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繁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95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0
本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黑水虻繁育系统;仓体通过隔板分隔成羽化间及繁育间;黑水虻虫蛹在羽化间羽化后,黑水虻成虫在繁育间交配后产卵;隔板设置有多个窗口,羽化后的黑水虻成虫通过窗口从羽化间进入繁育间;环控装置与控制柜电连接,控制柜至少用于控制环控装置以调控仓体内的温度、湿度和照明。通过集装箱式的仓体或装配式建筑方便实现黑水虻繁育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并可根据实际需求以标准模块为单位灵活配置;并在仓体配置环控装置,方便调控温度、湿度和照明等环境参数,能够大大提升繁育效率。所提出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可独立于外部环境运行,如可在无日光、极端天气下稳定维持黑水虻成虫的交配产卵、黑水虻虫蛹的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养殖,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水虻繁育系统


技术介绍

1、黑水虻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具有重要用途。

2、现有技术中,黑水虻的大规模饲养主要是通过传统的阳光房,通过简易的塑料大棚进行养殖,传统的阳光房的环境控制能力较差,不便控制照度、温度、湿度、换气频次,养殖产量不高。

3、传统的黑水虻繁育方法大多采用阳光房产卵模式,即在一个透明大棚内用绿色纱网设置多个隔间,在每个隔间内悬挂多列人工树叶或黄色布条等并在其下放置诱导产卵装置。传统阳光房的配置差异可以很大、不好量化,并且繁育流程大多根据操作工人的经验(包括对环境的主观判断等),进而导致其繁育流程难以标准化,最终致使虫卵不能连续稳定地供应黑水虻幼虫的规模化饲养。并且,黑水虻成虫的交配和产卵受环境因素影响非常大,传统阳光房缺少环境控制能力,无法在阴天以及低温天气保障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率。

4、因此,寻找适配的黑水虻繁育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水虻繁育系统,能够提升黑水虻繁育效率。

2、本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繁育系统,包括:仓体、隔板、环控装置及控制柜;

3、所述仓体通过所述隔板分隔成羽化间及繁育间;黑水虻虫蛹在所述羽化间进行羽化,黑水虻成虫通过所述繁育间进行交配和产卵;

4、所述隔板设置有多个窗口,完成羽化的黑水虻通过所述窗口从所述羽化间进入所述繁育间;

5、所述环控装置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控制柜至少用于控制所述环控装置以调控所述仓体内的温度、湿度、换气频次和照明。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设置有排风扇;

7、所述仓体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排风扇,所述第一排风扇的工作面朝向所述仓体外部;

8、所述仓体另一侧的下部设置有第二排风扇,所述第二排风扇的工作面朝向所述仓体内部;

9、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新风机构,所述仓体通过所述新风机构换气,所述仓体还通过所述排风扇换气;所述新风机构还包括空调,所述空调用于调节所述仓体内的温度。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对应羽化间位置设置有门口;所述羽化间内设置有多个料盘,所述料盘用于放置待羽化的黑水虻虫蛹。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繁育间顶部向下悬挂有仿真绿植或黄色长布条块;所述繁育间还设置有可移动诱卵器,所述诱卵器用于诱导成虫产卵;

12、所述诱卵器包括置卵部及物料部,所述置卵部包括串联的多个板块,将多个所述板块捆绑以使所述板块与所述板块之间形成缝隙,

13、所述物料部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物料盒,所述物料盒顶部通过纱网封装,所述物料盒内部用于放置诱导成虫产卵的物料。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内还设置有隔间,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相邻,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之间的隔板上设有观察窗;当使用者在隔间时,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所述繁育间的内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喷雾加湿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内的温度及湿度,所述喷雾加湿器用于调节所述仓体内湿度。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自动喷淋机构,所述自动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花洒,所述喷淋管一端与自动给药罐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照明机构及照度传感器,所述照明机构包括颜色不同的灯珠组成的led光源,所述照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繁育间的照度,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照明机构调整所述led光源和颜色不同灯珠的通断。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周侧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仓体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仓体外侧顶部还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用于对所述仓体内的所述环控装置供电。

20、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繁育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的仓体、隔板、环控装置及控制柜;仓体通过隔板分隔成羽化间及繁育间;黑水虻虫蛹通过羽化间进行羽化,黑水虻成虫通过繁育间交配和产卵;隔板设置有多个窗口,完成羽化的黑水虻通过窗口从羽化间进入繁育间;环控装置与控制柜电连接,控制柜至少用于控制环控装置以调控仓体内的温度、湿度、换气频次和照明。通过集装箱式的仓体或者装配式建筑方便将黑水虻繁育系统模块化、标准化,方便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以标准模块为单位灵活配置;可以作为临时性建筑快速部署,也可作为集装箱方便运输;并且,在仓体配置环控装置,方便调控温度、湿度、换气频次和照明等环境参数,大大提升繁育效率。并且所提出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可独立于外部环境运行,例如可在无日光、极端天气下稳定维持黑水虻成虫的交配产卵、黑水虻虫蛹的羽化。仓体通过隔板分隔成羽化间和繁育间,并在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窗口,具体的窗口设置在隔板下端,黑水虻虫蛹在羽化间羽化之后通过窗口进入繁育间,不需要人工将羽化后的黑水虻移到繁育间,自适应黑水虻的繁育周期。黑水虻成虫在繁育间进行产卵,黑水虻虫卵通过孵化得到的黑水虻虫蛹,黑水虻虫蛹可放到羽化间进行羽化,整体繁育效率大大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隔板、环控装置及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设置有排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对应羽化间位置设置有门口;所述羽化间内设置有多个料盘,所述料盘用于放置待羽化的黑水虻虫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间顶部向下悬挂有仿真绿植或黄色长布条块;所述繁育间还设置有可移动诱卵器,所述诱卵器用于诱导成虫产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还设置有隔间,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相邻,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之间的隔板上设有观察窗;当使用者在隔间时,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所述繁育间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喷雾加湿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仓体内的温度及湿度,所述喷雾加湿器用于调节所述仓体内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自动喷淋机构,所述自动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花洒,所述喷淋管一端与自动给药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照明机构及照度传感器,所述照明机构包括颜色不同的灯珠组成的LED光源,所述照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所述繁育间的照度,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照明机构调整所述LED光源和颜色不同灯珠的通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周侧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仓体底部开设有排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外侧顶部还设置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用于对所述仓体内的所述环控装置供电。

...

【技术特征摘要】

1.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仓体、隔板、环控装置及控制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设置有排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对应羽化间位置设置有门口;所述羽化间内设置有多个料盘,所述料盘用于放置待羽化的黑水虻虫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繁育间顶部向下悬挂有仿真绿植或黄色长布条块;所述繁育间还设置有可移动诱卵器,所述诱卵器用于诱导成虫产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仓体内还设置有隔间,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相邻,所述隔间与所述繁育间之间的隔板上设有观察窗;当使用者在隔间时,通过所述观察窗观察所述繁育间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虻繁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控装置还包括喷雾加湿器及温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程徐勇张永昊林永豪杲振
申请(专利权)人:茵塞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