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墙和拣选工作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3422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公开涉及一种播种墙和拣选工作站,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记为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支架的第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被构造为用于放置至少一个容器;在所述支架的第二侧设置有缓存部,所述缓存部被构造为与承载部过渡连接;位于承载部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当订单容器被填满后,工作人员无需立即将满存的容器搬运至其他位置,而可以直接将容器推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这样就可以在缓存了一定量的容器后再统一搬运这些满存容器,工作人员无需额外花费时间一趟趟地搬运搬运容器,而是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剩余的拣选播种工作,提升了播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物流仓储,具体涉及一种播种墙;本公开还涉及一种拣选工作站。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拣选系统中,拣选员在拣选货架和播种墙之间走动,以取出拣选货架上的目标拣选库位上的目标货物并走到播种墙上的目标播种库位,再将目标货物投递至目标订单容器内。在订单容器被填满后,需要进行更换容器的操作,满存的容器需要一对一的搬运到附近空旷区域,以便于后续的打包与运输,来回搬运满存容器的路程及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播种工作的效率。如何提升播种效率,并节约搬运满存容器的时间,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播种墙和拣选工作站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播种墙,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相对两侧分别记为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支架的第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承载部,所述承载部被构造为用于放置至少一个容器;在所述支架的第二侧设置有缓存部,所述缓存部被构造为与承载部过渡连接;位于承载部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

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被构造为由与缓存部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容器被构造为倾斜放置在所述承载部上。

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部被构造为在水平面上延伸。

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部被构造为由与承载部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以使所述缓存部、承载部呈角度设置。

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部、承载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至15°。

7、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存部与承载部连接的位置被构造为弧形面。

8、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设置有至少两层,由上至下至少分别记为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包括承载板以及位于承载板外侧边缘的止挡组件;所述容器放置在承载板上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止挡组件上。

9、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中,止挡组件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灯条,向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一承载部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所述第二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二承载部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10、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组件包括设置在承载板边缘且与所述承载板呈角度布置的止挡面板;所述止挡面板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灯条被构造为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止挡面板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隔离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灯条被构造为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11、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面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被配置为大于所述承载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止挡面板向上伸出的部分与所述承载板之间设置有止挡面。

1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中,止挡组件的端面上设置有确认按钮,所述确认按钮被构造为当物品投入容器并按下后发出确认信号。

13、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认按钮上设置有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上具有点亮区和信息显示区;所述点亮区位于显示屏幕上方时被配置为指引第一承载部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所述点亮区位于显示屏幕下方时被配置为指引第二承载部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1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点亮区的显示面积大于所述信息显示区的显示面积。

15、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分别被构造为沿水平方向放置至少两个容器;所述第一承载部上的显示屏幕设置有至少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承载部上与每列容器对应的位置。

16、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设置有至少两层,位于底层的承载部被构造为用于放置待补充的空容器;位于底层承载部上方的承载部上被构造为用于存放订单容器;位于承载部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位于底层承载部上的空容器被配置为补充到其上方的承载部上。

17、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拣选工作站,包括:

18、载具停靠区,所述载具停靠区具有取放侧,且被构造为停靠载具;

19、播种区,所述播种区设置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播种墙。

20、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播种墙的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承载部和缓存部,并使位于承载部上的容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从而提升了播种的效率。当订单容器被填满后,工作人员无需立即将满存的容器搬运至其他位置,而可以直接将容器推动至缓存部上进行缓存。这样就可以在缓存了一定量的容器后再统一搬运这些满存容器,工作人员无需额外花费时间一趟趟地搬运搬运容器,而是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聚焦在剩余的拣选播种工作,提升了播种效率。

2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相对两侧分别记为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支架(21)的第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承载部(22),所述承载部(22)被构造为用于放置至少一个容器;在所述支架(21)的第二侧设置有缓存部(23),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与承载部(22)过渡连接;位于承载部(22)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23)上进行缓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被构造为由与缓存部(23)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容器被构造为倾斜放置在所述承载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在水平面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由与承载部(22)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以使所述缓存部(23)、承载部(22)呈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承载部(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至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与承载部(22)连接的位置被构造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设置有至少两层,由上至下至少分别记为第一承载部(221)、第二承载部(222);所述第一承载部(221)、第二承载部(222)包括承载板(24)以及位于承载板(24)外侧边缘的止挡组件(25);所述容器放置在承载板(24)上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止挡组件(2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21)中,止挡组件(25)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灯条,向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一承载部(221)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所述第二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二承载部(222)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25)包括设置在承载板(24)边缘且与所述承载板(24)呈角度布置的止挡面板(253);所述止挡面板(253)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容纳腔(251),所述第一灯条被构造为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251)中;所述止挡面板(253)向下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251)隔离的第二容纳腔(252),所述第二灯条被构造为安装在所述第二容纳腔(252)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板(25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被配置为大于所述承载板(24)的倾斜角度;所述止挡面板(253)向上伸出的部分与所述承载板(24)之间设置有止挡面(254)。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21)中,止挡组件(25)的端面上设置有确认按钮(26),所述确认按钮(26)被构造为当物品投入容器并按下后发出确认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按钮(26)上设置有显示屏幕(261),所述显示屏幕(261)上具有点亮区(2611)和信息显示区(2612);所述点亮区(2611)位于显示屏幕(261)上方时被配置为指引第一承载部(221)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所述点亮区(2611)位于显示屏幕(261)下方时被配置为指引第二承载部(222)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点亮区(2611)的显示面积大于所述信息显示区(2612)的显示面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21)、第二承载部(222)分别被构造为沿水平方向放置至少两个容器;所述第一承载部(221)上的显示屏幕(261)设置有至少两个,且设置在第一承载部(221)上与每列容器对应的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设置有至少两层,位于底层的承载部(22)被构造为用于放置待补充的空容器;位于底层承载部(22)上方的承载部(22)上被构造为用于存放订单容器;位于承载部(22)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23)上进行缓存,位于底层承载部(22)上的空容器被配置为补充到其上方的承载部(22)上。

16.一种拣选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相对两侧分别记为第一侧、第二侧;在所述支架(21)的第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层承载部(22),所述承载部(22)被构造为用于放置至少一个容器;在所述支架(21)的第二侧设置有缓存部(23),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与承载部(22)过渡连接;位于承载部(22)上的容器被配置为在外力的作用下移动至缓存部(23)上进行缓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被构造为由与缓存部(23)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所述容器被构造为倾斜放置在所述承载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在水平面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被构造为由与承载部(22)连接的位置逐渐向下倾斜延伸,以使所述缓存部(23)、承载部(22)呈角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承载部(2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至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部(23)与承载部(22)连接的位置被构造为弧形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22)设置有至少两层,由上至下至少分别记为第一承载部(221)、第二承载部(222);所述第一承载部(221)、第二承载部(222)包括承载板(24)以及位于承载板(24)外侧边缘的止挡组件(25);所述容器放置在承载板(24)上且被构造为抵接在所述止挡组件(2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221)中,止挡组件(25)向上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灯条,向下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灯条;所述第一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一承载部(221)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所述第二灯条被构造为点亮时指引第二承载部(222)上的容器作为目标容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播种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组件(25)包括设置在承载板(24)边缘且与所述承载板(24)呈角度布置的止挡面板(253);所述止挡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一凡孙伟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