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5718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6
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放置待检测的内齿轮,将内齿轮放置于可带动其沿竖向平面转动的承载模块上;步骤二:调整检测组件的位置;步骤三:调整检测端与内齿轮接触;步骤四:控制内齿轮转动;步骤五:检测位移变化;步骤六:内齿轮纠偏;步骤七:纠偏结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精准的放置检测仪器,本方案是内齿轮转动检测,通过测得的距离D与最小偏差距离L的比较,即便一开始处于圆度不合格的位置,也能检测出,不需要现有技术中十分精确的去调整检测仪器的位置,操作简单的同时能精准的测量内齿轮外表面的精度。齿轮外表面的精度。齿轮外表面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齿轮圆度检测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圆度是一个物体表面的圆形程度或光滑度。它衡量了物体表面的几何形状和形态偏差量,描述了它与完美圆形的差异程度。圆度与物体表面的平滑度、形态精度和质量密切相关。内齿轮作为汽车的传动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外表面的圆度有着较高的标准,以保证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通常采用测量内齿轮外径在不同位置上的值,来计算圆度。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应用视触法或者使用圆度检测仪器的方法进行圆度的检测,而视触法是通过人眼观察和触感来判断其圆度,这种方法对于加工偏差较大的内齿轮可以适用,但对于圆度偏差较小的内齿轮的检测不够精确,误差较大;其次采用圆度检测仪器的方法进行检测时,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4440743A,一种轴承套圈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将轴承套圈检测装置放置在待检测轴承套圈上,使所述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的所述两处顶针与所述待测轴承套圈的两个面接触,然后将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绕轴承旋转一周进行检测,上述测量方法相对于视触法可以相对精确的进行圆度的测量,但在使用时,在安装轴承套圈圆度检测装置时,对于两处的顶针的位置要求极其严格,需要各个顶针与轴承表面的较平位置接触,操作较为复杂,并且顶针若一开始即处于圆度不合格的部位,后续所检测到的结果均不准确,因此容易出现误差,测量不够精准。
[0004]其次,上述两种方法专利技术人还发现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对内齿轮的外圈进行圆度检测,只能标记圆度有误差的齿轮,不能在检测时进行圆度的纠偏,需要进一步的用其他设备进行圆度纠偏,重新纠偏时,纠偏的位置可能会有所偏差,导致纠偏的质量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将待检测的内齿轮放置到承载模块上,带动其转动进行检测,检测的过程中实时反馈内齿轮外表面的圆度信息,检测结果精准,若检测到不达标的部位,纠偏模块工作进行内齿轮圆度的纠偏工作,避免了内齿轮检测过程中的偏移,并且实现了边检测边纠偏。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放置待检测的内齿轮,将内齿轮放置于可带动其沿竖向平面转动的承载模块上;
[0009]步骤二:调整检测组件的位置,控制高度调节模块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检测组件移动至与待检测的内齿轮的型号所对应的预设高度;
[0010]高度调节模块上安装有位移检测模块,用于获取检测组件的位移数据;
[0011]步骤三:调整检测组件与内齿轮接触,将检测组件的检测端移动至与内齿轮径向
方向的中心面的最高点接触;
[0012]步骤四:控制内齿轮转动,控制模块控制承载模块带动内齿轮在竖向平面方向转动,内齿轮转动完整一圈的时间为系统预设时间T;
[0013]步骤五:检测位移变化,位移检测模块实时获取到检测端的距离D,并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测得的距离D与预设的最小偏差距离L比较,
[0014]若D<L,则进行内齿轮纠偏工作;
[0015]若时间T内D≥L,则检测合格,停止承载模块的动作,跳至步骤八;
[0016]步骤六:内齿轮纠偏,控制模块控制承载模块停止工作,内齿轮停止转动;
[0017]控制模块控制纠偏模块朝向内齿轮移动,接触到内齿轮并向下挤压,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系统预设压力值来控制纠偏模块输出的压力大小,并根据系统预设时间控制纠偏模块的施压时间;
[0018]步骤七:纠偏结束,控制模块控制纠偏模块停止动作并回位,控制承载模块启动,继续带动内齿轮转动,
[0019]自步骤六的纠偏部位起,若D<L,则重复步骤六

步骤七,直至自最后一次纠偏部位起,在时间T内D≥L,则检测合格,停止承载模块的动作;
[0020]步骤八:下一内齿轮的检测,承载模块停止工作后,卸下检测合格的内齿轮,进行下一个内齿轮的检测纠偏。
[0021]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步骤六中的预设压力值以及预设施压时间,是根据不同型号的内齿轮的不同形变,进行测试,对小于最小偏差距离L的距离D的部位进行施压,直至将此部位挤压至符合圆度标准,所需要的伸缩缸的输出压力和输出时间为对应的系统预设压力和系统施压时间,每种型号的内齿轮的每个距离D均有相应的系统预设压力和系统施压时间,并存储于控制模块中。
[0022]如上所述的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所述步骤二中的位移检测模块为光电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检测组件正上方,且位于检测组件的转动平面内。光电测距传感器可以避免与检测组件的直接接触,避免了磨损,提高了位移检测模块使用寿命,并且防止检测组件产生磨损而对测量结果产生误差的现象,处于检测组件的转动平面内保证了位移检测模块能够对检测组件进行位移检测。
[0023]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位移检测模块设置的位置应在保证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能检测到检测组件位移的前提下,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距离承载模块越近,越容易获取到检测组件的位移变化。
[0024]如上所述的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所述步骤五中预设距离L的设定步骤包括,
[0025]S6.1:将在圆度公差范围内的标准内齿轮放置到承载模块上,并将检测组件调整到预设高度;
[0026]S6.2:将检测组件的检测端移动至与标准内齿轮径向方向的中心面的最高点接触;
[0027]S6.3:控制承载模块带动标准内齿轮转动一个周期T;
[0028]S6.4:位移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到检测端距离,获得最小测量值,更换多个相同型号的标准内齿轮,重复上述步骤,获得最小测量值集合,取最小测量值集合中的最小值为预设
的最小偏差距离L;
[0029]S6.5:将各个型号的标准内齿轮预设的距离L存储于控制模块中。
[0030]需要进行说明的是,预设距离L是任何一个型号的内齿轮在圆度公差范围内允许的最小距离,如果对内齿轮的某个部位测得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L,则属于圆度不达标的部位,需要进行圆度的纠正,并且设置测量多个标准内齿轮是为了可以取得符合标准的极限距离。
[0031]为了可以使得本设计可以对多种不同尺寸型号的内齿轮进行圆度的检测及纠偏,所述步骤一中承载模块包括用带动内齿轮转动的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之间的距离可调,通过转动装置驱动转动;距离可调的驱动辊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内齿轮的检测,步骤一中内齿轮放置到承载模块上时,内齿轮的轴线与驱动辊的轴线平行;轴线平行的目的是保证驱动辊可以带动内齿轮在竖向平面内转动。
[0032]为了保证检测组件可以与待检测的内齿轮保持垂直状态,提高圆度反馈的准确度,步骤二中检测组件的转动平面与驱动辊的轴线垂直设置。
[0033]如上所述的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放置待检测的内齿轮,将内齿轮放置于可带动其沿竖向平面转动的承载模块(1)上;步骤二:调整检测组件(2)的位置,控制高度调节模块(3)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检测组件(2)移动至与待检测的内齿轮的型号所对应的预设高度;高度调节模块(3)上安装有位移检测模块(4),用于获取检测组件(2)的位移数据;步骤三:调整检测组件(2)与内齿轮接触,将检测组件(2)的检测端(21)移动至与内齿轮径向方向的中心面的最高点接触;步骤四:控制内齿轮转动,控制模块控制承载模块(1)带动内齿轮在竖向平面方向转动,内齿轮转动完整一圈的时间为系统预设时间T;步骤五:检测位移变化,位移检测模块(4)实时获取到检测端(21)的距离D,并反馈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测得的距离D与预设的最小偏差距离L比较,若D<L,则进行内齿轮纠偏工作;若时间T内D≥L,则检测合格,停止承载模块(1)的动作,跳至步骤八;步骤六:内齿轮纠偏,控制模块控制承载模块(1)停止工作,内齿轮停止转动;控制模块控制纠偏模块(5)朝向内齿轮移动,接触到内齿轮并向下挤压,所述控制模块根据系统预设压力值来控制纠偏模块(5)输出的压力大小,并根据系统预设时间控制纠偏模块(5)的施压时间;步骤七:纠偏结束,控制模块控制纠偏模块(5)停止动作并回位,控制承载模块(1)启动,继续带动内齿轮转动,自步骤六的纠偏部位起,若D<L,则重复步骤六

步骤七,直至自最后一次纠偏部位起,在时间T内D≥L,则检测合格,停止承载模块(1)的动作;步骤八:下一内齿轮的检测,承载模块(1)停止工作后,卸下检测合格的内齿轮,进行下一个内齿轮的检测纠偏。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位移检测模块(4)为光电测距传感器,设置于检测组件(2)正上方,且位于检测组件(2)的转动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内齿轮沿竖向平面转动的圆度检测及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预设距离L的设定步骤包括,S6.1:将在圆度公差范围内的标准内齿轮放置到承载模块(1)上,并将检测组件(2)调整到预设高度;S6.2:将检测组件(2)的检测端(21)移动至与标准内齿轮径向方向的中心面的最高点接触;S6.3:控制承载模块(1)带动标准内齿轮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天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瑞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