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0825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所述偶联物纳米颗粒的结构式为:所述偶联物纳米颗粒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形成三嵌段偶联物,该偶联物具有两亲性结构,再通过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偶联物纳米颗粒,显著提高水溶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藏红花酸(tc)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心脏保护、肝保护、抗抑郁、抗血管生成、治疗烧伤、降血脂、改善哮喘、老年痴呆、糖尿病、结肠炎以及视网膜损伤,抗肿瘤等。近年来的研究证明藏红花酸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通过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在肝保护,肾保护,抗老年痴呆等病症中达到治疗效果。但是,藏红花酸是以异戊二烯为残基的具有共轭双键的多烯化合物,由于藏红花酸几乎不溶于水,水溶性差成为限制其药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水溶性的不足,提供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通过酯化反应制备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偶联物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进一步改进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水溶性,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

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所述偶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物纳米颗粒的结构式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石油醚、环已烷中任一种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藏红花酸、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物纳米颗粒的结构式为: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石油醚、环已烷中任一种或其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藏红花酸、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的摩尔质量比为1:2.5:2.5:2.5。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藏红花酸-聚乙二醇单甲醚偶联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德锋刘滨玮胡航朱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