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023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8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本技术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通过设置的上背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的背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的腰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腰部进行支撑,同时,在腰部支撑组件的背面设置的气囊安装位可容纳气囊,从而在气囊膨胀时带动腰部支撑组件进行翻动,从而使腰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腰部进行更为直接的应力接触,并且,通过控制气囊的膨胀程度,可有效调节腰部支撑组件的翻转弧度,进而使腰部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发生改变,从而满足不同驾驶员对于腰部支撑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具体为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的不断升级,驾驶员对于舒适性的要求逐渐提高,为了避免驾驶员长途驾驶造成的腰背酸痛,现有的汽车座椅通常安装了气动腰托,通过调节腰托气囊的膨胀程度来调节对驾驶员腰部的支撑力度,由于气囊的大小及安装位置均是固定的,即便能够通过调节气囊的膨胀程度而调整对腰部支撑的力度,但无法调整支撑的位置,并且由于气囊较软,对腰部的支撑力度也存在不足。

2、对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自由调节腰部支撑位置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以对驾驶员腰部进行不同位置的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包括:

3、上背部支撑组件和腰部支撑组件;以及

4、所述上背部支撑组件和所述腰部支撑组件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弹簧丝相连接;

5、所述腰部支撑组件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气囊的安装位;其中

6、所述腰部支撑组件适于根据气囊的不同膨胀程度翻动至不同倾斜姿态,从而对驾驶员腰部进行不同位置的支撑。

7、进一步,所述腰部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支撑管和设置在相邻两支撑管之间的连接板;其中

8、所述支撑管的内径与所述连接弹簧丝的直径相匹配;以及

9、所述连接弹簧丝的末端由所述上背部支撑组件中伸出后插入至所述支撑管中;

10、气囊膨胀后带动所述支撑板翻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撑管转动,以将支撑管定位至不同位置。

11、进一步,所述支撑管包括:弧形段和与所述连接板一体成型的连接直段;以及

12、所述气囊部分卡入在所述弧形段内,以在其膨胀时填充所述弧形段背部空隙。

13、进一步,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弧形缺口,以使所述气囊部分伸出。

14、进一步,所述上背部支撑组件包括若干横向支撑片,各所述横向支撑片上均开设有透气孔。

15、进一步,所述上背部支撑组件和腰部支撑组件的材质均采用pp塑料。

16、进一步,所述连接弹簧丝的材质为镀锌钢丝。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通过设置的上背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的背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的腰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腰部进行支撑,同时,在腰部支撑组件的背面设置的气囊安装位可容纳气囊,从而在气囊膨胀时带动腰部支撑组件进行翻动,从而使腰部支撑组件对驾驶员腰部进行更为直接的应力接触,并且,通过控制气囊的膨胀程度,可有效调节腰部支撑组件的翻转弧度,进而使腰部支撑组件的支撑点发生改变,从而满足不同驾驶员对于腰部支撑需求。

18、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驾驶位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驾驶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所思路
申请(专利权)人:新发展长春汽车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