稳定、高效、简便的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病原菌致病机制、寄主抗病机制、病原寄主互作机制、农药活性评价及农药作用机制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简便的peg介导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的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1)新鲜菌丝制备:将高粱附球菌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培养,再用灭菌水冲洗,菌悬液转至完全液体培养基摇培,然后过滤获得高粱附球菌的新鲜菌丝;

4、(2)酶解处理:以氯化钠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配置崩溃酶(drislase)和溶壁酶(lysing enzyme)的混合酶解液,将步骤(1)获得的新鲜菌丝加入酶解液中,于摇床酶解;

5、(3)原生质体收集:将步骤(2)获得的酶解液过滤,所得滤液离心。

6、步骤1)中所述cm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酵母粉6g,酶水解干酪素3g,酸水解干酪素3g,葡萄糖10g,加ddh2o定容至1l;摇培后菌丝需呈自然舒展状态,不宜结团。

7、步骤2)中所述原生质体酶解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0.5g崩溃酶和0.1g溶壁酶加入到0.7mol/l的氯化钠稳渗剂中,搅拌均匀。

8、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M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酵母粉6g,酶水解干酪素3g,酸水解干酪素3g,葡萄糖10g,加ddH2O定容至1L;摇培后菌丝需呈自然舒展状态,不宜结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原生质体酶解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0.5g崩溃酶和0.1g溶壁酶加入到0.7mol/L的氯化钠稳渗剂中,搅拌均匀。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TC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聚乙二醇4000(PEG4000)60g溶于STC缓冲液中,定容至100mL,65℃水浴锅加热完全溶解后,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RM再生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酵母1g,酶水解干酪素1g,274g蔗糖,16g琼脂,加ddH2O定容至1L。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继代筛选培养基为含潮霉素的PDA培养基。

8.一种如权利要求4-7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筛选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对高粱附球菌遗传转化子进行PCR检测的步骤;其中,根据转入到高粱附球菌基因组中的外源质粒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yg)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序列,分别设计Hyg和GFP片段的特异性引物验证阳性遗传转化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R检测使用的引物序列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cm培养基按照如下方法制备:酵母粉6g,酶水解干酪素3g,酸水解干酪素3g,葡萄糖10g,加ddh2o定容至1l;摇培后菌丝需呈自然舒展状态,不宜结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原生质体酶解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0.5g崩溃酶和0.1g溶壁酶加入到0.7mol/l的氯化钠稳渗剂中,搅拌均匀。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高粱附球菌原生质体的遗传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ptc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聚乙二醇4000(peg4000)60g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张骏宋宝安赵永田李冬雪廖康岑刘凤华谢文静潘田欣宜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