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334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储油罐,储油罐底壁和两内侧壁间连接有挡油板,通过挡油板将储油罐内腔的下端分隔成两个储油腔;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两储油腔连通;储油罐设置有与两储油腔一一连通的排油口;排油口连接有封盖,封盖连接有拉杆,拉杆一端延伸入储油腔内,并转动连接有刮板,通过封盖拉动刮板,使得刮板将储油腔底部的沉淀物刮向排油口,实现对沉淀物的清理。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油罐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两储油腔连通,实现对冷却油中的碎屑或异物等进行沉淀,并通过刮板对沉淀物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碎屑或异物等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减速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减速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减速机是极其普遍的使用在各种设备中的一种部件,并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能否正常工作。减速机的润滑是否与良好对减速机的工作状态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减速机在长时间工作中产生热量导致减速机内部发热,以及部件间的磨损产生碎屑或其他异物等。

2、润滑油中的碎屑或异物等若不及时出去,则会随着润滑油进入转动部件间,则会加剧部件之间的磨损情况,从而影响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通过设置储油罐,利用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两储油腔连通,实现对冷却油中的碎屑或异物等进行沉淀,并通过刮板对沉淀物进行清理,解决了现有碎屑或异物等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减速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减速机和循环油泵,减速机和循环油泵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冷却循环回路,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连接有储油罐,且储油罐连接于循环油泵出口端和减速机进油口之间;所述储油罐底壁和两内侧壁间固定连接有挡油板,通过挡油板将储油罐内腔的下端分隔成两个储油腔,且两储油腔上端连通;所述储油罐的两侧壁分别连接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两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罐一侧壁设置有与两储油腔一一连通的排油口;所述排油口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连接有拉杆,拉杆一端延伸入储油腔内,并转动连接有刮板,用于通过封盖拉动刮板,使得刮板将储油腔底部的沉淀物刮向排油口,实现对沉淀物的清理。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罐的底壁设置有排气口。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油板一侧与储油罐内壁间连接过滤网。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位于与进油口连通的储油腔内。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连接有冷却装置。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装置位于减速机出油口与循环油泵进口端之间。

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油罐,利用挡油板将储油罐内腔分隔为两个储油腔,且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两个储油腔连通,实现对冷却油中的碎屑或异物等进行沉淀,并通过刮板对沉淀物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碎屑和异物混入冷却油的情况发生,有效的保证了减速机的使用寿命。

1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减速机(1)和循环油泵(2),减速机(1)和循环油泵(2)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3)的底壁设置有排气口(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301)一侧与储油罐(3)内壁间连接过滤网(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306)位于与进油口(302)连通的储油腔(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回路中连接有冷却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5)位于减速机(1)出油口与循环油泵(2)进口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包括减速机(1)和循环油泵(2),减速机(1)和循环油泵(2)通过管道连通,并形成冷却循环回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3)的底壁设置有排气口(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减速机冷却油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301)一侧与储油罐(3)内壁间连接过滤网(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沃承立李天峰潘佳敏徐先宇廖苏兰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瑞嘉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