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614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6
本技术属于滤芯拆卸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包括支架、提升螺杆和连接螺杆,所述支架的中心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提升螺杆的直径;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一体延伸设置有套筒,所述限位块可滑动的设置在套筒的滑孔中;所述连接螺栓与油滤的中心螺孔连接。本工装通过连接螺杆与油滤中心螺孔进行连接,不会出现使用尖嘴钳夹持提拔时打滑的情况,有效保护了产品,结构简单巧妙,且不会对滤芯造成夹持损伤,同时实现保护油滤滤网和密封胶圈不被损伤;拆卸时通过反向转动提升螺杆,使油滤受力均匀,整个操作过程轻松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滤芯拆卸,尤其是涉及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1、直升机尾伺服油滤是指用于过滤尾伺服系统中的液压油的滤芯。尾伺服系统是直升机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控制和调整直升机的尾部姿态和飞行稳定性。在尾伺服系统中,液压油起着润滑、冷却和传递压力的作用,因此需要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和流畅。尾伺服油滤通过滤芯的过滤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液压油中的杂质、污染物和颗粒,确保液压油的质量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2、直升机尾伺服油滤为内嵌式油滤,装配后通过装在油滤本体上的胶圈进行密封,与油滤腔内壁配合较为紧密。在进行该油滤拆卸检查、清洗时,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使用尖嘴钳夹住油滤壳体用力拔出。

3、现有技术的客观缺点:

4、a.用尖嘴钳夹持时,由于内嵌式油滤与油滤腔内壁配合紧密,需要使用较大的握紧力矩才能拔出,因此容易导致尖嘴钳夹持时损伤油滤壳体,造成质量隐患;

5、b.在使用尖嘴钳夹持拔出油滤时,由于使用力矩不均衡,不但容易损坏油滤本体还容易导致油滤上的密封胶圈损伤,使密封失效,造成质量问题的发生;

6、c.在拔出油滤的操作过程中,因现有工装难以一次性操作成功,需要多次反复操作,使质量问题发生的概率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包括支架、提升螺杆和连接螺杆,所述支架的中心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一体延伸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滑孔,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滑孔中滑动,所述套筒的上端面可拆卸的设置有环形的压盖组件,所述压盖组件用于限制限位块滑出滑孔;所述连接螺栓与油滤的中心螺孔连接。

4、可选的,所述提升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手柄。

5、可选的,所述支架设置为“凹”形状,支架的中心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

6、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提升螺杆的直径、且限位块的直径和滑孔的内径相同。

7、可选的,所述压盖组件和滑孔螺纹连接。

8、可选的,所述压盖组件为两瓣式分体式设置,包括环形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一,第二盖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二;所述套筒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分别铰接在安装槽中;所述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旋转后相互贴合并压紧套筒的上端面设置。

9、可选的,所述限位块上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和螺纹孔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块一,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上端面设置有l形的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二能够旋转压紧限位块一设置。

11、可选的,所述限位二的上端面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底端顶紧限位块一的上端面设置。

12、可选的,所述限位二的上端面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内设置有通孔,并于通孔中依次设置有弹簧和滑块,所述滑块末端设置为弧形状,所述限位块一的上端面设置卡接槽,所述滑块的弧形端能够卡入卡接槽中设置。

13、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4、一、本工装在拆卸油滤的过程中,连接螺杆通过螺纹与油滤中心螺孔进行连接,不会出现使用尖嘴钳夹持提拔时打滑的情况,有效保护了产品,该种连接方式,依托滤芯上自带的螺纹孔进行连接,结构简单巧妙,且不会对滤芯造成夹持损伤。本拆卸装置还通过支架,使油滤在拆卸过程中保持平衡,同时实现保护油滤滤网和密封胶圈不被损伤;拆卸时通过反向转动提升螺杆,使油滤受力均匀,整个操作过程轻松便捷。

15、二、该工装主要考虑尾伺服机构内嵌式油滤的拆卸工作,借助油滤自带的螺纹孔进行拆装,该工装也可广泛运用于其他类似助力器等内嵌式油滤的拆卸工作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提升螺杆和连接螺杆,所述支架的中心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一体延伸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滑孔,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滑孔中滑动,所述套筒的上端面可拆卸的设置有环形的压盖组件,所述压盖组件用于限制限位块滑出滑孔;所述连接螺杆与油滤的中心螺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为“凹”形状,支架的中心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提升螺杆的直径、且限位块的直径和滑孔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组件和滑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组件为两瓣式分体式设置,包括环形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一,第二盖体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二;所述套筒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两个安装槽,所述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分别铰接在安装槽中;所述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旋转后相互贴合并压紧套筒的上端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上端设置有螺纹杆,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和螺纹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两侧上端面设置有限位块一,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上端面设置有L形的限位块二,所述限位块二能够旋转压紧限位块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二的上端面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底端顶紧限位块一的上端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二的上端面设置有锁紧螺钉,所述锁紧螺钉内设置有通孔,并于通孔中依次设置有弹簧和滑块,所述滑块末端设置为弧形状,所述限位块一的上端面设置卡接槽,所述滑块的弧形端能够卡入卡接槽中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提升螺杆和连接螺杆,所述支架的中心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所述提升螺杆的底端设置有环形的限位块,所述连接螺杆的上端一体延伸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设置有滑孔,所述限位块能够在滑孔中滑动,所述套筒的上端面可拆卸的设置有环形的压盖组件,所述压盖组件用于限制限位块滑出滑孔;所述连接螺杆与油滤的中心螺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螺杆的上端固定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为“凹”形状,支架的中心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和提升螺杆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直径大于提升螺杆的直径、且限位块的直径和滑孔的内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组件和滑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伺服油滤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组件为两瓣式分体式设置,包括环形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凯王庆磊秦亮马毅张必鹏张瑞龙陈春源卞亮刘芳明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营锦江机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