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放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57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涉及充放电设备,包括主机,主机连接设置有充电枪,充电枪用于接通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枪包括PE端子和CC端子;主机还设置有电网接口,电网接口用于接通家中的市电电网;PE端子与CC端子之间的连通电路上设置有阻值调节模块,当阻值调节模块设置为第一阻值时,充放电设备被电动汽车识别成充电设备,汽车启动充电模式,用于通过充放电设备对汽车充电;当阻值调节模块设置为第二阻值时,充放电设备被电动汽车识别成放电设备,汽车启动对外放电模式,用于汽车通过充放电设备对外供电。本充放电设备适用于支持V2L功能的电动汽车,设备兼有充电和放电两种功能,便于携带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适用于电动汽车的,兼有充电和放电功能的充放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支持v2l功能vehicle to load的电动汽车,其汽车充电口可以市电电压对外供电,支持v2l功能的汽车,通常配备有充电和放电两种电连接设备。

2、充电设备其一端具有充电枪,充电枪的枪头具有pe、cc、cp、l、n等电连接端子,其中l端子对应交流电的火线,n端子对应交流电的零线,pe、cc、cp等端子用于汽车充/放电时的设备检测。充电设备另一端有电缆可连接家中的插座,当枪头插入汽车充电口后,汽车会检测枪头的pe端子和cc端子间的电阻值,根据阻值,汽车切换为充电模式,允许家中电网通过充电设备为汽车充电。

3、放电设备同样的一端具有充电枪,另一端为排插,当枪头插入汽车充电口后,汽车检测枪头的pe端子和cc端子间的电阻值后,根据阻值,切换为放电模式,此时汽车充电口通过放电设备对外输出市电,其他电器可接入放电设备的排插,取电工作。

4、以上实施方式,用户需要配备、携带两种电连接设备,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于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设备,可兼有充电和放电两种功能。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充放电设备,包括主机,所述主机连接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用于接通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枪包括pe端子和cc端子;主机还设置有电网接口,所述电网接口用于接通家中的市电电网;

>4、所述pe端子与cc端子之间的连通电路上设置有阻值调节模块,当所述阻值调节模块设置为第一阻值时,所述充放电设备被电动汽车识别成充电设备,汽车启动充电模式,用于通过所述充放电设备对汽车充电;

5、当所述阻值调节模块设置为第二阻值时,所述充放电设备被电动汽车识别成放电设备,汽车启动对外放电模式,用于汽车通过所述充放电设备对外供电。

6、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设置有市电输出插口,当所述阻值调节模块设置为第二阻值时,汽车启动对外放电模式,用于汽车通过市电输出插口对外供电。

7、进一步的,所述阻值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开关模块s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至少包括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

8、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连通到第一切换点时,所述第一电阻r1连接在pe端子与cc端子之间的连通电路上,达成所述第一阻值;

9、当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连通到第二切换点时,所述第二电阻r2连接在pe端子与cc端子之间的连通电路上,达成所述第二阻值。

10、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枪还包括l端子、n端子和cp端子。

11、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具有第一整流桥、第二整流桥、来电检测模块、dc降压模块和控制模块;

12、所述电网接口、第一整流桥、dc降压模块顺序接通,用于将来自家中电网的输入市电整流降压为直流电;

13、所述充电枪、第二整流桥、dc降压模块顺序接通,用于将来自汽车充电口的输入市电整流降压为直流电;

14、所述dc降压模块分别接通控制模块、阻值调节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s2,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分别为各模块供电;

15、所述电网接口、来电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顺序接通,用于当来电检测模块检测到电网接口有输入电时,来电检测模块向控制模块发送来电信号;

16、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设置在电网接口、充电枪和市电输出插口之间,且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包括第三切换点和第四切换点;

17、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连通到第三切换点时,电网接口与充电枪接通,用于实现通过充放电设备对汽车充电;

18、当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连通到第四切换点时,市电输出插口与充电枪接通,用于实现汽车通过市电输出插口对外供电;

19、所述控制模块分别接通阻值调节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s2,用于控制模块基于所述来电信号,向阻值调节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s2发送控制信号;

20、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包括第一继电器,且第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一切换点,第一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为所述第二切换点。

21、进一步的,所述dc降压模块还接通来电检测模块,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为来电检测模块供电。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包括第二继电器,且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三切换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为所述第四切换点。

23、进一步的,所述来电检测模块包括光耦、整流二极管、限流电阻和上拉电阻;

24、待测市电供电路径零线、整流二极管、限流电阻、光耦的输入端、待测市电供电路径火线,顺序接通形成回路;

25、所述dc降压模块的正极、上拉电阻、光耦的输出端、dc降压模块的负极,顺序接通形成回路,所述控制模块接通在光耦的输出端与上拉电阻之间;

26、用于当待测市电有来电时,光耦的输出端导通,使控制模块接收到低电平作为所述来电信号。

27、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还包括usb充电插口,所述dc降压模块接通所述usb充电插口,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通过usb充电插口对外输出5伏直流电。

28、进一步的,还包括可充电的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具有充电用的接口;

29、所述主机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槽内充电口,所述照明灯可拆卸的嵌设在凹槽内,且其充电用的接口与槽内充电口接触导通;

30、所述dc降压模块与槽内充电口电连接,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通过槽内充电口对所述照明灯充电。

3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的充放电设备适用于支持v2l功能的电动汽车,本设备的充电枪在pe端子与cc端子之间具有阻值调节模块,通过切换阻值调节模块的电阻值,使汽车将本设备识别为充电设备或放电设备,汽车会启动的充电功能或放电功能。进而实现通过本设备对汽车充电或汽车对外放电,一台设备兼有充电和放电两种功能,便于携带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放电设备,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连接设置有充电枪(2),所述充电枪(2)用于接通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枪(2)包括PE端子(21)和CC端子(22);主机(1)还设置有电网接口(3),所述电网接口(3)用于接通家中的市电电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还设置有市电输出插口(11),当所述阻值调节模块(90)设置为第二阻值时,汽车启动对外放电模式,用于汽车通过市电输出插口(11)对外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调节模块(9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开关模块S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至少包括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2)还包括L端子、N端子和CP端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还具有第一整流桥、第二整流桥、来电检测模块(91)、DC降压模块和控制模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C降压模块还接通来电检测模块(91),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为来电检测模块(91)供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模块S2包括第二继电器,且第二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为所述第三切换点,第二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为所述第四切换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电检测模块(91)包括光耦(912)、整流二极管(913)、限流电阻(914)和上拉电阻(915);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还包括USB充电插口(12),所述DC降压模块接通所述USB充电插口(12),用于DC降压模块的输出直流电通过USB充电插口(12)对外输出5伏直流电。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充电的照明灯(4),所述照明灯(4)具有充电用的接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充放电设备,包括主机(1),所述主机(1)连接设置有充电枪(2),所述充电枪(2)用于接通电动汽车的充电口,充电枪(2)包括pe端子(21)和cc端子(22);主机(1)还设置有电网接口(3),所述电网接口(3)用于接通家中的市电电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还设置有市电输出插口(11),当所述阻值调节模块(90)设置为第二阻值时,汽车启动对外放电模式,用于汽车通过市电输出插口(11)对外供电。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值调节模块(9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开关模块s1,所述第一开关模块s1至少包括第一切换点和第二切换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2)还包括l端子、n端子和cp端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放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还具有第一整流桥、第二整流桥、来电检测模块(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武张永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品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