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89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打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包括:移动组件;收卷组件,设置于移动组件顶部;打桩组件,包括打桩件,设置于移动组件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调节滚动件底部与移动座底部之间的距离,当移动座底部贴合于地面后,由于移动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摩擦力增大,从而可避免由于移动组件与地面之间只存在滚动摩擦而易移动进而导致打桩件容易偏离于打桩区域。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限位件的设置,第一限位件可通过其上第一限位槽以限制打桩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避免打桩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过程中偏离打桩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打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


技术介绍

1、打桩是一种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技术,通常用于在地面上固定建筑物或者其余结构。打桩过程中,需将钢筋等物打入地面,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打桩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手动打桩、液压打桩、振动打桩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振动打桩,它可以快速并高效地完成打桩任务,并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2、打桩操作的使用场景很多,包括用于建设大厦和用于在农村建设多层民房等,打桩可以采用大型打桩机,但在部分情况下更适合使用小型打桩设备,例如,在农村建设多层民房而需快速运输打桩设备或可提供给打桩设备放置的区域较小时。对于小型打桩设备,其可通过在底部设置移动底座以转移整个打桩设备,当小型打桩设备因满足快速移动的特性而重量较小时,尤其是当其与地面之间仅存在滚动摩擦时,因摩擦力较小使得移动底座容易发生移动,进而容易导致打桩结构偏离于预定打桩区域而影响打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包括:

4、移动组件;

5、收卷组件,设置于移动组件顶部;

6、打桩组件,包括打桩件,设置于移动组件一侧;

7、其中,收卷组件可拉动打桩件上升以完成打桩;

8、移动组件包括多个呈方形阵列分布的滚动件、移动座、调节机构,移动座上开设有多个对应于滚动件设置且开口朝下的收纳槽,收纳槽的数量与滚动件的数量相同,各滚动件皆滑动连接于不同收纳槽槽壁,沿水平方向,移动座上开设有连通于各收纳槽的插槽,调节机构的至少部分部位置于插槽内,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滚动件底部与移动座底部之间的距离。

9、在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机构包括连接部、驱动部,连接部可拆卸式连接于各滚动件,连接部的至少部分部位置于插槽内,驱动部的非输出端连接于连接部,驱动部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于移动座;

10、驱动部可在竖直方向调节移动座位置进而调节滚动件底部与移动座底部之间的距离。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打桩组件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皆连接于移动座一侧,第一限位件上皆设有第一限位槽,打桩件置于两第一限位件之间,打桩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不同第一限位槽内;收卷组件可拉动打桩件沿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升。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打桩组件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件,各第二限位件分别滑动连接于不同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上皆开设有对应于第一限位槽的第二限位槽;

13、打桩组件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伸缩部,伸缩部皆连接于移动座顶部。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收卷组件包括收卷座、转动部、驱动件、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牵引部,收卷座安装于移动座顶部,转动部转动连接于收卷座,驱动件的非输出端安装于移动座顶部,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于转动部,牵引部皆连接于转动部,各牵引部分别穿设于不同伸缩部且各牵引部分别可拆卸式连接于打桩件不同端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除尘组件,除尘组件包括装水部、覆盖部,装水部安装于移动座顶部,装水部底端设有出水口,覆盖部用于覆盖出水口开口,覆盖部滑动连接于装水部。

16、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尘组件还包括复位部、牵引件、引导部,复位部两端分别连接于装水部与覆盖部,引导部安装于移动座顶部,牵引件两端分别连接于覆盖部与驱动件的输出端,且牵引件穿设于引导部设置;

17、驱动件可通过收卷牵引件以拉动覆盖部进而使得装水部内的水流动至打桩件下方区域。

18、在一些实施例中,除尘组件还包括储水部,储水部安装于移动座顶部,储水部用于向装水部提供水。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0、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调节滚动件底部与移动座底部之间的距离,当移动座底部贴合于地面后,由于移动组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摩擦力增大,从而可避免由于移动组件与地面之间只存在滚动摩擦而易移动进而导致打桩件容易偏离于打桩区域。

21、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限位件的设置,第一限位件可通过其上第一限位槽以限制打桩件在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而避免打桩件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过程中偏离打桩区域。

22、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二限位件的设置,第二限位件上开设有对应于第一限位槽的第二限位槽,当第二限位件滑动至第一限位件顶部时,第二限位槽与相邻第一限位槽连通,使得打桩件的上升范围得到提高。此外,由于第二限位件可滑动至第一限位件沿水平方向的一侧,因此,在不需要扩大打桩件的上升范围时,可避免因第二限位件碰触其余物件而影响移动组件的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130)包括连接部(131)、驱动部(132),连接部(131)可拆卸式连接于各滚动件(110),连接部(131)的至少部分部位置于插槽内,驱动部(132)的非输出端连接于连接部(131),驱动部(132)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于移动座(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320),第一限位件(320)皆连接于移动座(120)一侧,第一限位件(320)上皆设有第一限位槽,打桩件(310)置于两第一限位件(320)之间,打桩件(31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不同第一限位槽内;收卷组件(200)可拉动打桩件(310)沿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件(330),各第二限位件(330)分别滑动连接于不同第一限位件(320),第二限位件(330)上皆开设有对应于第一限位槽的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伸缩部(340),伸缩部(340)皆连接于移动座(120)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收卷组件(200)包括收卷座(210)、转动部(220)、驱动件(230)、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牵引部(240),收卷座(210)安装于移动座(120)顶部,转动部(220)转动连接于收卷座(210),驱动件(230)的非输出端安装于移动座(120)顶部,驱动件(230)的输出端连接于转动部(220),牵引部(240)皆连接于转动部(220),各牵引部(240)分别穿设于不同伸缩部(340)且各牵引部(240)分别可拆卸式连接于打桩件(310)不同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组件(400),除尘组件(400)包括装水部(410)、覆盖部(420),装水部(410)安装于移动座(120)顶部,装水部(410)底端设有出水口,覆盖部(420)用于覆盖出水口开口,覆盖部(420)滑动连接于装水部(4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除尘组件(400)还包括复位部(430)、牵引件(440)、引导部(450),复位部(430)两端分别连接于装水部(410)与覆盖部(420),引导部(450)安装于移动座(120)顶部,牵引件(440)两端分别连接于覆盖部(420)与驱动件(230)的输出端,且牵引件(440)穿设于引导部(450)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除尘组件(400)还包括储水部(460),储水部(460)安装于移动座(120)顶部,储水部(460)用于向装水部(410)提供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130)包括连接部(131)、驱动部(132),连接部(131)可拆卸式连接于各滚动件(110),连接部(131)的至少部分部位置于插槽内,驱动部(132)的非输出端连接于连接部(131),驱动部(132)的输出端可拆卸式连接于移动座(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件(320),第一限位件(320)皆连接于移动座(120)一侧,第一限位件(320)上皆设有第一限位槽,打桩件(310)置于两第一限位件(320)之间,打桩件(31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不同第一限位槽内;收卷组件(200)可拉动打桩件(310)沿第一限位槽的延伸方向上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限位件(330),各第二限位件(330)分别滑动连接于不同第一限位件(320),第二限位件(330)上皆开设有对应于第一限位槽的第二限位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打桩组件(300)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伸缩部(340),伸缩部(340)皆连接于移动座(120)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打桩设备,其特征在于,收卷组件(200)包括收卷座(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涛舒灵文付慜罗以雄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城市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