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任刚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659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属于管道输送技术领域,本方法在运输排水管道,可以将所有待运输的排水管道堆叠在运输箱中,将排水管道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堆积在运输箱内,且每根排水管道的轴向与运输箱的长度方向一致;所有排水管道堆叠在一个朝上隆起的承载壳上,承载壳使得排水管道能顺着其弯曲的坡面朝两侧自由滚动,且每一侧的排水管由内至外布置为多列,当最靠运输箱外侧的一列,从运输箱的侧边全部滚下运输箱后,与之相邻的另一列才能沿着所述坡面滚下,并最终从运输箱的侧边滚出。本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采用经济实用的操作方法,就可以将排水管道高效而安全地输送到地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输送,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用到一系列的大口径排水管道,与一般的给排水管不同的是,这类管道本身尺寸较大,重量也较重,难以输送,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时,通常会借助一些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来对这些管道进行输送。目前最常见的现场施工前的管道输送,就是直接通过人工将货车车厢上的管道搬运下来,由于重量较重,不得不倚靠吊车辅助,同时还需要人员指挥,每根管道的吊装都需要花费较多时间。

2、一些场合下,也采用单纯的人工输送搬运,将管道从车厢上利用撬棍等翘下,直接从车厢、跳板滚落到地上,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是费时费力,人工爬上车厢后,容易因为管道散落而产生安全隐患,同时,管道有时候也并不能从车厢中滚落,例如车厢内处于中下层的管道,本身不具有高度优势,难以在人工作用下就轻易滚出,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设计了一系列的专门的输送工具,例如公开号为cn 216004352 u的中国专利,虽然可以实现一定的自动输送卸料功能,但是却需要在车厢内设置专门的传输带进行传输,附属设备占据空间较大,更多的空间用来安装了对应的传输器件,同时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动力输出,大大降低了货运率,同时本身很难与常见的汽车运输匹配起来,并不适合输送,只是适合特定场合的定点卸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运输排水管道的过程中,由于排水管道较为笨重而难以迅速输送到指定地点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在运输时将所有排水管道堆叠在运输箱中,将排水管道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堆积在运输箱内,且每根排水管道的轴向与运输箱的长度方向一致;

3、所有排水管道堆叠在一个朝上隆起的承载壳上,承载壳使得排水管道能顺着其弯曲的坡面朝两侧自由滚动,且每一侧的排水管由内至外布置为多列,当最靠运输箱外侧的一列,从运输箱的侧边全部滚下运输箱后,与之相邻的另一列才能沿着所述坡面滚下,并最终从运输箱的侧边滚出。

4、进一步地,每一侧的排水管道的各列之间平行布置,左右两侧排水管道之间相接处的排水管道堆叠为下底为弧形的等腰梯形状结构。

5、进一步地,每列排水管道以倚靠的方式逐一堆叠在一块隔板上,所述隔板顶端弹性阻尼铰接在运输箱的内顶面上,且在自由状态下,隔板底端与所述坡面之间的间隙能供一根排水管道滚过,当隔板的两侧均装有排水管道时,隔板朝运输箱侧边的一侧表面作为第一表面,朝运输箱中间一侧的表面作为第二表面,则在第一表面上堆叠的排水管道的挤压作用下,隔板底端朝运输箱中间一侧摆动一定角度,从而使得第二表面靠其底端处挤压在另一块隔板上的排水管道上,从而使得另一块隔板上的排水管道不能从所述坡面自由滚落,且在第一表面上的最后一个排水管道滚出坡面时,该第一表面所在的隔板才在弹性阻尼铰接的作用下,其底端朝远离运输箱中间的一侧摆动,从而使得所述另一块隔板上的排水管道能够逐个从坡面滚出。

6、进一步地,除了位于运输箱两侧的两块隔板为г型外,其余隔板均包括一个呈г型的上板段和呈v型的下板段,所述下板段由两块顶部交联为一体的支板构成v型,两支板中的其中一块用于供隔板一侧的一列排水管道倚靠堆叠,其另一块用于挤压隔板另一侧的一列排水管道,以阻止其从坡面滚出。

7、进一步地,隔板的顶部的折弯段通过承压弹簧与运输箱弹性连接,且隔板的拐角处铰接在运输想的内侧壁上,以形成弹性阻尼铰接。

8、进一步地,在将排水管道从运输箱中输送出来时,先打开运输箱其中一侧的侧箱板,使侧箱板的底部边缘与运输箱的坡面底边缘之间的间隙能够供一根排水管道滚出即可,此时排水管道就会因为自重以及隔板的倾斜设置,以及坡面的协调作用而自动滚出,从而滚落道搭接在运输箱侧边的输送板上,从而输送到地面。

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本方法采用非常简单有效的手段,在不增设自动运输设备的前提下,仅通过对排水管道的排列布置的设计,就可以实现排水管道的快速自动滚出,高效而安全。

10、具体来说,在输送水利管道时,可以直接利用厂里的设备对运输箱进行排水管道的装箱操作,不存在难点,而在施工现场朝地面输送管道时,又不会因为缺少专业吊装设备而不得不进行人工搬运卸车作业,操作安全可靠,而且高效,可以很好地减轻因为人工搬运对排水管道的损坏,巧妙地利用隔板对运输箱内的排水管道进行分列运输,在转移出运输箱时,利用排水管道的自重就可以逐列、逐个地输送到地面上,没有设置专业的自动输送设备就能达到最大输送的目的,而且为输送到地上也保持较为整齐的排列奠定了基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在运输时将所有排水管道(2)堆叠在运输箱(4)中,其特征在于,将排水管道(2)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堆积在运输箱(4)内,且每根排水管道(2)的轴向与运输箱(4)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排水管道(2)的各列之间平行布置,左右两侧排水管道(2)之间相接处的排水管道(2)堆叠为下底为弧形的等腰梯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列排水管道(2)以倚靠的方式逐一堆叠在一块隔板(3)上,所述隔板(3)顶端弹性阻尼铰接在运输箱(4)的内顶面上,且在自由状态下,隔板(3)底端与所述坡面之间的间隙能供一根排水管道(2)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位于运输箱(4)两侧的两块隔板(3)为Г型外,其余隔板(3)均包括一个呈Г型的上板段(301)和呈V型的下板段(302),所述下板段(302)由两块顶部交联为一体的支板(30201)构成V型,两支板(30201)中的其中一块用于供隔板(3)一侧的一列排水管道(2)倚靠堆叠,其另一块用于挤压隔板(3)另一侧的一列排水管道(2),以阻止其从坡面滚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顶部的折弯段(303)通过承压弹簧(5)与运输箱(4)弹性连接,且隔板(3)的拐角处铰接在运输想的内侧壁上,以形成弹性阻尼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排水管道(2)从运输箱(4)中输送出来时,先打开运输箱(4)其中一侧的侧箱板(7),使侧箱板(7)的底部边缘与运输箱(4)的坡面底边缘之间的间隙能够供一根排水管道(2)滚出即可,此时排水管道(2)就会因为自重以及隔板(3)的倾斜设置,以及坡面的协调作用而自动滚出,从而滚落道搭接在运输箱(4)侧边的输送板(6)上,从而输送到地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在运输时将所有排水管道(2)堆叠在运输箱(4)中,其特征在于,将排水管道(2)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堆积在运输箱(4)内,且每根排水管道(2)的轴向与运输箱(4)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排水管道(2)的各列之间平行布置,左右两侧排水管道(2)之间相接处的排水管道(2)堆叠为下底为弧形的等腰梯形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列排水管道(2)以倚靠的方式逐一堆叠在一块隔板(3)上,所述隔板(3)顶端弹性阻尼铰接在运输箱(4)的内顶面上,且在自由状态下,隔板(3)底端与所述坡面之间的间隙能供一根排水管道(2)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利工程用水利管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除了位于运输箱(4)两侧的两块隔板(3)为г型外,其余隔板(3)均包括一个呈г型的上板段(301)和呈v型的下板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涛卫伟程会强赵建军任刚
申请(专利权)人:任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