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系统热端组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343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包括进气锥、进气管以及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进气锥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的锥体,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的外翻边部,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一管体焊接固定,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二管体焊接固定,所述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有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的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以有效降低所述进气锥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所述进气锥由于受热导致的热塑性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属于发动机尾气后处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的进气锥的外侧包有隔热罩和隔热棉,这导致进气锥的温度较高,因此在其折弯区域容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应变,寿命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能够有效降低其由于受热导致的热塑性变形。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包括进气锥、进气管以及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进气锥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的锥体,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的外翻边部,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一管体焊接固定,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二管体焊接固定,所述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

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进气管三者至少部分重叠。

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外翻边部与所述锥体之间的空间。

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包括填充在所述空间中的隔热材料。

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材料为隔热棉。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翻边部的外缘与所述锥体的内表面不接触。

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有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的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以有效降低所述进气锥的温度,从而有效降低所述进气锥由于受热导致的热塑性变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锥、进气管以及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进气锥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的锥体,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的外翻边部,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一管体焊接固定,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二管体焊接固定,所述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进气管三者至少部分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外翻边部与所述锥体之间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包括填充在所述空间中的隔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材料为隔热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部的外缘与所述锥体的内表面不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锥、进气管以及隔热过渡连接管,所述进气锥包括第一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管体相连的锥体,所述隔热过渡连接管包括第二管体以及与所述第二管体相连的外翻边部,所述第二管体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一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一管体焊接固定,所述进气管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管体中且与所述第二管体焊接固定,所述外翻边部至少部分延伸入所述锥体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系统热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以及所述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光曹荣勇宣琪馨
申请(专利权)人:天纳克富晟长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