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源车车厢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源车车厢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056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车车厢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属于电源车车厢技术领域,该电源车车厢包括车厢主体;滑槽,开设于车厢主体的顶壁灯槽,开设于滑槽的顶壁上;照明灯体,固定于灯槽内,且照明灯体不位于滑槽内;供电机构,设置于车厢主体上用于给照明灯体提供电能;挡板,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用于保护照明灯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有的照明灯体,其能够在夜晚时对车厢主体起到照明作用,使得车厢主体内在夜晚作业时,也能够保持亮度,使得安全性能提高,同时通过设有的挡板在滑槽内滑动,在照明灯体照明时,滑动至一侧,不挡住照明灯体,在照明灯体不使用时,滑动至照明灯体的下侧,对照明灯体进行保护,使得照明灯体不易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源车车厢,具体涉及一种电源车车厢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源车属于电力应急装备,根据不同地域客户的需求定制开发,并且由原来单一的燃油发电机组电源车延伸到ups电源车、氢燃料电源车、飞轮ups电源车和半挂电源车等类型,目前电源车车厢是设置于车头后部分,用于承载货物或者安装电源车自带设备。

2、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厢结构较为简单,通常都是一个箱体,一侧与车头贴合,另一侧安装有门,用于进出车厢,但是现有的车厢内部几乎都不带照明灯,害怕装载货物时,货物晃动可能会对照明灯造成损坏,但是不具备照明灯,在夜晚的情况下,会使得在车厢内操作的作业较为麻烦,非常不便,因此我们提供一种电源车车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车车厢及其智能化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厢内部几乎都不带照明灯,害怕装载货物时,货物晃动可能会对照明灯造成损坏,但是不具备照明灯,在夜晚的情况下,会使得在车厢内操作的作业较为麻烦,非常不便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源车车厢,包括:

4、车厢主体;

5、滑槽,开设于所述车厢主体的顶壁

6、灯槽,开设于所述滑槽的顶壁上;

7、照明灯体,固定于所述灯槽内,且所述照明灯体不位于所述滑槽内;

8、供电机构,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上用于给所述照明灯体提供电能;

9、挡板,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用于保护所述照明灯体;

10、驱动机构,与所述挡板连接以实现驱动挡板横向移动;以及

11、控制机构,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内,用于控制电器元件的运行。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13、驱动槽,开设于所述车厢主体的顶部,并与所述滑槽连通;以及

14、电动推杆,固定于所述驱动槽的一侧端,且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挡板的一侧端。

1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挡板的两侧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内。

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供电机构包括:

17、光伏板,设置于所述车厢主体的顶部;

18、锂电池箱,固定于所述车厢主体的顶部,用于存储所述光伏板转换的电能,所述锂电池箱与所述电动推杆和照明灯体电性连接;以及

19、支撑柱,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锂电池箱的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光伏板的底部固定。

2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厢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凹形板,所述光伏板和锂电池箱均位于所述凹形板的内侧。

2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厢主体的一侧端为开口,用于连接车厢门,所述车厢主体的另一侧端为封口,用于连接车头。

22、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厢主体靠近车头的一侧端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

23、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24、控制槽,开设于所述车厢主体的一侧内壁;

25、控制面板,固定于所述控制槽内,所述控制面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控制槽内,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电动推杆和照明灯体均电性连接。

2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厢主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通风孔,两个所述通风孔的内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沉头槽,两个所述通风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两个所述螺纹堵头相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把手槽和标示线。

27、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车厢主体的一侧端固定设置有爬梯,所述车厢主体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卡槽,其中两个所述卡槽内活动卡接有分隔板。

28、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源车车厢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1,本装置使用时,当需要照明时,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带动挡板5向车头一侧移动,不对照明灯体4进行遮挡,然后控制照明灯体4亮起,进行照明;当不需要照明时,通过控制面板19控制电动推杆9的伸出端带动挡板5向车尾一侧移动,将照明灯体4挡住,从而能够对照明灯体4进行保护,使得照明灯体4不易损坏;

30、步骤2,通过光伏板11接收太阳能,然后进行转化成电能,存储于锂电池箱13内,供电动推杆9和照明灯体4进行电力消耗。

31、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步骤1实施过程中,还包括引入决策树算法,通过环境光线传感器感知周围光照情况,实现对照明灯体亮度的自适应调节;同时利用上述决策树算法,使挡板能够根据步骤1的决策规则进行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为:

32、步骤a,收集环境光线传感器、电动推杆位置、控制面板指令、照明灯体状态、挡板位置状态相关数据,构建训练数据集:

33、环境光线数据采集:使用环境光线传感器来感知周围光照情况,收集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照强度数据;

34、电动推杆位置数据采集:监测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位置,以了解挡板的当前位置;记录电动推杆的运动过程,包括移动的速度和方向;

35、挡板位置数据采集:记录挡板的位置,即挡住照明灯体还是不挡住照明灯体;跟踪挡板的运动,以了解挡板如何响应用户和光照条件的变化;

36、控制面板输入数据采集:

37、获取从控制面板输入的控制信号,包括启动照明和关闭照明的指令,调节照明亮度的指令;

38、记录用户的操作行为,包括何时启动照明、何时关闭照明;

39、照明灯体状态数据采集:监测照明灯体的状态,包括亮起和关闭状态;

40、步骤b,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噪、处理缺失值预处理步骤,在引入决策树学习算法时,需要构建特征向量,以下数据作为特征向量的组成部分:

41、环境光线强度:将环境光线传感器测得的光照强度作为一个特征;可以量化为低、中、高等级别,或者使用具体的光照强度数值;

42、电动推杆位置:记录电动推杆的伸出端位置,以表示挡板的当前位置;将推杆位置映射为一个数值,表示挡板相对于车头的偏移;

43、控制面板指令:将来自控制面板的指令作为特征,以表示用户是否需要照明或关闭照明,使用二元变量,如1表示需要照明,0表示不需要照明;

44、照明灯体状态:记录照明灯体的状态,包括亮起和关闭状态,使用二元变量表示照明灯体是否处于亮起状态;

45、挡板位置状态:记录挡板的位置状态,即挡住照明灯体还是不挡住,使用二元变量表示挡板是否挡住照明灯体;

46、时间特征:考虑将时间作为特征,以考虑不同时间段内光照的变化;将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或者更细粒度的时间段;

47、这些特征可以组成一个特征向量,用于训练决策树学习算法,在训练过程中,算法将学习如何根据这些特征做出智能决策,以实现自适应调节照明灯体亮度和挡板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两侧端均固定有限位块(6),所述滑槽(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两个所述限位块(6)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顶部固定有凹形板(10),所述光伏板(11)和锂电池箱(13)均位于所述凹形板(1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一侧端为开口,用于连接车厢门,所述车厢主体(1)的另一侧端为封口,用于连接车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靠近车头的一侧端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通风孔(20),两个所述通风孔(20)的内侧边缘处均开设有沉头槽(21),两个所述通风孔(20)内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堵头(22),两个所述螺纹堵头(22)相靠近的端部均设置有把手槽(23)和标示线(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一侧端固定设置有爬梯(14),所述车厢主体(1)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卡槽(15),其中两个所述卡槽(15)内活动卡接有分隔板(16)。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的智能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实施过程中,还包括引入决策树算法,通过环境光线传感器感知周围光照情况,实现对照明灯体亮度的自适应调节;同时利用上述决策树算法,使挡板能够根据步骤1的决策规则进行调整;具体实施过程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5)的两侧端均固定有限位块(6),所述滑槽(2)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两个所述限位块(6)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槽(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顶部固定有凹形板(10),所述光伏板(11)和锂电池箱(13)均位于所述凹形板(1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的一侧端为开口,用于连接车厢门,所述车厢主体(1)的另一侧端为封口,用于连接车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靠近车头的一侧端部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家春何鹏翔戴家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轻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