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371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9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包括取筐线和回筐线,取筐线位于安检机之前,通过机架支撑传送系统一和向安检机方向移动的已承载物品的空筐;机架底部为回筐线,通过传送系统二输送来自安检机方向的已卸载物品的空筐,并运转空筐向取筐口方向移动;回筐线包括:收集线,收集线直线输送来自安检机的空筐;蓄筐线,收集线后连接有蓄筐线,蓄筐线将来自收集线的空筐移动至竖向并行状态;取筐输送线,蓄筐线后连接有取筐输送线,取筐输送线接收来自蓄筐线逐渐横向移动的空筐至取筐口。本技术增加了的蓄筐功能,吐筐速度有保障,降低了安检口人流拥堵情况,改善了安检秩序,提高了机场行李安检的效率和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场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出行的快速便捷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民航业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各大机场人流量越来越大,而传统的机场行李安检线回筐装置的回筐线一般包括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所述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整体上处于平行状态,由此决定了行李筐11在电动辊筒驱动下,沿机架12回筐线上的第一段13和第二段14长度方向一个挨着一个的平行移动,由于机架12的长度有限,如图1所示,人流量大时,蓄筐量少,吐筐速度跟不上,造成安检口人流拥堵,秩序混乱,影响机场整体的形象。可见传统的机场行李安检线回筐装置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快速的回筐装置以提高安检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解决传统的机场行李安检线回筐装置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包括取筐线和回筐线,所述取筐线位于安检机之前,通过机架支撑传送系统一和向所述安检机方向移动的已承载物品的空筐;所述机架底部为回筐线,通过传送系统二输送来自所述安检机方向的已卸载物品的空筐,并运转所述空筐向取筐口方向移动;

3、所述回筐线包括:

4、收集线,所述收集线直线输送来自所述安检机的空筐;

5、蓄筐线,所述收集线后连接有蓄筐线,所述蓄筐线将来自所述收集线的空筐移动至竖向并行状态;

6、取筐输送线,所述蓄筐线后连接有取筐输送线,所述取筐输送线接收来自所述蓄筐线逐渐横向移动的空筐至所述取筐口。

7、进一步地,所述蓄筐线上具有环向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两端与所述机架连接支撑。

8、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运行的运输链条,所述运输链条通过所述传送系统二驱动移动,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有多个挂钩,挂取与其接触的且来自所述收集线的空筐,所述空筐跟随所述运输链条由横向状态逐渐变为竖向状态再逐渐变为横向状态。

9、进一步地,两组同步运行的所述运输链条朝向所述取筐口侧呈八字形布置,两组所述运输链条最大分开距离大于所述空筐的宽度值。

10、进一步地,两组所述运输链条上的挂钩位置一一对应。

11、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为l形,其固定于所述运输链条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线上靠近所述蓄筐线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蓄筐线靠近所述取筐输送线处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取筐输送线上靠近所述取筐口上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及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送系统一和所述传送系统二,所述传送系统二分别带动所述收集线,所述蓄筐线及所述取筐输送线的链条驱动电机。

13、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通过回筐装置中增加的蓄筐线,将原本横向状态运行的空筐改变为多空筐竖向并行状态,由此在蓄筐线内能够容纳更多的空筐,并将空筐通过取筐输送线连续的输送至取筐口,由此增加了的蓄筐功能,吐筐速度有保障,降低了安检口人流拥堵情况,改善了安检秩序,提高了机场行李安检的效率和便利性,提升了机场整体的形象。

14、环向的输送机构承载空筐量大,进一步提高了蓄筐能力。

15、通过两组同步运行的运输链条上的挂钩能够改变空筐的移动状态,满足了蓄筐的功能。运输链条呈八字形布置,两运输链条最大分开距离大于所述空筐的宽度值,由此当空筐运行至两运输链条最大分开距离处,空筐与挂钩脱离,进入到取筐输送线。

16、本技术通过集成多个光电传感器作为空位检测,并将空位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控制传送系统二中的收集线,蓄筐线及取筐输送线的链条驱动电机工作补筐,由此实现了行李安检过程中回收空筐的自动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包括取筐线和回筐线,所述取筐线位于安检机(15)之前,通过机架(12)支撑传送系统一和向所述安检机(15)方向移动的已承载物品的空筐(11);所述机架(12)底部为回筐线,通过传送系统二输送来自所述安检机(15)方向的已卸载物品的空筐(11),并运转所述空筐(11)向取筐口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筐线(22)上具有环向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两端与所述机架(12)连接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运行的运输链条(221),所述运输链条(221)通过所述传送系统二驱动移动,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有多个挂钩(222),挂取与其接触的且来自所述收集线(21)的空筐(11),所述空筐(11)跟随所述运输链条(221)由横向状态逐渐变为竖向状态再逐渐变为横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同步运行的所述运输链条(221)朝向所述取筐口侧呈八字形布置,两组所述运输链条(221)最大分开距离大于所述空筐(11)的宽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运输链条(221)上的挂钩(222)位置一一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22)为L形,其固定于所述运输链条(22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线(21)上靠近所述蓄筐线(22)处设置有第一光电传感器(26),所述蓄筐线(22)靠近所述取筐输送线(23)处设置有第二光电传感器(25),所述取筐输送线(23)上靠近所述取筐口上设置有第三光电传感器(24),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26)、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25)及所述第三光电传感器(24)均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传送系统一和所述传送系统二,所述传送系统二分别带动所述收集线(21),所述蓄筐线(22)及所述取筐输送线(23)的链条驱动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包括取筐线和回筐线,所述取筐线位于安检机(15)之前,通过机架(12)支撑传送系统一和向所述安检机(15)方向移动的已承载物品的空筐(11);所述机架(12)底部为回筐线,通过传送系统二输送来自所述安检机(15)方向的已卸载物品的空筐(11),并运转所述空筐(11)向取筐口方向移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筐线(22)上具有环向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两端与所述机架(12)连接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上对称设置有两组同步运行的运输链条(221),所述运输链条(221)通过所述传送系统二驱动移动,其长度方向上等间距布置有多个挂钩(222),挂取与其接触的且来自所述收集线(21)的空筐(11),所述空筐(11)跟随所述运输链条(221)由横向状态逐渐变为竖向状态再逐渐变为横向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蓄筐的机场行李回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同步运行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学孙永胜赵美玲赵洪坤李梁崔鸿刚唐嘉刘林海张炜赵进旺田雨川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昆船智慧机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