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82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属于通风井盖技术领域,包括井盖本体、安装于综合管廊井中的采集探测器、控制模组、供电模组和后台监控中心;井盖本体由上盘和下盘组成,下盘中部嵌设有球墨铸造而成的磨盘扇叶,磨盘扇叶与上盘转动连接,磨盘扇叶的底部安装有驱动器,井盖本体的外侧设有电子锁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设置的不同类型传感器对井内环境监测并反馈至单片机控制器,当井中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片机控制器可以定时控制驱动器工作,进行换气降低井中气体的爆发点,保证井内空气的新鲜度,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发生井内气体爆炸,使用更加安全,保持井中内部环境的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井盖,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


技术介绍

1、电缆通道、管廊,设备基础位于地面以下,电缆井及通道内一般通风较差,空气湿度较大,浊气等有害气体较多,设备检修或维护时工作人员难以长时间进行井下作业。

2、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空间中建设的一种综合利用地下空间的工程设施,用于集中埋设城市地下的各类管线如水、电、通信、燃气等,以达到管理、维护、修复和改造等目的。在综合管廊的建设中,通风井盖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对地下空间的通风和排气,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运行和使用。

3、通风井盖技术的背景主要是由于综合管廊中的各种管线会产生热量和污染物,并且地下空间通常缺乏自然通风,容易产生积聚的有害气体,对管网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都会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管廊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通风井盖技术应运而生。

4、通风井盖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地下空间的通风和排气,保证管廊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提高管廊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和滞留;减少地下空间的能耗和成本,提高管廊的运行效率和环保性能。因此,通风井盖技术在综合管廊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提高管廊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具有重要作用。

5、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7348102u)公开了一种组合式通风井盖,包括外壳体,井圈,保温呼吸器,覆盖层,外壳体外表面为带锥角凸台结构,外壳体下部开有通气孔,通气孔有多个,均匀间隔环状排列,外壳体下部外边缘对称安装有连接暗锁,井圈为筒状结构,底部设有一圈环形凸缘,井管内径与井圈内径相同,保温呼吸器下部安装在井管里,保温呼吸器上部在井圈内,该通风井盖区别于传统组合式通风井盖结构,改为外壳体与井圈组合式,保证了足够的通风量,且灰尘、污水、雨水等被阻隔在井管外面,适于大批量生产,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但是,该通风井盖不具有自检和定时的功能,不能对井内进行有效的自动通风,并且不能对井内进行温湿度、水位、有害气体、水质等环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指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包括井盖本体、安装于综合管廊井中的采集探测器、控制模组、供电模组和后台监控中心;所述井盖本体由上盘和下盘组成,所述下盘中部嵌设有球墨铸造而成的磨盘扇叶,磨盘扇叶与上盘转动连接,所述磨盘扇叶的底部安装有驱动器,所述井盖本体的外侧设有电子锁定机构;

4、所述控制模组为具有通信功能的单片机控制器,所述单片机控制器外部套设有安装盒,安装盒安装于井中内部;

5、所述供电模组由市电供电模块、光伏供电模块和电池模组组成,其中电池模组安装于井中内部,所述市电供电模块、光伏供电模块和电池模组通过电源切换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6、所述后台监控中心为pc电脑或手机,所述后台监控中心与单片机控制器通信连接。

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盘的表面呈扇形分布开设有多个气孔口,所述上盘的底部开设有环形轨道,所述环形轨道的内部嵌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下盘的外侧套接。

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上盘的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内凹槽。

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器为双头马达,所述驱动器的外侧通过多根l形的连接杆与上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的底部输出轴安装有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的壳体与驱动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电子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嵌装于上盘边侧的多个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伸缩端连接有插接销,所述插接销与井中设有的插接孔插接,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嵌装于上盘顶部的nfc芯片,所述nfc芯片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1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采集探测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均安装于井中,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与单片机控制器电性连接。

1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井盖本体为两个一组使用,其中一个井盖本体用于井内的进风,另一所述井盖本体用于井内的出风。

1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单片机控制器与驱动器和电磁铁电性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利用现有绿化带的电缆隧道井口,把井盖改造为智能型通风井盖,无需再建设通风亭,降低使用成本,并且利用光伏发电给井盖内用电器供电,在特殊环境可用市电和光伏发电做双电源,再遇到紧急情况时还可以用电池模组作为紧急电源,确保通风井盖能够稳定的工作和使用;

16、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可通过设置的不同类型传感器对井内环境监测并反馈至单片机控制器,当井中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片机控制器可以定时控制驱动器工作,进行换气降低井中气体的爆发点,保证井内空气的新鲜度,避免产生有害气体,发生井内气体爆炸,使用更加安全,保持井中内部环境的良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0)的表面呈扇形分布开设有多个气孔口(111),所述上盘(110)的底部开设有环形轨道(112),所述环形轨道(112)的内部嵌装有轴承(113),所述轴承(113)的内圈与下盘(120)的外侧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0)的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内凹槽(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30)为双头马达,所述驱动器(130)的外侧通过多根L形的连接杆(131)与上盘(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130)的底部输出轴安装有角度传感器(132),所述角度传感器(132)的壳体与驱动器(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132)与单片机控制器(4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定机构(140)包括固定嵌装于上盘(110)边侧的多个电磁铁(141),所述电磁铁(141)的伸缩端连接有插接销(142),所述插接销(142)与井中(200)设有的插接孔(143)插接,所述锁定机构(140)还包括嵌装于上盘(110)顶部的NFC芯片(144),所述NFC芯片(144)与单片机控制器(410)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探测器(300)包括温湿度传感器(310)、液位传感器(320)、气体传感器(330)和红外传感器(340),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0)、液位传感器(320)、气体传感器(330)和红外传感器(340)均安装于井中(200),且所述温湿度传感器(310)、液位传感器(320)、气体传感器(330)和红外传感器(340)与单片机控制器(410)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100)为两个一组使用,其中一个井盖本体(100)用于井内的进风,另一所述井盖本体(100)用于井内的出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控制器(410)与驱动器(130)和电磁铁(141)电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0)的表面呈扇形分布开设有多个气孔口(111),所述上盘(110)的底部开设有环形轨道(112),所述环形轨道(112)的内部嵌装有轴承(113),所述轴承(113)的内圈与下盘(120)的外侧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110)的表面边缘开设有多个内凹槽(1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130)为双头马达,所述驱动器(130)的外侧通过多根l形的连接杆(131)与上盘(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器(130)的底部输出轴安装有角度传感器(132),所述角度传感器(132)的壳体与驱动器(13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132)与单片机控制器(410)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综合管廊通风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定机构(140)包括固定嵌装于上盘(110)边侧的多个电磁铁(141),所述电磁铁(1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城马斯斯刘念张晓晨杨康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