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液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39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涉及粉液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粉液混合装置。粉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料仓,具有底部敞口的混合腔,混合腔具有粉料入口,底部敞口形成出料口;打散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腔内,打散件位于粉料入口的下方;液体喷淋件,设置在打散件的下方且适于朝向打散后的粉料喷洒液体;驱动件,与打散件连接,驱动件驱动打散件旋转,以打散粉料。粉料通过粉料入口进入混合腔后,驱动件驱动打散件旋转,粉料经过打散件强制打散后与液体喷淋件喷洒的液体接触结合,液体溶剂呈雾状,粉料呈飘散状态,有效增加粉液接触面积,加速粉液的浸润,显著提升浸润效率,有效的避免粉料存在结块导致粉液浸润较差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粉液混合设备,具体涉及粉液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粉液混合的均匀程度对于产品的各种性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得到高均匀性的湿料非常重要。

2、为了实现粉料和液体的混合,现有技术中,粉液混合装置包括粉液混合仓,粉液混合仓上设有粉料入口和液体入口,粉料通过粉料入口进入粉液混合仓中,液体通过液体入口进入粉液混合仓中与粉料混合,粉料存在结块时,粉液浸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液混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粉料存在结块时粉液浸润差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液混合装置,包括:混合料仓,具有底部敞口的混合腔,混合腔具有粉料入口,底部敞口形成出料口;打散件,可旋转地设置在混合腔内,打散件位于粉料入口的下方;液体喷淋件,设置在打散件的下方且适于朝向打散后的粉料喷洒液体;驱动件,与打散件连接,驱动件驱动打散件旋转,以打散粉料。

3、有益效果:粉料通过粉料入口进入混合腔后,驱动件驱动打散件旋转,粉料经过打散件强制打散后与液体喷淋件喷洒的液体接触结合,液体溶剂呈雾状,粉料呈飘散状态,有效增加粉液接触面积,加速粉液的浸润,显著提升浸润效率,有效的避免粉料存在结块导致粉液浸润较差的情况。并且混合料仓的底部敞口直接出料口,粉料和液体混合后的浆料直接从出料口排出,提高下料效率,有效的避免在混合料仓的底部设置卸料仓导致下料速度慢的情况。

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打散件包括横杆和若干打散竖杆,横杆固定在驱动件的输出轴上,若干打散竖杆沿着横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横杆上。

5、有益效果:通过若干打散竖杆对粉料强制打散,打散效果好,粉料经过打散件强制打散后与液体喷淋件喷洒的液体接触结合,可增大粉液的浸润面积和空间,提升粉液浸润效率。打散件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成本。

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合腔的侧壁上开设多个侧壁开口,液体喷淋件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侧壁开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液体喷淋件具有喷淋口。

7、有益效果:液体喷淋件围绕混合料仓的一周设置,进一步提高喷淋效果,从而进一步增大粉液的浸润面积和空间,提升粉液浸润效率。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淋件相对于混合料仓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液体喷淋件的喷淋口所在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9、有益效果:液体喷淋件向斜上方喷洒液体,液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及由于自身重力下落的过程中均可以与粉料接触,加速粉液的浸润,提高粉液浸润效果。具体地,液体喷淋件为喷淋球或喷嘴等。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液体喷淋件为设置在混合腔的内部的环形管,环形管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口。

11、有益效果:环形管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成本。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粉料入口处设有粉料入管,粉料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吹扫口,吹扫口适于与供气源连通,以对粉料入管的内壁上的粉料进行吹扫。

13、有益效果:在粉料入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吹扫口,通过气体吹扫粉料入管的内壁,有效的避免湿粉料粘附管壁造成粉料入管堵塞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保证一定的下粉速度。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粉料入管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粉料入管中的粉料相同或不同。

15、有益效果:当需要混合的粉料的种类为两种以上时,每一种粉料均通过粉料入管进入混合料仓中,提高粉料送料效率;当需要混合的粉料的种类为一种以上时,通过多个粉料入管向混合料仓送入粉料,也可以提高送料效率。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粉料入管围绕混合料仓的中轴线的周向设置。

17、有益效果:驱动件的输出轴布置在混合料仓的中轴线所在位置,至少两个粉料入管围绕电机的一周设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顶盖上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粉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设置在混合腔中且围绕驱动件的输出轴设置,螺旋叶片位于打散件的下方,驱动件驱动螺旋叶片旋转,以向出料口输送粉料和液体混合的浆料。

19、有益效果:浸润后的浆料由于本身存在流动性差等问题,通过螺旋叶片强制输送混合的浆料,可将浸润的浆料及时排出,防止浆料堆积在混合料仓里,便于后续的粉液继续融合;并且,螺旋叶片也可以起到搅拌浆料的作用,提高粉液混合的均匀性。螺旋叶片和打散件共用驱动件,减少驱动件的数量,也简化整体结构,节约成本。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粉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若干连接杆,每个连接杆的一端与螺旋叶片连接且另一端与输出轴连接。

21、有益效果:螺旋叶片与输出轴之间具有间隙,通过连接杆将螺旋叶片固定在输出轴上,固定更简便。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合料仓上还设有连通混合料仓的外部和混合腔的呼吸器,呼吸器适于平衡混合料仓内外的气压。

23、有益效果:通过吹扫口向粉料入管内吹入空气,混合料仓内部的压力可能过大,吹扫用的干燥空气通过呼吸器排出,可以防止混合料仓内的压力过大,也避免造成粉料入管堵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件(6)包括横杆(601)和若干打散竖杆(602),所述横杆(601)固定在所述驱动件(7)的输出轴上,若干所述打散竖杆(602)沿着所述横杆(6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杆(6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侧壁上开设多个侧壁开口,所述液体喷淋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侧壁开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液体喷淋件(4)具有喷淋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淋件(4)相对于所述混合料仓(1)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液体喷淋件(4)的所述喷淋口所在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淋件(4)为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内部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入口处设有粉料入管(3),所述粉料入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吹扫口,所述吹扫口适于与供气源连通,以对所述粉料入管(3)的内壁上的粉料进行吹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入管(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粉料入管(3)中的粉料相同或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粉料入管(3)围绕所述混合料仓(1)的中轴线的周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螺旋叶片(8),所述螺旋叶片(8)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中且围绕所述驱动件(7)的输出轴设置,所述螺旋叶片(8)位于所述打散件(6)的下方,所述驱动件(7)驱动所述螺旋叶片(8)旋转,以向所述出料口输送所述粉料和所述液体混合的浆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液混合装置还包括若干连接杆(9),每个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所述螺旋叶片(8)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仓(1)上还设有连通所述混合料仓(1)的外部和所述混合腔的呼吸器(10),所述呼吸器(10)适于平衡所述混合料仓(1)内外的气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散件(6)包括横杆(601)和若干打散竖杆(602),所述横杆(601)固定在所述驱动件(7)的输出轴上,若干所述打散竖杆(602)沿着所述横杆(60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杆(6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腔的侧壁上开设多个侧壁开口,所述液体喷淋件(4)的数量为多个且与多个所述侧壁开口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液体喷淋件(4)具有喷淋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淋件(4)相对于所述混合料仓(1)的中轴线倾斜设置,所述液体喷淋件(4)的所述喷淋口所在的一端朝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淋件(4)为设置在所述混合腔的内部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开设有若干喷淋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液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入口处设有粉料入管(3),所述粉料入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吹扫口,所述吹扫口适于与供气源连通,以对所述粉料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磊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