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9132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接骨板包括:可降解中间板、可降解外环以及可降解连接杆,所述可降解连接杆连接所述可降解中间板与所述可降解外环,且所述可降解连接杆均匀分布在所述可降解中间板的周侧,所述可降解外环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可降解连接杆一一对应;所述接骨板的厚度h为0.5mm~1.5m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中间板、外环、连接杆以及固定孔配合形成接骨板最简洁的支撑结构,并确保其薄弱环节不在有效固定期内失效或断裂,固定孔嵌入可降解外环,而不是从接骨板本体向外延伸,该结构可以尽量减少接骨板体积,同时维持其一定的宽度,以确保其在有效固定期内维持一定的力学性能。定期内维持一定的力学性能。定期内维持一定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升,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开颅手术的手术量逐年上升,开颅手术后游离颅骨瓣的固定也变得愈发重要。目前常规的固定方式为接骨板与螺钉配合,常用的接骨板为直型两孔接骨板,一头连接颅骨,另一头跨过骨缝连接游离颅骨瓣,通过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颅骨瓣。但开颅手术一般需要骨钻预先打孔,然后通过铣刀切出游离颅骨瓣,因此在游离颅骨瓣固定时,铣刀切割产生的骨缝可以用直型两孔接骨板固定,但骨钻钻出孔(直径远大于骨缝宽度)处,直型两孔接骨板的固定效果往往不佳。
[0003]目前针对游离颅骨瓣的骨钻钻出孔处,一般采用圆形或六边形接骨板进行固定,这类接骨板一般起到两个作用,一是固定游离颅骨瓣;二是覆盖住骨钻钻出孔,防止颅内物质漏出。基于其兼具这两种优势,圆形或六边形接骨板还可用于较小面积颅骨缺损的修复以及微型颅骨手术(仅用骨钻打孔,然后覆盖该孔洞)的固定。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降解中间板(1)、可降解外环(2)以及可降解连接杆(3),所述可降解连接杆(3)连接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与所述可降解外环(2),且所述可降解连接杆(3)均匀分布在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的周侧,所述可降解外环(2)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所述固定孔(4)与所述可降解连接杆(3)一一对应;所述接骨板的厚度h为0.5mm~1.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与所述可降解外环(2)同心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4)包括沉头孔,所述固定孔(4)上设置有供螺钉穿过的固定孔通孔(41)和固定孔外周(42),所述固定孔外周(42)的宽度W1为0.6mm~3mm,所述固定孔(4)的数量为4个~8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内部无网孔,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的形状包括圆形或正多边形,圆形的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的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孔外周(42)的宽度W1,正多边形的所述可降解中间板(1)的内切圆直径不小于所述固定孔外周(42)的宽度W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降解金属颅骨接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外环(2)的形状包括圆环或正多边形环,圆环形的所述可降解外环(2)的外径与内径之差的一半不小于所述固定孔外周(42)的宽度W1,正多边形的所述可降解外环(2)的每条边的宽度均不小于所述固定孔外周(42)的宽度W1。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尹林崔志强卢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