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车辆座椅调节,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两门轿车(例如两门四座的非敞篷跑车)作为一种集性能与舒适于一身的车型,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用户在使用两门轿车的过程中,后排乘客的上下车便利性一直是车企面临的挑战。
2、基于两门轿车的设计,后排乘客上下车时通常需要手动操作车辆的机械部件从而将前排座椅向前翻折以腾出上下车空间。手动操作车辆前排座椅不仅步骤繁琐,而且容易因为误操作导致头枕顶住或损坏车辆遮阳板的化妆镜等部件,给乘客和车辆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存在前排座椅调节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自动调节车辆前排座椅,提高了前排座椅的调节效率、后排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用户的用车体验。
2、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遮阳板打开的状态下,所述车辆遮阳板朝向所述前排座椅的一面为车辆遮阳板的后端,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另一面为车辆遮阳板的前端;所述第一预设过渡点位于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后端,所述第二预设过渡点位于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A1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向靠近车辆底盘的方向移动第一时长,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向远离后排座椅的方向翻折第二时长和移动第三时长,从而使所述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辆遮阳板打开的状态下,所述车辆遮阳板朝向所述前排座椅的一面为车辆遮阳板的后端,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另一面为车辆遮阳板的前端;所述第一预设过渡点位于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后端,所述第二预设过渡点位于所述车辆遮阳板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a1进一步包括: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向靠近车辆底盘的方向移动第一时长,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向远离后排座椅的方向翻折第二时长和移动第三时长,从而使所述前排座椅运动至所述第一预设过渡点;其中,所述第二时长等于所述第三时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长包括第二延迟启动时长和第二运转工作时长,所述第二延迟启动时长用于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停止翻折动作,所述第二运转工作时长用于控制所述前排座椅执行翻折动作;所述第三时长包括第三延迟启动时长和第三运转工作时长,所述第三延迟启动时长用于控制所述前排座椅停止移动动作,所述第三运转工作时长用于控制所述前排座椅执行移动动作;其中,所述第二运转工作时长和所述第三运转工作时长相等或者不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排座椅的自动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a2中,从所述第一预设过渡点开始继续控制所述前排座椅运动至预设第一行程终点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预设过渡点开始继续控制所述前排座椅以最快速度向远离所述后排座椅的方向翻折和移动,从而使所述前排座椅运动至所述预设第一行程终点。
6.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锡庆,王晓宁,堵炜,杭磊,卢若振,
申请(专利权)人: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