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及配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741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包括气门传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均包括气门;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均具有摇臂套筒;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各设有两组,进气门摇臂套筒和排气门摇臂套筒上分别设有两杠杆臂和一接触支臂,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四杠杆臂与锁夹座一一对应设置,四杠杆臂分别与对应的锁夹座抵接,凸轮轴上设有与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接触支臂一一对应的凸轮,凸轮轴一端设有气门正时链轮,以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使得凸轮与接触支臂接触,以带动气门往复移动。本技术能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及配气装置


技术介绍

1、发动机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基本机构之一,其主要包括气门组(气门、摇臂和气门弹簧等)和气门驱动组(凸轮轴、正时齿轮、凸轮轴信号盘、挺柱和推杆等),发动机配气机构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点火顺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中排出,在压缩与作功行程中,关闭气门保证燃烧室的密封。

2、传统的发动机配气机构只有两气门(一进气门和一排气门),但是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不高,使得发动机的功率较低,为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三气门(两进气门和一排气门)和四气门(两进气门和两排气门)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现有的四气门配气机构的气门间距较小,充气效率仍具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及配气装置,本技术能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包括气门传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均包括气门,气门由气门盘部和气门杆构成,气门盘部设置在气门杆一端,气门杆另一端套设有气门弹簧,并在气门弹簧两端对应的气门杆上分别设有锁夹座和弹簧座圈,且锁夹座位于远离气门盘部一端。

4、所述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所述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均具有摇臂套筒且均通过摇臂套筒分别套设在进气门摇臂轴和排气门摇臂轴上,进气门摇臂轴和排气门摇臂轴平行并排设置且均和凸轮轴平行。

5、所述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各设有两组,进气门摇臂套筒和排气门摇臂套筒上分别设有两杠杆臂和一接触支臂,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四杠杆臂与锁夹座一一对应设置,四杠杆臂分别与对应的锁夹座抵接,所述凸轮轴上设有与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接触支臂一一对应的凸轮,所述凸轮轴一端设有气门正时链轮,以带动凸轮轴转动,从而使得凸轮与接触支臂接触,以带动气门往复移动。

6、进一步地,四杠杆臂上分别设有与四锁夹座一一对应的通孔,并在每个通孔处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端插入通孔并与对应的锁夹座抵接。

7、进一步地,两进气门和两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距均大于等于26 mm。

8、进一步地,进气门和排气门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6~45°。

9、进一步地,沿进气门摇臂套筒轴向设有横筋,横筋与两进气门杠杆臂相交设置,且在横筋一端设有竖筋,所述竖筋设在进气门摇臂套筒上且朝向进气门杠杆臂一侧,从而在进气门摇臂套筒上形成凹角,在凹角对应的进气门摇臂套筒上设有油孔。

10、进一步地,排气门摇臂上的两杠杆臂向凸轮轴方向延伸,以在排气门摇臂套筒上形成延伸筋,两延伸筋夹角对应的排气门摇臂套筒上设有油孔。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装置,包括火花塞,还包括前面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所述火花塞和气门正时链轮分别位于凸轮轴两端,所述火花塞倾斜设置且火花塞工作端位于两进气门盘部和两排气门盘部围成的四边形的中心。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通过进气门摇臂带动两进气门启闭,通过排气门摇臂带动两排气门启闭,如此,能使得两进气门和两排气门的中心距具有较大的尺寸,从而有利于增大进气门盘部和排气门盘部的盘径,进而更利于进气,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同时这样也利于采用厚度较大的进气门座圈和排气门座圈,保证气门座圈强度。

14、2、本实用型通过在进气门摇臂套筒上设置横筋和竖筋,有利于提高进气门摇臂的结构强度及刚度达到降低配气机构噪音的作用,同时将油孔设置在横筋和竖筋形成的凹角处,能起到兜油的作用,从而保证机油顺利从油孔进入进气门摇臂轴孔内,起到润滑作用。

15、同时,通过在排气门摇臂套筒上设置延伸筋,有利于提高排气门摇臂的结构强度及刚度达到降低配气机构噪音的作用,同时在延伸筋的夹角处设置油孔,延伸筋能起到兜油作用,保证机油从油孔进入排气门摇臂轴孔内,起到润滑作用。

16、3、本技术中进气门和排气门的中心轴线夹角为36~45°,使得进气门和排气门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从而利于有足够的空间将火花塞布置到气缸头的中间,保证发动机点火,提高发动机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门传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均包括气门,气门由气门盘部和气门杆构成,气门盘部设置在气门杆一端,气门杆另一端套设有气门弹簧,并在气门弹簧两端对应的气门杆上分别设有锁夹座和弹簧座圈,且锁夹座位于远离气门盘部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杠杆臂上分别设有与四锁夹座一一对应的通孔,并在每个通孔处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端插入通孔并与对应的锁夹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两进气门和两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距均大于等于26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气门和排气门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6~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沿进气门摇臂套筒轴向设有横筋,横筋与两进气门杠杆臂相交设置,且在横筋一端设有竖筋,所述竖筋设在进气门摇臂套筒上且朝向进气门杠杆臂一侧,从而在进气门摇臂套筒上形成凹角,在凹角对应的进气门摇臂套筒上设有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排气门摇臂上的两杠杆臂向凸轮轴方向延伸,以在排气门摇臂套筒上形成延伸筋,两延伸筋夹角对应的排气门摇臂套筒上设有油孔。

7.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装置,包括火花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所述火花塞和气门正时链轮分别位于凸轮轴两端,所述火花塞倾斜设置且火花塞工作端位于两进气门盘部和两排气门盘部围成的四边形的中心。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门传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进气门组和排气门组均包括气门,气门由气门盘部和气门杆构成,气门盘部设置在气门杆一端,气门杆另一端套设有气门弹簧,并在气门弹簧两端对应的气门杆上分别设有锁夹座和弹簧座圈,且锁夹座位于远离气门盘部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四杠杆臂上分别设有与四锁夹座一一对应的通孔,并在每个通孔处设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下端插入通孔并与对应的锁夹座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两进气门和两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距均大于等于26 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四气门配气机构,其特征在于,进气门和排气门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6~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正瑜刘凯赵学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