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模具,尤其涉及一种零件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锻造模具通过上下模具叠合进行锻造,容易产生模具错位影响锻造精度,因此出现了锻造精度高的锻造模具。
2、申请号为202122435861 .0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驱动齿轮锻造模具,包括上模具、模具升降杆、下模具和模具定位组件,上模具包括上模具本体、于上模具本体上设置的锻造滑槽、于锻造滑槽与上模具本体滑动连接的锻造升降杆以及与锻造升降杆固定连接的锻造冲头,下模具位于上模具本体下方,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置有模具升降杆,下模具具有模具槽,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板和定位槽,定位板与上模具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上模具本体一侧,定位板具有两个定位杆,两个定位杆位于定位板两侧,定位槽与下模具固定连接,定位槽具有两个定位孔,两个定位孔位于定位槽两侧,定位杆位于定位孔内。
3、该专利通过模具升降杆驱使定位杆插入定位孔内,叠合定位板和定位槽,随后驱使锻造冲头升降进行锻造,避免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合模以及锻造过程中产生偏差,从而解决零件锻造精度低的问题。
4、但是在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2)、于下模具(2)上方升降设置的上模具(3)以及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的锻造零件的锻造组件,其特征在于:锻造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下模具(2)上用于放置原料(1)的下模芯(4)、在上模具(3)上设置的往复升降于下模芯(4)正上方且下降时锻造原料(1)的上模芯(5)以及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的当上模具(3)下降过程中驱使原料(1)中心定位并吸附于下模芯(4)上的定位吸附结构,定位吸附结构包括于下模具(2)上水平移动设置的可同步靠近将原料(1)中心定位夹持或相互远离与原料(1)脱离的夹持部(7)、于下模具(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锻造模具,包括下模具(2)、于下模具(2)上方升降设置的上模具(3)以及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的锻造零件的锻造组件,其特征在于:锻造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下模具(2)上用于放置原料(1)的下模芯(4)、在上模具(3)上设置的往复升降于下模芯(4)正上方且下降时锻造原料(1)的上模芯(5)以及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的当上模具(3)下降过程中驱使原料(1)中心定位并吸附于下模芯(4)上的定位吸附结构,定位吸附结构包括于下模具(2)上水平移动设置的可同步靠近将原料(1)中心定位夹持或相互远离与原料(1)脱离的夹持部(7)、于下模具(2)内竖直转动设置的转轴(9)、于转轴(9)外环壁上凹设的环槽(15)、于环槽(15)内设置的与转轴(9)同心且转动配合的转动环(16)、一端与转动环(16)连接且另一端与夹持部(7)连接的钢绳(17)、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当上模具(3)下降时驱使转轴(9)正向转动收卷钢绳(17)控制夹持部(7)同步靠近的控制结构以及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当原料(1)中心定位夹持后随上模具(3)继续下降控制原料(1)负压吸附在下模芯(4)上且使控制结构失效的负压吸附切换结构,下模具(2)和夹持部(7)之间设置有当控制结构失效后驱使夹持部(7)相互远离复位的第一弹性复位件(8),当上模具(3)上升时负压吸附切换结构解除负压吸附,下模具(2)内设置有当负压吸附切换结构解除负压后驱使控制结构生效的生效结构,当控制结构生效后随着上模具(3)的继续上升,控制结构控制转轴(9)反向转动,转轴(9)和转动环(16)之间设置有当转轴(9)相对于转动环(16)正向转动时控制转轴(9)和转动环(16)同步转动驱使夹持部(7)同步靠近或当转轴(9)相对于转动环(16)反向转动时保持夹持部(7)静止的单向驱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包括于转轴(9)远离上模具(3)的一侧向上凹设的凹槽(10)、一端插入凹槽(10)内另一端位于凹槽(10)外部且与下模具(2)密封转动配合的与转轴(9)同心的驱动轴(11)、于凹槽(10)内环壁上绕驱动轴(11)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个配合槽(12)、于驱动轴(11)外环壁上凹设的伸缩槽(13)、于伸缩槽(13)内密封伸缩设置的局部伸出时插入配合槽(12)内控制驱动轴(11)和转轴(9)同步转动或缩回时与转轴(9)脱离的连接块(14)以及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当上模具(3)下降时控制驱动轴(11)正向转动或当上模具(3)上升时控制驱动轴(11)反向转动的转动结构,连接块(14)缩回受控于负压吸附切换结构,连接块(14)局部伸出受控于生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转动结构包括于下模具(2)上凹设的升降槽(23)、于升降槽(23)内竖直升降设置的驱动板(24)、于驱动板(24)侧壁上固定设置的齿条(25)、于下模具(2)内转动设置的与齿条(25)啮合的驱动齿轮(26)、于驱动轴(11)上同心固定设置的从动齿轮(27)以及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当驱动齿轮(26)转动时控制从动齿轮(27)转动的齿轮组(28),驱动板(24)的下降受控于上模具(3)的下降,升降槽(23)和驱动板(24)之间设置有当驱动板(24)上的压力消失后控制驱动板(24)上升复位的第四弹性复位件(2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负压吸附切换结构包括于下模芯(4)中心竖直贯穿设置的通气槽(30)、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负压腔(31)、于下模具(2)内设置的一端与负压腔(31)连通且另一端与通气槽(30)远离原料(1)的一端密封连通的负压气道(32)、于负压腔(31)内密封往复移动设置的当原料(1)挡住通气槽(30)时远离负压气道(32)移动形成负压吸附或靠近负压气道(32)移动解除吸附的负压密封件(34)以及于上模具(3)和下模具(2)之间设置的当夹持部(7)夹持原料(1)后控制负压密封件(34)移动的移动结构、移动结构受控于上模具(3)的升降,下模具(2)内设置有一端与负压气道(32)密封连通且另一端穿过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