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646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适用于损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本结构是由路用先张板、现浇板与结构缝三部分组成,结构缝包括自应力缝和预切缝,利用自应力缝、路用先张板、现浇板与预切缝四种结构组成了一个新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不但满足了重载交通对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强的要求,又兼顾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载交通快速增加,适用重载交通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里程也越来越长,但是,存在着损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难修复的问题,当前公路养护中迫切需要一种质量高、速度快、经济耐久的维修结构和施工方法。传统方法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存在着刚度小、易开裂、寿命短等缺陷。

2、本专利技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自应力缝、路用先张预制板、现浇板与预切缝四种结构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一种质量高、速度快、经济耐久的新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路用维修结构,具体布设如下:行车道与超车道布设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路用先张板,两个路用先张板之间用自应力纵缝连接,自应力纵缝无缝工作,便于车辆在两车道之间进行安全变道行驶;在路缘带、硬路肩部分,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既满足行车要求又较为经济;用上下自应力横缝把行车道与超车道的路用先张板连接,既保证连接后两个行车道的刚度满足预应力路面的要求,又能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用上下自应力横缝把路缘带与硬路肩的现浇板与混凝土路面纵向连接,自应力横缝的自应力给现浇板一个纵向的压应力,现浇板不会出现横向裂缝,保证了现浇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所以,本专利技术不但满足了重载交通对承载能力高、耐久性强的要求,又兼顾了行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4、1)本专利技术行车道与超车道布设刚度大、承载能力强的路用先张板,路用先张板纵向用自应力缝和预应力混凝土路面连接,维修后的公路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耐久性高。

5、2)路用先张板工厂化预制,标准化生产,绿色环保,质量有保证。

6、路缘带与硬路肩部分采用普通混凝土结构,上下增加自应力缝连接后,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避免裂缝的出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损坏预应力混凝土路面修复难的问题,传统方法用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维修,存在着刚度小、易开裂、寿命短等缺陷。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维修后的公路整体性好、承载能力强、耐久性高,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更加经济、安全、舒适、耐久。

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由路用先张板、现浇板、结构缝三部分组成;

4、所述路用先张板包括超车道的路用先张板与行车道的路用先张板;

5、所述现浇板包括硬路肩现浇板与路缘带现浇板;

6、结构缝是由上自应力横缝、下自应力横缝、自应力纵缝与预切缝组成;

7、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进一步包括上自应力横缝、并联结构板和下自应力横缝;其中所述并联结构板位于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之间;

8、并联结构板由左到右排列为:路缘带现浇板、超车道路用先张板、自应力纵缝、行车道路用先张板、预切缝与硬路肩现浇板。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上自应力横缝、下自应力横缝均与路面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所述自应力纵缝、所述预切缝和路面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与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相垂直。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路缘带现浇板、超车道路用先张板、行车道路用先张板、硬路肩现浇板的位置分别与路面的路缘带、超车道、行车道、硬路肩部分一一对应。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路用先张板是由混凝土、纵向设置的钢绞线、横向设置的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组成。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路用先张板的尺寸为:长5m-9m,宽3.50m-3.70m,高20cm-24cm,混凝土标号40mpa-45mpa,钢绞线的位置设置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以下2cm-3cm的位置,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的纵向间距为60cm-80cm。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与硬路肩现浇板是由混凝土、纵向布设的单排纵向钢筋与横向布设的单排横向钢筋组成。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结构尺寸为:长5m-9m,宽0.5m,高20cm-24cm,混凝土标号为40mpa-45mpa,纵向钢筋布设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上2cm-3cm的位置,横向钢筋纵向间距为60cm-80cm,并布设在纵向钢筋之下。

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硬路肩现浇板结构尺寸为:长5m-9m,宽2.5m-3.0m,高20cm-24cm,纵向钢筋布设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上2cm-3cm,横向钢筋纵向间距60cm-80cm,并布设在纵向钢筋之下。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是由纵向自应力筋、横向自应力筋与高膨胀混凝土组成;

17、所述的自应力纵缝是由横向自应力筋、纵向自应力筋与膨胀混凝土组成;

18、所述的预切缝是沿着行车道先张板与硬路肩现浇板之间预先切割的假缝。

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的尺寸为:宽22cm-25cm,高20cm-24cm,横向长10.5m-11.0m,纵向自应力筋布设为双排钢筋,纵向间距为15cm-20cm,横向自应力筋为上下双排双根钢筋,高膨胀混凝土标号为40mpa-45mpa,90天自应力缝纵向自应力值为2.5mpa-4.0mpa;

20、所述的自应力纵缝的尺寸为:宽10cm,高20cm-24cm,纵向长为5.0m-9.0m,横向布设为双排双根横向自应力筋,纵向间距为60cm-80cm,纵向自应力筋为上下双排单根钢筋,膨胀混凝土标号40mpa-45mpa,90天自应力纵缝横向自应力值1.5mpa-2.5mpa。

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的预切缝的尺寸为:宽4mm-6mm,深7.0cm-8.0cm,缝内灌注材料为热沥青。

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1)所述路用先张板预制:在张拉台上张拉所述钢绞线,绑扎所述先张板的所述横向钢筋,支预制板钢模,浇筑混凝土,振捣充分后用磨光机磨光配合人工收面,养生7天,放张所述钢绞线,移预制板至存梁场;

24、2)凿除损坏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根据路面损坏面积的大小,用混凝土切割机沿着所述上下自应力横缝的外边缘切割长5.44m-9.44宽11m长方形形状的混凝土路面,人工配合机械清除损坏旧路面;

25、3)自应力横缝植筋:在切割损坏预应力路面后形成的上下两个横向立面上,对应上下自应力横缝所布设的纵向自应力筋位置植入纵向自应力锚固筋;

26、4)安装所述路用先张板:对应超车道与行车道的位置,安装所述超车道路用先张板与所述行车道路用先张板,所述路用先张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由路用先张板、现浇板、结构缝三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自应力横缝、下自应力横缝均与路面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所述自应力纵缝、所述预切缝和路面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与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带现浇板、超车道路用先张板、行车道路用先张板、硬路肩现浇板的位置分别与路面的路缘带、超车道、行车道、硬路肩部分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用先张板是由混凝土、纵向设置的钢绞线、横向设置的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用先张板的尺寸为:长5m-9m,宽3.50m-3.70m,高20cm-24cm,混凝土标号40mpa-45mpa,钢绞线的位置设置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以下2cm-3cm的位置,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的纵向间距为60cm-8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与硬路肩现浇板是由混凝土、纵向布设的单排纵向钢筋与横向布设的单排横向钢筋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结构尺寸为:长5m-9m,宽0.5m,高20cm-24cm,混凝土标号为40mpa-45mpa,纵向钢筋布设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上2cm-3cm的位置,横向钢筋纵向间距为60cm-80cm,并布设在纵向钢筋之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路肩现浇板结构尺寸为:长5m-9m,宽2.5m-3.0m,高20cm-24cm,纵向钢筋布设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上2cm-3cm,横向钢筋纵向间距60cm-80cm,并布设在纵向钢筋之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是由纵向自应力筋、横向自应力筋与高膨胀混凝土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的尺寸为:宽22cm-25cm,高20cm-24cm,横向长10.5m-11.0m,纵向自应力筋布设为双排钢筋,纵向间距为15cm-20cm,横向自应力筋为上下双排双根钢筋,高膨胀混凝土标号为40mpa-45mpa,90天自应力缝纵向自应力值为2.5mpa-4.0mpa;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切缝的尺寸为:宽4mm-6mm,深7.0cm-8.0cm,缝内灌注材料为热沥青。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维修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结构由路用先张板、现浇板、结构缝三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自应力横缝、下自应力横缝均与路面的纵向中心线相垂直,所述自应力纵缝、所述预切缝和路面的纵向中心线平行,且与所述的上自应力横缝和下自应力横缝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带现浇板、超车道路用先张板、行车道路用先张板、硬路肩现浇板的位置分别与路面的路缘带、超车道、行车道、硬路肩部分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用先张板是由混凝土、纵向设置的钢绞线、横向设置的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用先张板的尺寸为:长5m-9m,宽3.50m-3.70m,高20cm-24cm,混凝土标号40mpa-45mpa,钢绞线的位置设置在板的横截面中轴线以下2cm-3cm的位置,上下双排横向钢筋的纵向间距为60cm-8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与硬路肩现浇板是由混凝土、纵向布设的单排纵向钢筋与横向布设的单排横向钢筋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维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路缘带现浇板结构尺寸为:长5m-9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岭戚云柱张姗姗邴秋颖曲洪涛贾敬程张自鲛李哲浩
申请(专利权)人:德达交通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