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组件及天窗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55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组件及天窗总成,其中,天窗组件包括:卷轴;两个支座;拉杆;帘布;以及支撑杆,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延伸部。优点在于:1、在拆装天窗总成时,支撑杆可避让拉杆或拉杆上的把手,避免发生干涉,便于安装拆卸;2、可以直接供货到车间,无需再单独进行支撑杆、支座与帘布的组装,省去了支撑杆及支座的单独包装成本;3、所需的螺栓数量大大减少,降低了材料成本,简化了生产工序;4、天窗组件减少了车内占用空间,增加了车内视野度和空间感;5、支座与支撑杆通过旋转实现自锁,省去了繁琐的工序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天窗组件及天窗总成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天窗总成一般是由玻璃总成与遮阳帘框架总成两大部分组成,并通过十余颗螺栓进行固定;而遮阳帘框架总成又由后横梁总成、导轨总成、前横梁总成、遮阳帘等结构组成,各分总成之间通过多颗螺栓进行连接固定。

2、现有的天窗总成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3、1、后横梁与遮阳帘框架总成拼接后,装拆遮阳帘时,后横梁会与手动遮阳帘的拉杆或拉杆上的把手发生干涉,导致安装拆卸繁琐;

4、2、后横梁、遮阳帘及遮阳帘支座为分开独立组装供货,包装成本增加;

5、3、玻璃总成和遮阳帘框架总成需要使用的固定螺栓数量较多,车间生产工序繁琐,螺栓固定节拍加长,容易成为瓶颈工序,影响生产效率;

6、4、塑料后横梁总成体积大,车内占用空间多,注塑成型时原料消耗高,零件采购成本增加;

7、5、构成天窗总成的零件种类多,间接导致生产工序、占用场地、人工成本以及制造装配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窗组件,用于固定在玻璃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部均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身部,所述头部设有凸起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配合孔和避让部,所述身部贯穿所述配合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孔在所述支撑杆的升降方向上存在间隙,使得所述配合部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身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定位件的轴向上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一转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组件,用于固定在玻璃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延伸部均设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包括相连的头部和身部,所述头部设有凸起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包括配合孔和避让部,所述身部贯穿所述配合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配合孔在所述支撑杆的升降方向上存在间隙,使得所述配合部可活动地保持在所述身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定位件的轴向上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相对于所述配合部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在所述第一转动位置上,所述头部与所述避让部错位,使得所述配合部保持在所述身部;在所述第二转动位置上,所述头部与所述避让部对齐,使得所述配合部从所述身部脱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一个所述延伸部设有第一定位子件,所述支撑杆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子件连接的第一配合子部;所述第一定位子件的身部的外径与所述第一配合子部的配合孔的内径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延伸部设有第二定位子件,所述支撑杆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子件连接的第二配合子部;所述第二定位子件的身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配合子部在的配合孔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到所述玻璃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杆到所述玻璃的内表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越王保永杨扬申葳王昱朱桂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