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化工,具体涉及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常规的生物催化体系主要以菌体细胞作为最小的催化单元,通过发酵的形式进行生物催化转化过程。这种模式的主要问题是:(1)不能实现连续生产,而采用批次发酵的形式,生产效率低;(2)不能实现产物原位分离,产品的分离、精制工艺复杂。目前有关微生物连续发酵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主要是沿用固定化酶、酶催化的反应体系,利用菌体包埋的方法提高微生物菌体的活性和发酵实用性。
2、随着材料技术、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打印技术在医用领域内取得了广泛应用,包括颅面移植、冠齿修复、假体器件、医疗设备、外科手术模型、器官打印、药物传输模型、骨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等。cn 110551709a公开了一种纳米纤维素基3d打印的乳酸菌包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方法涉及纳米纤维素基3d打印的乳酸菌包埋材料,其以纳米纤维素和壳聚糖为载体固定乳酸菌,能够实现高效的酸奶连续式循环发酵,可解决乳酸菌保藏难、利用率低及成本高的问题。
3、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是利用微生物特有的氧化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1)将非极性大孔载体加入到含有调和剂和烷烃的浸渍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得到浸渍混合物;(2)菌种经扩大培养,通过pH值酸性调节后,加入一定量的步骤(1)的浸渍混合物进行菌种浓缩,得到混合物料;(3)将混合物料由顶部加入气升环流反应器的内筒体,内筒体底部通入空气进行好氧发酵,当pH值降至3.5~4.5时,加入一定量步骤(1)的浸渍混合物,进行酸性调节和碱性调节,直至发酵结束,得到长链二元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大孔载体为非极性大孔载体,粒径范围0.3-5mm,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链二元酸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内容:(1)将非极性大孔载体加入到含有调和剂和烷烃的浸渍液中,进行浸渍处理,得到浸渍混合物;(2)菌种经扩大培养,通过ph值酸性调节后,加入一定量的步骤(1)的浸渍混合物进行菌种浓缩,得到混合物料;(3)将混合物料由顶部加入气升环流反应器的内筒体,内筒体底部通入空气进行好氧发酵,当ph值降至3.5~4.5时,加入一定量步骤(1)的浸渍混合物,进行酸性调节和碱性调节,直至发酵结束,得到长链二元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大孔载体为非极性大孔载体,粒径范围0.3-5mm,平均孔径0.02~30μm,选自非极性多孔微载体和/或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优选聚丙烯酰胺微球、乙基纤维素微球、树脂微球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调和剂为生物基大分子或长链脂肪酸,生物基大分子选自海藻酸钠、壳多糖中的一种或多种;长链脂肪酸优选十二碳以上脂肪酸,进一步优选为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调和剂与烷烃混合的质量比为1:5~1:50,优选1:1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烷烃为具有11~16个碳原子的烷烃,优选十二碳烷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非极性大孔载体与浸渍液的质量比为1:1~1:5,优选1:2~1:3;其中浸渍温度25~40℃,浸渍时间3~10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扩大培养是指将活化的长链二元酸发酵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种子液,其中培养温度为25~37℃,培养时间为15~48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培养基为蔗糖5~15g/l、玉米浆1~2g/l、酵母膏2.0~4.0g/l、氯化钠0.5~1.2g/l、磷酸二氢钾3.0~3.5g/l、硫酸镁1.2~1.8g/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扩大培养过程中,当ph降低至3~4.5时加入步骤(1)制备的浸渍混合物;浸渍混合物的添加量以烷烃计,烷烃质量浓度为20g/l~100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加入浸渍混合物后,调节ph值为3~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蔗糖20~28g/l、玉米浆0.8~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霖,樊亚超,师文静,廖莎,李晓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