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氧系统及制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65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制氧系统,包括吸干模块、制氧模块、第一缓冲结构及储氧结构,吸干模块与制氧模块相连接,吸干模块用于通入压缩空气,并对压缩空气进行吸附除水,以得到干燥空气并通入制氧模块,制氧模块用于净化干燥空气,以得到富氧空气并通入储氧结构,吸干模块与制氧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冲洗管道,第一缓冲结构连接在制氧模块与储氧结构之间,第一缓冲结构设有分支结构,分支结构与制氧模块相连接,第一缓冲结构用于将部分富氧空气通过分支结构通入制氧模块,并经冲洗管道回流至吸干模块进行冲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富氧空气通过冲洗管道回流至吸干模块中,并对吸干模块吹洗再生,如此能够减少吸干模块的自身耗气量,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空气净化,特别是涉及一种制氧系统及制氧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空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制氧机。制氧机一般利用变压吸附法进行制氧,通常包括吸附和解吸两个主要步骤。在吸附过程中,压缩空气首先被吸入到含有分子筛的吸附塔中,其中的氮气和其他杂质被吸附到分子筛表面上,而富含氧气的气流则通过分子筛直接流出。在解吸过程中,通过改变温度或压力等条件,使得分子筛释放已经吸附的氮气和其他杂质,从而再次恢复吸附能力。

2、相关技术中的制氧机一般需要外置配备吸干机,吸干机一般用于预先对压缩空气进行深度除水以得到干燥空气。

3、然而,制氧机与吸干机的联动性及一体性较差,且吸干机为了维持稳定工作,需要消耗自身生成的干燥空气作为再生气体对吸干机的吸附剂进行吹洗再生,因此为了满足原有的氧气产量,需要加大压缩空气的进气量,从而增加了制氧工艺流程的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相关技术中制氧机与吸干机的联动性及一体性较差,且能耗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制氧系统及制氧方法。>

2、一种制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系统包括吸干模块、制氧模块、第一缓冲结构及储氧结构,所述吸干模块与所述制氧模块相连接,所述吸干模块用于通入压缩空气,并对压缩空气进行吸附除水,以得到干燥空气并通入所述制氧模块,所述制氧模块用于净化干燥空气,以得到富氧空气并通入所述储氧结构,所述吸干模块与所述制氧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冲洗管道,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连接在所述制氧模块与所述储氧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设有分支结构,所述分支结构与所述制氧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结构用于将部分富氧空气通过所述分支结构通入所述制氧模块,并经所述冲洗管道回流至所述吸干模块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系统包括吸干模块、制氧模块、第一缓冲结构及储氧结构,所述吸干模块与所述制氧模块相连接,所述吸干模块用于通入压缩空气,并对压缩空气进行吸附除水,以得到干燥空气并通入所述制氧模块,所述制氧模块用于净化干燥空气,以得到富氧空气并通入所述储氧结构,所述吸干模块与所述制氧模块之间还连接有冲洗管道,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连接在所述制氧模块与所述储氧结构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结构设有分支结构,所述分支结构与所述制氧模块相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结构用于将部分富氧空气通过所述分支结构通入所述制氧模块,并经所述冲洗管道回流至所述吸干模块进行冲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干模块包括第一吸附组件及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一吸附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进气管、第一吸附塔及第一出气管,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进气管、第二吸附塔及第二出气管,所述第一吸附塔及所述第二吸附塔用于交替进行吸附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干模块还包括第一连通管道,所述第一连通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管及所述第二出气管,所述冲洗管道与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干模块还包括第一均压管道,所述第一均压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浩许跃秦鹏李佳宁齐亮杨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泰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