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83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29
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包括S1、安装冷却池;S2、在冷却池内相对位置分别竖向安装第一推流器和第二推流器;S3、在推流器一侧安装导流罩,两个导流罩关于冷却池中心对称布置,自连接端的推流器向对侧推流器延伸;S4、在冷却池内远离第一推流器和第二推流器位置安装加热器;S5、冷却池内注入冷却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S6、启动两个推流器,向对侧推动冷却介质;S7、将零件箱吊至冷却池上方中心位置,然后下沉至两个导流罩上方中间位置,浸泡在冷却介质中;S8、零件箱浸泡预设时间后,吊离冷却池。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水平冲击零件进行冷却的方式改为竖直向上冲击热处理零件的方式,可大大加快零件箱中间位置零件的冷却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具体为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热处理工艺中,需要将金属零件加热到一定的高温,然后保温再冷却,以改善金属工件的材料性能,冷却方式有空冷、水冷和油冷等。

2、在对普通轴类零件进行淬火操作时,可采用油冷方式,一般设计一个冷却池,再通入一个搅拌头,通过搅拌头平面内的搅拌,使冷却池内油温趋于一致。例如专利号为cn201820985062.6,名称为一种热处理的油冷装置的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典型油冷结构。

3、但此类结构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4、1、搅拌头偏置一角布置,以让出零件放置空间,则油的流动方向没有中心点,单搅拌头很难使池内油温均匀,或需要很长时间;

5、2、零件一般静置在冷却池底板上,搅动起来的油仅能提供水平方向冲击,自外向内逐渐冷却,中心位置零件冷却时间长。即使采用行车吊着零件筐,使其底部悬空,由于缺少竖向冲击,需要行车一直上上下下的运动来加快冷却速度,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一改传统水平冲击冷却方式,变为竖直向上冲击热处理零件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安装冷却池,冷却池上方空间便于零件箱经过;

5、s2、在冷却池内相对位置分别竖向安装第一推流器和第二推流器,推流器的叶片靠近冷却池池底布置,顶部的动力单元固定在冷却池外部;

6、s3、在第一推流器一侧安装第一导流罩,在第二推流器一侧安装第二导流罩,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关于冷却池中心对称布置;

7、导流罩竖向布置,自连接端的推流器向对侧推流器延伸,末端超过冷却池中心位置;

8、s4、在冷却池内远离第一推流器和第二推流器位置安装加热器;

9、s5、冷却池内注入冷却介质,启动加热器将冷却介质加热至预设温度;

10、s6、启动两个推流器,向对侧推动冷却介质;

11、第一推流器抽吸第二导流罩外侧的冷却介质,然后将冷却介质沿第一导流罩内侧延伸方向排出;

12、第二推流器抽吸第一导流罩外侧的冷却介质,然后将冷却介质沿第二导流罩内侧延伸方向排出;

13、冷却介质在中间交汇后螺旋上升;两股冷却介质是贴着底面从两个相对方向涌过来的,在底面受阻,两侧均由导流罩挡着的情况下,会螺旋交汇在一起向上涌动。

14、s7、将零件箱吊至冷却池上方中心位置,然后下沉至两个导流罩上方中间位置,浸泡在冷却介质中;

15、螺旋上升的流体向上冲击到零件箱后,向四周散开并向下流动;

16、从而将传统水平冲击零件进行冷却的方式改为竖直向上冲击热处理零件的方式。竖直向上的流体持续冲击零件箱底部,然后向上流动,流动过程中,受零件阻力影响逐层向四周流动。由于两个推流器分别抽取池底外圈的油排向中心位置,流经零件箱后向四周流动的油到达冷却池外圈后向下流动,并在推流器抽吸下涌向推流器位置,然后继续排向中间位置,循环往复。

17、如此,可大大加快零件箱中间位置零件的冷却速度,经测,在1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冷却工艺。

18、s8、零件箱浸泡预设时间后,吊离冷却池。

19、为进一步增大冷却油竖直向上的冲击力,加速零件冷却,在步骤s3中,导流罩末端向回弯折角度a,角度a为锐角,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之间过冷却池中心连线的最小距离大于零件箱外尺寸,小于2倍的零件箱外尺寸;

20、在步骤s6中,冷却介质流动到第一导流罩和第二导流罩末端后,分别向对侧冲击,并在对侧流体冲击下向中间旋转,然后共同螺旋向上流动。

21、由于导流罩是位于推流器一侧布置,两股流体相对运动时,靠近导流罩部分所受对面流体的冲击相对较小,可能继续向前流动。为充分利用推流器排出流体的动力,本专利技术专门设计了导流罩的形状,末端向回弯折,使两股流体沿导流罩流动到末端时,斜着冲向对面流体,由于每股流体前面均会先与对面流体接触,故流到导流罩末端的流体量势必少于对面流体,必然会与对面流体接触并带回,然后转为螺旋上升流动。如此,可最大限度的汇聚冷却介质向上流动。

22、同时,两个导流罩末端之间形成的空间大于单个零件箱尺寸,小于2倍零件箱尺寸,可最大效率的发挥向上的流体冲击力。

23、关于导流罩的具体设计,导流罩整体为弧形结构,包括后部的导向部和前部的转向部,导向部的弧度大于转向部的弧度。导向部弧度相较平缓一些,便于流体快速排到中心位置,然后经转向部发生转向,与对面流体相遇后回旋向上运动。

24、较佳地,导流罩前后段切线方向所成夹角为钝角,以避免冷却油转向过急,造成能量损失过大。且导流罩末端向对侧延伸长度超过冷却池中心位置,防止流体过早流出导流罩,无法与对面流体结合,造成上升水流过小。

25、优选地,导流罩末端向对侧延伸长度不超过两个推流器连线,以免阻碍对面流体向冷却池中心位置流动。

26、两个推流器之间,夹在两个导流罩之间的冷却介质是高速水平流动的,导流罩末端外侧与相邻推流器之间的冷却介质由于推流器的抽吸作用也是高速水平流动的,导流罩顶端所在平面与冷却池上表面之间的油是上下翻涌的,相对的,导流罩与推流器连接端一侧的后部,即导流罩后部与相邻冷却池内壁之间的油,既无法被相邻推流器推动,也不容易被相对端推流器抽吸,流动速度相对较慢。

27、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步骤s7中还设计了混匀步骤,导流罩靠近推流器一端连接提拉机构,提拉机构包括竖向固定在导流罩后端的滑轨,滑轨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滑板,滑板连接拉杆,拉杆另一端伸出至冷却池外,导流罩后端与滑板在两者重合区域均设置若干通孔,自然状态下,滑板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错开布置,执行混匀步骤时,拉动拉杆,使滑板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重合预设时间,然后松开拉杆。

28、通过混匀步骤,间歇性的连通导流罩前后区域,便于相邻推流器推动导流罩后部与相邻冷却池内壁之间的油向对侧流动,使整个冷却池内的油温均匀。

29、由于拉动拉杆后,必然会分走流向冷却池中心位置的流体量,影响上升流体量,因此,采用间歇性开启的方式执行混匀步骤。

30、具体的,在推流器抽吸位置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此位置流动速度最快,对应导流罩靠近推流器一端后侧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此位置流动速度最慢,当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差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执行混匀步骤。

31、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步骤s1中冷却池为矩形,方便制作,四角位置设置吊环,冷却池内壁设置有人梯,方便安装维修,冷却池外设置有循环冷却装置,与冷却池内壁连通,用于对池内冷却介质循环降温。

32、步骤s2中,两个推流器关于冷却池中心对称布置,导流罩沿冷却池长度方向延伸布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导流罩末端向回弯折角度A,角度A为锐角,所述第一导流罩(4)和第二导流罩(5)之间过冷却池(1)中心连线的最小距离大于零件箱(8)外尺寸,小于2倍的零件箱(8)外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罩为弧形,包括后部的导向部(51)和前部的转向部(52),所述导向部(51)的弧度大于转向部(52)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还包括混匀步骤,导流罩靠近推流器一端连接提拉机构(7),所述提拉机构(7)包括竖向固定在导流罩后端的滑轨(71),所述滑轨(71)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滑板(72),所述滑板(72)连接拉杆(73),拉杆(73)另一端伸出至冷却池(1)外,导流罩后端与滑板(72)在两者重合区域均设置若干通孔,自然状态下,滑板(72)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错开布置,执行混匀步骤时,拉动拉杆(73),使滑板(72)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重合预设时间,然后松开拉杆(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推流器抽吸位置设置第一温度传感器(12),对应导流罩靠近推流器一端后侧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13),当第一温度传感器(12)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3)差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执行混匀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冷却池(1)为矩形,四角位置设置吊环,所述冷却池(1)内壁设置有人梯(11),所述冷却池(1)外设置有循环冷却装置,与冷却池(1)内壁连通,用于对池内冷却介质循环降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两个推流器关于冷却池(1)中心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推流器的下部叶片外部设置有网箱(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导流罩高度与推流器叶片作用高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罩前后段切线方向所成夹角为钝角,且导流罩末端向对侧延伸长度超过冷却池(1)中心位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导流罩末端向回弯折角度a,角度a为锐角,所述第一导流罩(4)和第二导流罩(5)之间过冷却池(1)中心连线的最小距离大于零件箱(8)外尺寸,小于2倍的零件箱(8)外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导流罩为弧形,包括后部的导向部(51)和前部的转向部(52),所述导向部(51)的弧度大于转向部(52)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螺旋上升式油冷却池处理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7中还包括混匀步骤,导流罩靠近推流器一端连接提拉机构(7),所述提拉机构(7)包括竖向固定在导流罩后端的滑轨(71),所述滑轨(71)内设置可上下滑动的滑板(72),所述滑板(72)连接拉杆(73),拉杆(73)另一端伸出至冷却池(1)外,导流罩后端与滑板(72)在两者重合区域均设置若干通孔,自然状态下,滑板(72)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错开布置,执行混匀步骤时,拉动拉杆(73),使滑板(72)上的通孔与导流罩后端通孔重合预设时间,然后松开拉杆(73)。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杨任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