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92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包括插接于软土地基内的管桩和中部设置有抽水孔的空心锚杆,管桩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空心锚杆的下部设置于储水腔内;所述管桩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渗水结构组,每个膨胀渗水结构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在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渗水结构,用以通过膨胀渗水结构向管桩外部膨胀并将软土地基内的水分挤压至储水腔内;所述空心锚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在空心锚杆控制下活动连接于储水腔内的膨胀挤压组件,用以通过膨胀挤压组件的抵压使得膨胀渗水结构向外膨胀。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软土地基的进一步压缩,整体的稳固性也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软土地基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


技术介绍

1、软土地基的定义是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由于软土强度低,沉降量大,往往给道路工程带来很大的危害,如处理不当,会给公路的施工和使用造成很大影响。

2、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目前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法是在建造建筑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

3、现有的对于软土地基的堆载预压法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深厚的饱和软土,需要大量堆载材料以及大量的机械设备,存在造价高、施工困难、施工场地干扰大的缺点,同时加固后的结构稳固性不好,因此,需要提出效果更好的加固结构。

4、针对此问题,申请号为202221879788.4的授权专利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预应力锚杆加固结构,包括软土地基,所述软土地基上矩形阵列有若干个加固机构,若干个所述加固机构包括排水机构以及设置在排水机构内侧的锚杆机构,所述锚杆机构与排水机构相适配;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管桩、内管、堵杆、挤压板、复位弹簧、弹性件以及挤压块,所述管桩设置于钻孔内部,且所述管桩外侧面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组排水孔,所述内管固定设置于管桩内部,且所述内管与管桩之间设置有储水腔,所述内管外侧面上对应排水孔位置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堵杆活动设置于通孔内部,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在堵杆远离管桩一端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堵杆外周面上,且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挤压板以及内管内壁相连接,所述内管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若干组滑槽,且每组所述滑槽均位于对应的一组挤压板上方,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槽顶上,另一端与挤压块相连接,每个所述挤压块上均设置有穿孔,若干个挤压块从上至下其上设置的穿孔内径逐渐缩小;所述锚杆机构包括混凝土板以及锚杆,所述混凝土板有若干个,且若干个所述混凝土板均设置于软土地基顶部,且每个所述混凝土板分别设置于对应的钻孔顶部,所述混凝土板中心位置开设有锚孔,所述锚杆与锚孔相匹配,所述锚杆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环形凹陷,且若干个所述锚杆上设置的环形凹陷处分别与对应的挤压块上设置的穿孔尺寸相匹配,通过设置的环形凹陷使得锚杆外表面呈阶梯状。

5、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但由于其堵杆结构的限制,其对软土地基的压缩较小,造成排水量有限,而且其在软土地基内的稳定性也较差,有必要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包括插接于软土地基内的管桩和中部设置有抽水孔的空心锚杆,管桩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空心锚杆的下部设置于储水腔内;所述管桩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渗水结构组,每个膨胀渗水结构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在管桩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渗水结构,用以通过膨胀渗水结构向管桩外部膨胀并将软土地基内的水分挤压至储水腔内;所述空心锚杆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在空心锚杆控制下活动连接于储水腔内的膨胀挤压组件,用以通过膨胀挤压组件的抵压使得膨胀渗水结构向外膨胀。

4、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桩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膨胀渗水结构;所述膨胀渗水结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板,其中一个调节板与管桩的管壁转动连接,另一个调节板在竖直方向上与管桩的管壁活动连接,两个调节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渗水孔。

5、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与管桩的管壁转动连接的调节板为第一调节板,另一个调节板为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细圆杆,安装孔两侧的管桩上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限位槽,每个细圆杆均对应的活动连接于一个竖直限位槽内。

6、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膨胀挤压组件包括定位环、挤压杆和压缩弹簧,定位环螺纹连接于空心锚杆上,定位环的圆周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与膨胀渗水结构一一对应的挤压杆,且每个挤压杆远离空心锚杆的一端均与管桩的内壁相抵接;每个挤压杆的中部均套接有将挤压杆抵向远离定位环方向的压缩弹簧。

7、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杆的一端设置有大直径球形头,大直径球形头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的直径,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大直径球形头和定位环相抵接。

8、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环的四周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滑槽,每个挤压杆的另一端均匹配的滑动连接于一个限位滑槽内。

9、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杆包括连接杆部和挤压杆部,大直径球形头设置于挤压杆部的一端,连接杆部一端开设有内凹槽,挤压杆部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内凹槽内,连接杆部的另一端为t型滑块头结构,限位滑槽为t型滑槽,每个t型滑块头结构均滑动连接于一个t型滑槽内。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当t型滑块头结构滑动至t型滑槽的槽口处时,连接杆部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内,所述挤压杆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小直径球形头,小直径球形头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内径。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t型滑槽朝向空心锚杆一侧的定位环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水孔,第一通水孔的内径小于其连通的限位滑槽一端的内径,所述空心锚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水孔,每个第二通水孔均连通抽水孔与一个第一通水孔,每个定位环所对应的抽水孔内壁处均形成有便于水流进入第二通水孔内的扩展区域,扩展区域的内径大于抽水孔的内径,每个扩展区域上端均设置有蓄水变径区,蓄水变径区的直径等于抽水孔直径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所述连接杆部上设置有连通限位滑槽和内凹槽的第三通水孔,第三通水孔的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水孔连接有抽水泵或者抽水孔内设置有与抽水泵相连接的抽水管。

13、作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锚杆结构还包括压合于软土地基上的钢垫板,钢垫板的中部设置有锚杆贯穿孔,锚杆贯穿孔的内径大于空心锚杆的外径,钢垫板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螺母,定位螺母螺纹连接于空心锚杆外。

14、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实际中,可以根据规划在软土地基内置入多个管桩,而管桩在置入软土地基内时,可以实现对软土地基第一次压缩,此时软土地基内的水分可以通过每个膨胀渗水结构流至储水腔内,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然后通过空心锚杆控制膨胀挤压组件动作,利用膨胀挤压组件抵压膨胀渗水结构,进而使得膨胀渗水结构向管桩外部膨胀并进一步压缩软土地基,进一步使得软土地基内的水分通过膨胀渗水结构流至储水腔内,进而进一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固性,此时通过膨胀渗水结构的变形,也提高了管桩在软土地基内的稳定性,使得管桩与软土地基稳定的结合在一起;在储水腔内有水分后,可以随时利用抽水孔抽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于软土地基(1)内的管桩(2)和中部设置有抽水孔(301)的空心锚杆(3),管桩(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201),空心锚杆(3)的下部设置于储水腔(201)内;所述管桩(2)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渗水结构组,每个膨胀渗水结构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在管桩(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渗水结构,用以通过膨胀渗水结构向管桩(2)外部膨胀并将软土地基(1)内的水分挤压至储水腔(201)内;所述空心锚杆(3)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在空心锚杆(3)控制下活动连接于储水腔(201)内的膨胀挤压组件(4),用以通过膨胀挤压组件(4)的抵压使得膨胀渗水结构向外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2)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膨胀渗水结构;所述膨胀渗水结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板,其中一个调节板与管桩(2)的管壁转动连接,另一个调节板在竖直方向上与管桩(2)的管壁活动连接,两个调节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渗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管桩(2)的管壁转动连接的调节板为第一调节板(202),另一个调节板为第二调节板(203),第二调节板(203)的两侧均设置有细圆杆(204),安装孔两侧的管桩(2)上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限位槽(205),每个细圆杆(204)均对应的活动连接于一个竖直限位槽(2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挤压组件(4)包括定位环(401)、挤压杆(402)和压缩弹簧(403),定位环(401)螺纹连接于空心锚杆(3)上,定位环(401)的圆周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与膨胀渗水结构一一对应的挤压杆(402),且每个挤压杆(402)远离空心锚杆(3)的一端均与管桩(2)的内壁相抵接;每个挤压杆(402)的中部均套接有将挤压杆(402)抵向远离定位环(401)方向的压缩弹簧(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402)的一端设置有大直径球形头,大直径球形头的直径大于压缩弹簧(403)的直径,压缩弹簧(403)的两端分别与大直径球形头和定位环(401)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401)的四周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滑槽,每个挤压杆(402)的另一端均匹配的滑动连接于一个限位滑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402)包括连接杆部和挤压杆部,大直径球形头设置于挤压杆部的一端,连接杆部一端开设有内凹槽,挤压杆部的另一端活动插接于内凹槽内,连接杆部的另一端为T型滑块头结构,限位滑槽为T型滑槽,每个T型滑块头结构均滑动连接于一个T型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当T型滑块头结构滑动至T型滑槽的槽口处时,连接杆部的另一端位于储水腔(201)内,所述挤压杆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小直径球形头,小直径球形头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T型滑槽朝向空心锚杆(3)一侧的定位环(401)上均设置有第一通水孔,第一通水孔的内径小于其连通的限位滑槽一端的内径,所述空心锚杆(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水孔(302),每个第二通水孔(302)均连通抽水孔(301)与一个第一通水孔,每个定位环(401)所对应的抽水孔(301)内壁处均形成有便于水流进入第二通水孔(302)内的扩展区域,扩展区域的内径大于抽水孔(301)的内径,每个扩展区域上端均设置有蓄水变径区(303),蓄水变径区(303)的直径等于抽水孔(301)直径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所述连接杆部上设置有连通限位滑槽和内凹槽的第三通水孔,第三通水孔的的直径小于内凹槽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孔(301)连接有抽水泵或者抽水孔(301)内设置有与抽水泵相连接的抽水管;所述的复合锚杆结构还包括压合于软土地基(1)上的钢垫板(5),钢垫板(5)的中部设置有锚杆贯穿孔,锚杆贯穿孔的内径大于空心锚杆(3)的外径,钢垫板(5)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定位螺母(6),定位螺母(6)螺纹连接于空心锚杆(3)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于软土地基(1)内的管桩(2)和中部设置有抽水孔(301)的空心锚杆(3),管桩(2)内设置有上端开口的储水腔(201),空心锚杆(3)的下部设置于储水腔(201)内;所述管桩(2)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渗水结构组,每个膨胀渗水结构组均包括至少两个在管桩(2)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膨胀渗水结构,用以通过膨胀渗水结构向管桩(2)外部膨胀并将软土地基(1)内的水分挤压至储水腔(201)内;所述空心锚杆(3)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在空心锚杆(3)控制下活动连接于储水腔(201)内的膨胀挤压组件(4),用以通过膨胀挤压组件(4)的抵压使得膨胀渗水结构向外膨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2)的管壁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膨胀渗水结构;所述膨胀渗水结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连接的两个调节板,其中一个调节板与管桩(2)的管壁转动连接,另一个调节板在竖直方向上与管桩(2)的管壁活动连接,两个调节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渗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与管桩(2)的管壁转动连接的调节板为第一调节板(202),另一个调节板为第二调节板(203),第二调节板(203)的两侧均设置有细圆杆(204),安装孔两侧的管桩(2)上均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限位槽(205),每个细圆杆(204)均对应的活动连接于一个竖直限位槽(2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挤压组件(4)包括定位环(401)、挤压杆(402)和压缩弹簧(403),定位环(401)螺纹连接于空心锚杆(3)上,定位环(401)的圆周方向滑动连接有至少两个与膨胀渗水结构一一对应的挤压杆(402),且每个挤压杆(402)远离空心锚杆(3)的一端均与管桩(2)的内壁相抵接;每个挤压杆(402)的中部均套接有将挤压杆(402)抵向远离定位环(401)方向的压缩弹簧(4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地基处理的复合锚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402)的一端设置有大直径球形头,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旋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