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16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极片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包括:主驱机构,具有第一驱动速度;辅驱机构,设置于主驱机构的下游,辅驱机构具有第二驱动速度,第二驱动速度不小于第一驱动速度;裁断机构,具有裁断位,裁断位位于辅驱机构的下游。本技术通过在主驱机构的下游设置辅驱机构,并使辅驱机构的驱动速度大于或等于主驱机构的驱动速度,从而利用辅驱机构在主驱机构和裁断位之间对极片带做进一步驱动,避免极片带在主驱机构和裁断位之间松弛起拱,使极片带绷直,提高极片裁切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具体涉及极片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电池生产过程中,初步的电芯通常通过叠片形成,从而使电芯包括若干依次层叠设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并且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以隔膜隔开。因此,在叠片前需要将极片带切割形成单独的正极片或者是负极片,再将正极片和负极片输送至叠片台进行叠片。随着工艺的发展,对极片的裁切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五金模切结构通常采用主驱在前,裁切刀在后的由前往后推动的结构,同时主驱离裁切刀距离长,因而位于主驱和裁切刀中间的极片带长度较长,导致极片带处于松弛的状态,极片带没有绷直,因而极片裁切精度难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及电池生产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极片裁切装置裁切精度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包括:主驱机构,具有第一驱动速度;辅驱机构,设置于所述主驱机构的下游,所述辅驱机构具有第二驱动速度,所述第二驱动速度不小于所述第一驱动速度;裁断机构,具有裁断位,所述裁断位位于所述辅驱机构的下游。

3、有益效果:通过在主驱机构的下游设置辅驱机构,并使辅驱机构的驱动速度大于或等于主驱机构的驱动速度,从而利用辅驱机构在主驱机构和裁断位之间对极片带做进一步驱动,避免极片带在主驱机构和裁断位之间松弛起拱,使极片带绷直,提高极片裁切精度。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裁断机构包括裁断部和下模,所述裁断部与所述下模对应设置,所述裁断部和所述下模的配合位置形成所述裁断位。

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纳槽,所述辅驱机构对应所述容纳槽设置。

6、有益效果:将辅驱机构与下模集成设置,在保证对极片带有效驱动的同时,减小极片裁切装置的占用空间。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驱机构位于所述主驱机构和所述下模之间。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驱机构具有驱动部位,所述驱动部位适于与极片带接触以对极片带进行驱动,所述驱动部位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是高于所述下模的上表面。

9、有益效果:保证辅驱机构的驱动部位与极片带充分接触,实现对极片带的有效驱动。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驱机构为真空皮带输送机构或者是辊驱动机构。

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驱机构设置有一个或者是沿极片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12、有益效果:辅驱机构的数量可以根据极片带的宽度进行设置,保证极片带的绷直效果,进一步提高裁切精度。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裁断部设置于所述下模的外侧且靠近所述下模的侧面设置,所述裁断部适于沿竖向移动,所述裁断部和所述下模对应设置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所述裁断位。

14、有益效果:极片带能够在下模的侧面和裁断部的侧面之间进行挤压裁断。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裁断机构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裁断部传动连接。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裁断部为裁断刀或者是激光切割结构。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驱机构包括驱动辊和压辊,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压辊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压辊之间形成允许极片带穿过的输送间隙。

1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包括上述的极片裁切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断机构(3)包括裁断部(301)和下模(302),所述裁断部(301)与所述下模(302)对应设置,所述裁断部(301)和所述下模(302)的配合位置形成所述裁断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纳槽(3021),所述辅驱机构(2)对应所述容纳槽(302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位于所述主驱机构(1)和所述下模(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具有驱动部位,所述驱动部位适于与极片带接触以对极片带进行驱动,所述驱动部位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是高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为真空皮带输送机构或者是辊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设置有一个或者是沿极片带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断部(301)设置于所述下模(302)的外侧且靠近所述下模(302)的侧面设置,所述裁断部(301)适于沿竖向移动,所述裁断部(301)和所述下模(302)对应设置的两个侧面之间形成所述裁断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断机构(3)还包括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裁断部(301)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断部(301)为裁断刀或者是激光切割结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驱机构(1)包括驱动辊(101)和压辊(102),所述驱动辊(101)和所述压辊(102)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辊(101)和所述压辊(102)之间形成允许极片带穿过的输送间隙。

12.一种电池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断机构(3)包括裁断部(301)和下模(302),所述裁断部(301)与所述下模(302)对应设置,所述裁断部(301)和所述下模(302)的配合位置形成所述裁断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容纳槽(3021),所述辅驱机构(2)对应所述容纳槽(302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位于所述主驱机构(1)和所述下模(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具有驱动部位,所述驱动部位适于与极片带接触以对极片带进行驱动,所述驱动部位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平齐或者是高于所述下模(302)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极片裁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驱机构(2)为真空皮带输送机构或者是辊驱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虎喻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