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0266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和重物(3);镁合金管材(10)和重物(3)均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1)内;镁合金管材(10)的一端与加热装置(1)顶部固定连接,镁合金管材(10)与水平面垂直布置,镁合金管材(10)的另一端与重物(3)相连;重物(3)为镁合金管材(10)提供管材校直所需的作用力,加热装置(1)用于给所述镁合金管材(10)加热。本技术针对镁合金管材常温变形能力差,易产生裂纹的特性,设计了适用于镁合金管材的校直装置,利用加热装置配合重物的校直方式,避免了使用滚轮,解决镁合金管材校直过程中由于常温变形能力差导致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校正装置,具体地,涉及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尤其地,涉及镁合金微细管材校直装置。


技术介绍

1、镁合金微细管材主要用于镁合金血管支架的加工。镁合金血管支架可以在植入前期提供血管病变处需要的支撑力,而随着病变处逐渐愈合,镁合金血管支架也会逐渐降解直至完全消失,避免患者后期的排异反应。因此,镁合金血管支架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新一代血管支架。

2、镁合金血管支架的加工要求管材具有很好的直线度。但是,镁合金变形能力较差,导致传统的管材校直技术并不适用。因此,开发适用于镁合金微细管材的校直技术对镁合金血管支架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针对镁合金微细管材缺乏好的校直方法。而在管材校直领域,如图1所示,目前常见的管材为铁管、铝管等材质,其使用的方法为利用多组滚轮反复弯曲管材以消除管材本身的弯曲。

4、而对于使用滚轮的管材校直方法,其原理是对管材弯曲部位施加大于管材内应力的变形才能达到校直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变形能力强的材料来说是可以的,但是镁合金的变形能力较差,尤其是镁合金微细管材的尺寸小、壁厚薄,在施加变形的过程中极易导致裂纹的产生,从而使校直失败并且损伤管材。因此,这种方式并不适合镁合金管材的校直。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

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重物;镁合金管材和所述重物均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内;所述镁合金管材的一端与所述加热装置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镁合金管材与水平面垂直布置,所述镁合金管材的另一端与所述重物相连;所述重物为所述镁合金管材提供管材校直所需的作用力,所述加热装置用于给所述镁合金管材加热。

3、优选的,所述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所述镁合金管材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杆与所述加热装置的顶部连接。

4、优选的,所述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横杆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镁合金管材的固定位点,所述镁合金管材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固定位点连接;所述镁合金管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重物相连。

5、优选的,所述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布置在所述重物的下方;当所述镁合金管材达到管材校直所需的变形量时,所述重物底部与所述垫块相接触。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塞头、第一挂钩;所述第一塞头安装在所述镁合金管材的一端,所述第一挂钩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塞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位点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环箍;所述第一环箍套装在所述镁合金管材上安装有所述第一塞头的一端。

8、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塞头、第二挂钩;所述第二塞头安装在所述镁合金管材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挂钩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塞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重物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环箍;所述第二环箍套装在所述镁合金管材上安装有所述第二塞头的一端。优选的,所述重物为砝码。

10、优选的,所述镁合金管材为稀土镁合金管材,所述加热装置的升温速率1-10℃/min,保温温度200-500℃。

11、优选的,加热装置上开设有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出口均设置有可拆卸堵头。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本技术针对镁合金管材常温变形能力差、易产生裂纹的特性,提供了适用于镁合金管材的校直装置,利用加热装置配合重物的校直方式,避免了使用滚轮,解决镁合金管材校直过程中常温变形能力差,易开裂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1)和重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4);所述垫块(4)布置在所述重物(3)的下方;当所述镁合金管材(10)达到管材校直所需的变形量时,所述重物(3)底部与所述垫块(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2),所述横杆(2)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顶部,所述镁合金管材(10)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杆(2)与所述加热装置(1)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塞头(6)、第一挂钩(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一环箍(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塞头(61)、第二挂钩(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环箍(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管材(10)为稀土镁合金管材,所述加热装置(1)的升温速率1-10℃/min,保温温度200-5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上开设有气体进口与气体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气体出口均设置有可拆卸堵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装置(1)和重物(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块(4);所述垫块(4)布置在所述重物(3)的下方;当所述镁合金管材(10)达到管材校直所需的变形量时,所述重物(3)底部与所述垫块(4)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2),所述横杆(2)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顶部,所述镁合金管材(10)的一端通过所述横杆(2)与所述加热装置(1)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管材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塞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龙魏廷发袁国生张春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