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390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带装置,包括:第一接带机构,用于固定第一料带;备胶机构,用于将胶带放置于被第一接带机构固定的第一料带上;第二接带机构,用于将第二料带放置于胶带背离第一料带的一侧;压合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压合板与第二压合板,第一压合板与第二压合板能够在第一料带的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并分别从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压持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第一料带与第二胶带通过胶带粘结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贴胶带或者订书针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第一料带、胶带及第二料带通过压合机构压合,相对于人工贴胶带形式,贴胶质量高,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小,且不会像订书针形式那样影响料带收放卷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制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接带装置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燃料电池的性能。

2、膜电极包括ccm(catalyst coated membrane,催化剂/质子交换膜组件)、附着于ccm两侧的边框及气体扩散层。由于碳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透气性能,气体扩散层常采用碳纸制备形成。碳纸一般为卷料的形式,为了方便各工序的自动化生产,需要考虑卷料的接带问题。

3、传统的接带形式主要为人工贴胶带接带或者订书针接带,不但造成工作效率低,同时,碳纸的后续处理工序包括浸渍、加热等,人工贴胶带形式很难满足后续要求,而订书针形式会影响料带收放卷精度,不利于后续的连续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上述问题的接带装置。

2、一种接带装置,包括:

3、第一接带机构,用于固定第一料带;

4、备胶机构,用于将胶带放置于被所述第一接带机构固定的所述第一料带上;

5、第二接带机构,用于将第二料带放置于所述胶带背离所述第一料带的一侧;

6、压合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压合板与第二压合板,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能够在所述第一料带的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并分别从所述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压持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通过所述胶带粘结固定。

7、上述接带装置,第一接带机构固定第一料带,备胶机构自动地将胶带放置于第一料带上,第二接带机构自动将第二料带放置于胶带上,压合机构自动将第一料带、胶带及第二料带压合,使得第一料带与第二料带通过胶带粘结牢固,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动贴胶带或者订书针的方式,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第一料带、胶带及第二料带通过压合机构压合,相对于人工贴胶带形式,贴胶质量高,对后续工序的影响小,且不会像订书针形式那样影响料带收放卷精度,利于后续的连续自动化生产。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包括第一吸板,所述第一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所述第二接带机构包括第二吸板,所述第二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

9、所述接带装置还包括切割机构,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二吸板能够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能够压紧被所述第一吸板吸附的所述第一料带,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切割所述第一料带,以形成所述第一料带的末端。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和/或

11、所述第二接带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吸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板包括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的两个第一吸附部,两个所述第一吸附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切割机构的第一切割间隙;和/或

13、所述第二吸板包括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的两个第二吸附部,两个所述第二吸附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切割机构的第二切割间隙。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包括第一吸板,所述第一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所述第二接带机构包括第二吸板,所述第二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

15、所述接带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与外部除尘设备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切割机构切割所述第一料带时产生的粉尘。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二吸板能够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使得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二吸板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二吸板能够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压紧所述第一料带;当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二吸板允许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压合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吸板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和/或

18、所述第二接带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吸板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带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及第二吸板,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备胶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第二吸板用于吸取所述第二料带;

20、所述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备胶机构旋转,使得所述第二吸板与所述备胶机构中一者旋转至面向所述第一接带机构。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贯穿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压合板能够经所述通孔压持所述第一料带。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五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五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压合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和/或

23、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第六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压合板与所述第六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六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压合板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能够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在在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能够允许所述备胶机构将所述胶带放置于所述第一料带上且允许所述第二接带机构将所述第二料带放置于所述胶带背离所述第一料带的一侧;当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压合板与所述第二压合板能够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压持所述第一料带与所述第二料带。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带机构包括第一吸板,所述第一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所述第二接带机构包括第二吸板,所述第二吸板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

26、所述第二接带机构还包括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第二压合板均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吸板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且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压合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压合板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

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带机构还包括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备胶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旋转组件上;

28、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旋转组件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备胶机构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所述旋转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及所述备胶机构旋转,使得所述第二吸板与所述备胶机构中一者旋转至面向所述第一吸板。

29、在其中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包括第一吸板(11),所述第一吸板(11)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200);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2),所述第一吸板(11)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11)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板(11)包括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的两个第一吸附部(111),两个所述第一吸附部(111)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切割机构(70)的第一切割间隙(112);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带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80),所述除尘机构(80)与外部除尘设备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切割机构(70)切割所述第一料带(200)时产生的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包括第一吸板(11),所述第一吸板(11)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200);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吸板(11)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11)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旋转组件(34)及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及所述备胶机构(20)均安装于所述旋转组件(34)上,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取所述第二料带(3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贯穿设有通孔(113),所述第一压合板(41)能够经所述通孔(113)压持所述第一料带(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组件(43),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五驱动组件(43)相连,所述第五驱动组件(43)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压合板(41)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二压合板(42)能够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二压合板(42)在第三状态与第四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二压合板(42)能够允许所述备胶机构(20)将所述胶带(400)放置于所述第一料带(200)上且允许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将所述第二料带(300)放置于所述胶带(400)背离所述第一料带(200)的一侧;当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二压合板(42)能够在所述厚度方向上产生相对运动,以压持所述第一料带(200)与所述第二料带(3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包括第一吸板(11),所述第一吸板(11)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200);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30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还包括旋转组件(34),所述旋转组件(34)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33)相连,所述第二吸板(31)及所述备胶机构(20)均安装于所述旋转组件(34)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还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2),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33)相连,所述第二吸板(31)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板(31)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所述第四驱动组件(33)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2)带动所述第二压合板(42)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合板(41)与所述第二压合板(42)中至少一者为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能够加热所述胶带(4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包括第一吸板(11),所述第一吸板(11)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200);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2),所述第一吸板(11)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12)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11)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运动;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板(11)包括在料带输送方向上依次布设的两个第一吸附部(111),两个所述第一吸附部(111)之间形成容纳所述切割机构(70)的第一切割间隙(112);和/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带装置还包括除尘机构(80),所述除尘机构(80)与外部除尘设备相连,用于排出所述切割机构(70)切割所述第一料带(200)时产生的粉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包括第一吸板(11),所述第一吸板(11)用于吸附所述第一料带(200);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附所述第二料带(3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吸板(11)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板(11)在所述料带输送方向上运动;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带机构(30)包括旋转组件(34)及第二吸板(31),所述第二吸板(31)及所述备胶机构(20)均安装于所述旋转组件(34)上,所述第二吸板(31)用于吸取所述第二料带(3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带机构(10)在所述厚度方向上贯穿设有通孔(113),所述第一压合板(41)能够经所述通孔(113)压持所述第一料带(200)。

10.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氢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