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4157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3
本技术属于婴儿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包括车架,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以及推杆,前轮架和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推杆上设置有转动座,转动座设置在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之间,且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齿轮件,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齿轮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第一齿轮部滑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槽中;转动座上设置有穿孔,第二齿轮部穿过所述穿孔并与第二定位槽,且穿孔中设置有与第一齿轮部适配的固定槽;后轮架上活动设置有控制件,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且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折叠婴儿推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婴儿推车,特别涉及一种折叠婴儿推车


技术介绍

1、婴儿推车是婴儿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为了方便婴儿推车的储藏收纳,婴儿推车大都可以进行折叠。

2、常见的婴儿推车大都包括前轮架、后轮架以及推杆,且为使婴儿推车折叠后更加紧凑,前轮架、后轮架以及推杆的转动轴大都同轴设置,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920062039.4公开的一种折叠童车,其包括童车主体,童车主体包括:前脚组,前脚组通过下折叠关节与后脚组、把手组连接,下折叠关节通过座位枢接部连接上折叠关节,上折叠关节上连接有脚踏组、扶手组、靠背组,下折叠关节包括:设置在前脚组上的前脚枢接部、及设置在把手组上的把手枢接部、及设置在后脚组上的后脚枢接部,前脚枢接部与把手枢接部之间设有弹性驱动齿轮,弹性驱动齿轮与前脚枢接部之间设有前脚关节齿轮,弹性驱动齿轮上设有带动前脚关节齿轮向把手枢接部进行轴向移动的驱动齿,把手组上设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通过伸缩拉线与弹性驱动齿轮连接;下折叠关节上设有下折叠复位机构,下折叠复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把手枢接部与后脚枢接部之间的后脚关节齿轮,后脚关节齿轮与后脚枢接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元件。

3、但是该结构中前脚关节齿轮和后脚关节齿轮分别设置在把手枢接部两侧,不方便生产安装,且该结构中前脚关节齿轮和后脚关节齿轮厚度较小,使用过程中容易偏斜从而影响婴儿推车的展开和折叠,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组装且方便使用者使用的折叠婴儿推车。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坐垫以及车轮,车架包括前轮架、后轮架以及推杆,前轮架和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前轮架和后轮架上分别设置有车轮,推杆上设置有与前架连接座或后架连接座转动连接的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在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之间,且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和齿轮件,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齿轮件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适配的第一齿轮部和第二齿轮部,第一齿轮部滑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槽中;

4、所述转动座上设置有穿孔,第二齿轮部穿过所述穿孔并与第二定位槽,且穿孔中设置有与第一齿轮部适配的固定槽;使用时,弹性件驱动齿轮件复位使第一齿轮部与第一定位槽和固定槽配合,并使第二齿轮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从而使前架连接座、转动座和后架连接座相对固定;

5、后轮架上活动设置有控制件,控制件可驱动第一齿轮部与固定槽脱离,并使第二齿轮部与第二定位槽脱离,从而使前架连接座、转动座和后架连接座相对转动,实现车架的相对折叠。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孔为圆孔,齿轮件上设置有铰接部,铰接部与穿孔配合使前架连接座与转动座转动连接。

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部的侧壁与第二齿轮部的周侧重合;控制件驱动第二齿轮部与第二定位槽脱离后第一齿轮部穿入所述穿孔中,前架连接座可通过第一齿轮部侧壁与齿轮件相对转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部一侧形成台阶面,固定槽一侧设置有抵紧壁,弹性件驱动台阶面抵紧在所述抵紧壁上。

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轮架和后轮架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前轮架和后轮架相对展开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对展开并与前轮架和后轮架组成三角形结构,从而限制前轮架和后轮架的转动角度。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杆上设置有限位部;前轮架和后轮架相对折叠时,限位部位于第一连杆一侧并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仅可单向转动。

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穿孔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凸起和第二铰接凸起,第一铰接凸起与第一铰接槽转动连接,第二铰接凸起与第二铰接槽转动连接。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件上设置有转动孔,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中分别设置有与转动孔适配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分别与铰接孔两端配合,齿轮件可沿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的轴向滑动,且紧固件穿过转动孔并使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转动连接。

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轮件中设置有收纳槽,弹性件一端穿设在收纳槽中,弹性件另一端从收纳槽中穿出并抵靠在第一定位槽中;控制件可驱动第一齿轮部与固定槽脱离后,弹性件收纳在所述收纳槽中。

14、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5、1、本技术中齿轮件分别与前架连接座、后架连接座以及转动座连接,减少了零部件的种类,且该结构中齿轮件贯穿转动座并分别与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连接,使用过程中齿轮件始终与转动座和前架连接座配合,有利于齿轮件的稳定运动,避免齿轮件偏斜影响齿轮件的运动,方便婴儿推车的展开或折叠。

16、2、本技术中圆孔与铰接部的设置便于前架连接座与转动座的稳定转动,方便婴儿推车的展开或折叠;由于前架连接座可通过第一齿轮部侧壁与齿轮件相对转动,避免控制件控制齿轮件运动后齿轮件与穿孔相互干涉,且有利于前架连接座与转动座的稳定转动。

17、3、本技术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可与前轮架和后轮架组成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前轮架与后轮架的稳定展开,避免前轮架和后轮架转动角度过大导致前架连接座、后架连接座与转动座损坏;限位部的设置限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转动方向,使折叠婴儿推车每次展开和折叠过程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方向相同,避免折叠过程中物品干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相对转动。

18、4、本技术中第一铰接槽、第二铰接槽、第一铰接凸起和第二铰接凸起的设置有利于前架连接座、后架连接座与转动座的稳定转动,便于婴儿推车的展开与折叠;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与转动孔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前架连接座和后架连接座稳定转动,还有利于齿轮件的稳定滑动,方便婴儿推车的展开或折叠。

19、5、本技术中收纳槽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弹性件的稳定安装,还有利于减小前架连接座、后架连接座与转动座连接位置的厚度,从而减小婴儿推车的整体宽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坐垫以及车轮(4),车架包括前轮架(1)、后轮架(2)以及推杆(3),前轮架(1)和后轮架(2)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前轮架(1)和后轮架(2)上分别设置有车轮(4),推杆(3)上设置有与前架连接座(11)或后架连接座(21)转动连接的转动座(3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1)设置在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之间,且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1)和齿轮件(6),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211),齿轮件(6)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211)适配的第一齿轮部(61)和第二齿轮部(63),第一齿轮部(61)滑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槽(1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11)为圆孔,齿轮件(6)上设置有铰接部(62),铰接部(62)与穿孔(311)配合使前架连接座(11)与转动座(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62)的侧壁与第二齿轮部(63)的周侧重合;控制件(7)驱动第二齿轮部(63)与第二定位槽(211)脱离后第一齿轮部(61)穿入所述穿孔(311)中,前架连接座(11)可通过第一齿轮部(61)侧壁与齿轮件(6)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部(61)一侧形成台阶面(66),固定槽(312)一侧设置有抵紧壁(313),弹性件(81)驱动台阶面(66)抵紧在所述抵紧壁(3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1)和后轮架(2)上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第一连杆(51)与第二连杆(52)转动连接;前轮架(1)和后轮架(2)相对展开时,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相对展开并与前轮架(1)和后轮架(2)组成三角形结构,从而限制前轮架(1)和后轮架(2)的转动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52)上设置有限位部(521);前轮架(1)和后轮架(2)相对折叠时,限位部(521)位于第一连杆(51)一侧并使第一连杆(51)与第二连杆(52)仅可单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1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槽(314)和第二铰接槽(315),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铰接凸起(113)和第二铰接凸起(213),第一铰接凸起(113)与第一铰接槽(314)转动连接,第二铰接凸起(213)与第二铰接槽(315)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6)上设置有转动孔(65),第一定位槽(111)与第二定位槽(211)中分别设置有与转动孔(65)适配的第一铰接杆(112)和第二铰接杆(212);第一铰接杆(112)和第二铰接杆(212)分别与铰接孔两端配合,且紧固件(8)穿过转动孔(65)并使第一铰接杆(112)和第二铰接杆(212)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8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6)中设置有收纳槽(64),弹性件(81)一端穿设在收纳槽(64)中,弹性件(81)另一端从收纳槽(64)中穿出并抵靠在第一定位槽(111)中;控制件(7)可驱动第一齿轮部(61)与固定槽(312)脱离后,弹性件(81)收纳在所述收纳槽(64)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坐垫以及车轮(4),车架包括前轮架(1)、后轮架(2)以及推杆(3),前轮架(1)和后轮架(2)上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的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前轮架(1)和后轮架(2)上分别设置有车轮(4),推杆(3)上设置有与前架连接座(11)或后架连接座(21)转动连接的转动座(31),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31)设置在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之间,且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81)和齿轮件(6),前架连接座(11)和后架连接座(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211),齿轮件(6)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定位槽(111)和第二定位槽(211)适配的第一齿轮部(61)和第二齿轮部(63),第一齿轮部(61)滑动设置在第一定位槽(1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311)为圆孔,齿轮件(6)上设置有铰接部(62),铰接部(62)与穿孔(311)配合使前架连接座(11)与转动座(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62)的侧壁与第二齿轮部(63)的周侧重合;控制件(7)驱动第二齿轮部(63)与第二定位槽(211)脱离后第一齿轮部(61)穿入所述穿孔(311)中,前架连接座(11)可通过第一齿轮部(61)侧壁与齿轮件(6)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部(61)一侧形成台阶面(66),固定槽(312)一侧设置有抵紧壁(313),弹性件(81)驱动台阶面(66)抵紧在所述抵紧壁(3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折叠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架(1)和后轮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余剑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鑫灿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